广东2006—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本文选题:出生缺陷 切入点:围产儿 出处:《中国公共卫生》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2006—2015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科学防控出生缺陷、合理评价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和趋势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广东省总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6.80/万(56 040/2024 583),高于其他省份,并有逐年增高趋势(Z=1.99,P=0.04)。缺陷儿在性别(男性33 629例,女性21 976例,性别不明435例,χ~2=758.24,P0.001)、产母常住地(城镇26 896例,乡村28 981例,χ~2=35.30,P0.001)、产母年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东省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趾)、马蹄内翻足,2015年并指(趾)取代马蹄内翻足进入前5位出生缺陷。结论广东省出生缺陷监测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三级防控措施,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nd and related factors of birth defe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so a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birth defects scientifically. Methods retrospective description and trend analysis of birth defects monitoring data from 2006 to 2015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total averag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was analyzed. For 276.80 / 10,000, 56 040/2024 583, which is higher than other provinces,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efect children are in the sex (male 33,629, female 21,976, sex unknown 435, 蠂 ~ (2 758.24) P 0.001), and the mother's permanent residence (urban 2689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irth age between 28 981 rural patients with 蠂 2, 35.30 and P 0.001.The main birth defec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G6PD deficiency, fetal edema syndrome, G6PD deficiency, and G6PD deficiency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In 2015, the phalanx equinovarus foot replaced the equinovarus foot to the top 5 birth defect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monitoring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high,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hree-leve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birth defec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室;
【基金】:2015年度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C2015009)
【分类号】:R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光英;合肥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2 鞠玉霞;1999年襄樊市市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年10期
3 刘嘉娜;湖南省1996~1999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1年05期
4 陈雅芬;江苏省无锡地区1993~199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5 张檀,毛芬菁,陈燕玉,毛小恩,李昀;宁波市1996~1999年出生缺陷监测[J];浙江预防医学;2001年05期
6 李惠明,张君媛;江西省1999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总结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1年01期
7 程光英;1996~2000年合肥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2年01期
8 陈秋弘;云和县1996~2000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浙江医学;2002年10期
9 张社会,袁玉梅,阳文丰,陈雄新,王芬;1998~2001年衡阳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4期
10 许秀娣,肖为民,宋坚,刘晓艳;影响农村出生缺陷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先望;;人群出生缺陷监测中资料可靠性初步认可的方法(摘要)[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奖平;;1996—2000年浙江省出生缺陷监测主要结果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朱军;;出生缺陷监测研究[A];中国优生科学协会2004年优生科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魏玉华;陈学瑛;雷励;金绕;王宏伟;;华宁县1999年~2003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A];玉溪市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金海菊;翁梅芬;雷先兰;;丽水市2002-200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6 万波;王莹;李莉敏;胡朝霞;彭学鸣;曾冠;;中山市2008-2010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A];2011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7 施家有;刘美玲;;玉溪市2074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宝贵;李娟;王本秀;刘玉芬;牛利军;;优生监测系统管理初探[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刘敏英;陈萱;郑桂兰;;2004、2005年黑龙江省出生缺陷监测质量控制分析[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丽霞;李芳;张美琳;;宁海县2001年~2003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李家鸣;城区召开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会议[N];长治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学梅;北京率先启动出生缺陷监测[N];北京日报;2007年
3 记者 彭蓓 通讯员 党姣;省出生缺陷监测实验室在深揭牌[N];深圳商报;2012年
4 闫煈邋白莹;北京启动出生缺陷监测[N];健康报;2007年
5 记者 方芳;新生缺陷儿将实行登记管理[N];北京日报;2008年
6 宋合营;北京婴儿缺陷监测延至1岁[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庆禾;1997-2004年山西省出生缺陷监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2 沈静;长沙市某区2004-2005年围产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14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61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