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2006-2015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状况分析
本文选题:高邮市 切入点:性传播疾病 出处:《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高邮市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传播疾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邮市2006年1月-2015年12月性传播疾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10年高邮市共报告3 600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其中以梅毒(58.64%)、淋病(26.28%)和尖锐湿疣(12.42%)为主,多为男性(67.53%),集中于20~49岁青壮年人群(69.86%),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即初中(49.72%)居多,职业多为农民/民工(44.30%)和工人(25.30%),非婚性接触传播(89.06%)为主。结论要重点加强梅毒防控工作,广泛开展性传播疾病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增强重点人群尤其是男性农民/民工对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减少性传播疾病的传播。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 in Gaoyou City.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data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5 in Gaoyou Cit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 total of 3 600 cases of STDs were reported in Gaoyou City in the past 10 years. Among them, 58.64% syphilis, 26.28% gonorrhea) and 12.42% of condyloma acuminatum are the main ones. Most of them are male, 67.53%. They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people of 20 or 49 years of age. Their education level is generally on the low side, that is, 49.72%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st of the occupations were farmers / migrant workers (44.30%) and workers 25.3030 (non-marital sexual contact spread 89.06).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yphilis and widely carry out education o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STDs among key population, especially male farmers / migrant workers, to improve self-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duce the spread of STDs.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
【分类号】:R759;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性传播疾病防治学习班办班通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3期
2 李军;;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日趋严重[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1期
3 段晓玲,王孝文,魏青杨,孙秀丽;5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误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4 钟倩;性传播疾病新的治疗和诊断药市场不断增大[J];国外医药(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2002年02期
5 影倩;新的避孕胶也可预防性传播疾病[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7期
6 屠宇平;性传播疾病治疗指针[J];疾病监测;2003年08期
7 陈艳,甘业光,陈旭;2003年重庆市涪陵区1665例性传播疾病发病状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4年04期
8 哈米达·库尔班,梅桂,刘建苏;性传播疾病对青少年的危害[J];地方病通报;2005年02期
9 张田勘;性传播疾病的链条与结果[J];世界科学;2005年06期
10 宋树玲,褚衍友;68例老年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社会行为分析[J];河北医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贲昆龙;;杀微生物剂与性传播疾病的预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许建平;陈文灿;徐晓阳;刘嘉;;50岁以上性传播疾病34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李玉叶;;性传播疾病与婚育[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海;;性传播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存在的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峰;;“新安宁”在预防性传播疾病继发感染中的作用[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任全方;谢磊;;性传播疾病防治的对策[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7 朱均林;;性传播疾病15例的误诊因素分析与对策[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关爱女性,远离性传播疾病[A];“重走长征路——送健康贵州行”大型公益活动专业人员培训教材[C];2006年
9 谢延军;;336例老年性传播疾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沈丽珍;;劳教学员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继成;美国治疗性传播疾病药物吃香[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朱 琪;遏制性传播疾病流行研究与分析[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李玉梅;性传播疾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田甜;女士别忽视身边最简单的卫生习惯[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记者王雪飞;性传播疾病防治研究明确五个抓手[N];健康报;2009年
6 ;性传播疾病知多少[N];大众卫生报;2003年
7 吕乃群;接待患病亲属 热情防范并重[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8 杨晓英;性传播 艾滋病泛滥的核心[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北京妇产医院性医学门诊副主任医师 游川;性病并非都是性传播[N];健康报;2009年
10 童济生;性病不只经性传播[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岗;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基因芯片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刘爱英;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性传播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病原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锋;壳聚糖碘液体外抗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活性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2 王凯;性传播疾病患者外生殖器念珠菌定植及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磊;抗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药物筛选及理化性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辉;中国六城市男男性接触者高危行为与性传播疾病的相关关系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王钰涛;德治与法治的合力效应[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江玲慧;保龙高速公路沿途地区性传播疾病防治需求与服务现状评估[D];昆明医学院;2006年
7 杨岚;FQ-PCR方法在四种常见性传播疾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杨静;四种杀微生物剂候选物体外抗HIV-1及其它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活性的初步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肖倩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自我感染、性传播探讨和治疗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10 李秀义;几种植物多糖和镧系化合物体外抗艾滋病毒和其它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活性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643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64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