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
本文选题:海产品 + 副溶血性弧菌 ; 参考:《中国食品学报》2015年08期
【摘要】: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病原。本研究中针对上海市闵行区某农贸市场的海产品开展为期1年的调查分析,共采集257份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4789.7-2008),以硫代硫酸钠柠檬酸胆盐蔗糖培养基(TCBS)和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CV)两种选择性培养基辅助分离副溶血性弧菌疑似菌株,结合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从84份阳性样本中获得10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其结果表明:该农贸市场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率为32.7%,其中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最高(达54.4%),蛤蜊和海瓜子次之(分别为33.9%,25.6%)。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水平与季节性变化直接相关。对107株分离株的主要毒力基因tdh和trh进行PCR筛查,tdh阳性菌株为10株,trh阳性菌株为1株,并且此株菌为tdh、trh双阳性菌株,tdh和trh的携带率分别为9.4%和1.0%,tdh、trh双基因的携带率为1.0%。结论: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较为严重。这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Abstract]:Food poisoning caused b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eafood has become the primary pathogen of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in coastal areas of China.In this study, 257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 farmer's market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GBP / T4789.7-2008, the suspected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by two selective mediums: sodium thiosulfate citrate sucrose medium (TCBS) and Colour reaction medium of Vibrio Comargii (CVCVV).Combined with biochemical test and PCR method, 107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84 positive sampl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amination rat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eafood products sold in this market was 32.7%, among which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contamination rate was the highest (54.4%), followed by clams and sea melon seeds (33.9%).The pollution level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oyster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easonal variation.The main virulence genes (tdh and trh) of 107 isolates were screened by PCR. Ten strains of TDH positive strains were detected by PCR. The positive rates of TDH and trh were 9. 4% and 1. 0%,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TDH and trh were 1. 05% and 1. 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contamina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n seafood is serious.This has provided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related function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the food safe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中美食品安全联合研究中心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863项目(2012AA101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063,31471660)
【分类号】:R15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孟娣;周德庆;;水产品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06年01期
2 陈艳,刘秀梅,王明,马群飞;温暖月份零售带壳牡蛎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3期
3 钟凯,田静,李业鹏,刘秀梅,计融;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4 鲁健章;陈瑞英;沈晓盛;刘承初;苏意诚;;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年01期
5 田明胜;郑雷军;彭少杰;李洁;张磊;戚柳彬;赵宇翔;;2000-2007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年06期
6 叶红萍;虞精明;谢勤美;刘乙锟;王佳雯;;2010年浙江省桐庐县市售食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11期
7 代敏;王大鹏;陈万义;史贤明;;副溶血弧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玉春;类延花;胡中旺;;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2 金少华;徐粒子;;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与调查处置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3 林洪;李萌;曹立民;;我国水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赵春侠;孔保华;陈洪生;;气调包装与复合保鲜剂协同对冷却肉的保鲜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5 梁超;张金凤;;促生长剂在食品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12年06期
6 刘金叶;冯娟;刘广峰;苏友禄;徐力文;郭志勋;王云新;;鲨鱼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7 赖晓华;肖新才;刘文祥;蒋卓勤;;广州珠江河口地区水体中副溶血弧菌定量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8 于兵;王殿夫;麻丽丹;;丹东口岸2003~2005年进口海产品中3种致病菌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7年02期
9 魏建华;许慨;蔡颖;林文华;林隆强;朱婷;;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2年02期
10 郭德军;王欣;王长远;姚迪;;食品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春艳;茶薪菇发酵制备麦麸膳食纤维与阿魏酰低聚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邱驰;影响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与风险分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陈嵘;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发酵豆酱中真菌的多样性和真菌毒素的检测[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4 罗安伟;猕猴桃酒生香嗜杀酵母的选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6 马丽萍;贝类中诺如病毒的风险评估及与组织血型抗原相关性[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7 段诺;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的筛选及分析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汪雯;虾仁中副溶血弧菌杀菌技术的微生物预测模型与定量风险评估[D];浙江大学;2013年
9 王星宇;基于靶序列环化的新型滚环扩增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0 潘孝明;基于LM-PCR预扩增法的建立及其在水产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君,丁永生,李大志,马旭,孙利;贝毒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士稳,梁萌青;水产饲料中潜在的威胁——霉菌毒素[J];饲料工业;2005年06期
3 沈晓盛,顾润润,于慧娟,李庆,黄冬梅;浙江海洋贝类微生物调查及其评估[J];海洋渔业;2005年01期
4 欧剑鸣,陈亢川;台湾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5 寇运同,马洪明,刘晨光;用PCR方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J];海洋科学;2002年09期
6 李兆新,冷凯良,李健,李晓川,王维芬;我国渔药质量状况及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监控[J];海洋水产研究;2001年02期
7 冉陆;张静;王茂武;;2005年1~6月份全国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疾病监测;2006年06期
8 李兆新 ,李晓川 ,付日新 ,王希友;我国渔药与渔药残留监控[J];齐鲁渔业;2004年07期
9 吴霞;农药残留分析及其与风险特性、摄入评估之间的关系[J];世界农药;2003年02期
10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计融;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J];卫生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婉虹;福建省牡蛎食用中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风险评估[J];中国水产;2003年01期
2 鲁晓晴,张超英;漂白粉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年01期
3 车光,蒋震羚,唐振柱,李秀桂,黄林,吕素玲,王红,方志峰,阮青,张洁宏,杨娟;2003~2004年广西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4 程苏云;李恩民;张俊彦;朱敏;梅玲玲;;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年02期
5 马聪;严纪文;朱海明;宋曼丹;赖蔚傮;何冬梅;王海燕;杨冰;王建;王吉城;;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吃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03期
6 姜明杰;李彩云;甘云;高洁;高群;卢国际;王翠华;;承德市餐馆饭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1期
7 张俊彦;梅玲玲;朱敏;张严峻;潘雪霞;石雅素;郑官增;;301份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定量检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03期
8 李铭新;姜义霖;;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现状及快速检测[J];口岸卫生控制;2007年02期
9 胡玉山;王鸣;杜琳;江丽芳;邓志爱;刘俊华;候水平;林云万;莫自耀;;副溶血性弧菌流行群特异多重PCR鉴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5期
10 徐奋奋;徐景野;宋启发;裘立晓;陈美芬;金晓霞;;宁波市小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毒力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凡非;杉山宽治;西尾智裕;乡田淑明;秋山真人;;检测环境样品及食品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廖玉学;谢旭;扈庆华;;2012年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佛民;刘礼平;谭海玲;马聪;陈文胜;罗建波;;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能力验证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冯立芳;孙伟杰;何珊珊;励建荣;;基于基因组水平发掘副溶血性弧菌的物种特异性检测靶点[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程苏云;张俊彦;王赞信;童贵忠;石亚素;;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量检测分析[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纯宗;王秋娥;连珠春;薛月华;;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7 张淑红;吴清平;张菊梅;;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显色生化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方平楚;;副溶血性弧菌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周桂莲;王淑真;杨宝兰;;鉴别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致病与非致病性的动物试验方法[A];北京食品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2年
10 马聪;;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优势血清型菌株的分子特征[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副溶血性弧菌最爱夏秋作乱[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邹雪芹邋逄春展;龙口局:进口冻鱼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3 通讯员 谢林 记者 江麓;生吃金枪鱼会中毒[N];医药导报;2007年
4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雕花碟菜最不卫生[N];健康时报;2009年
5 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蓉;防中毒 吃海鲜时多用醋[N];健康报;2010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顾艳伟 李青山;海水鱼查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肖玉保 实习生 吴铎思;贝类食品成为餐桌隐忧[N];工人日报;2004年
8 张博;科技尖兵[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峰;生吃海鲜防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中国消费者报 孙燕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79名老人群体性食物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2 姬华;对虾中食源性弧菌预测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D];江南大学;2012年
3 巢国祥;副溶血性弧菌传播特征、O3:K6流行克隆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多位点序列种群遗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王丽;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3SS1和T6SS2调控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凤;蛤肉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体系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宏萍;水产品中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凡非;海水海泥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时间分布及检出方法比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翁仕强;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5 侯立杰;重庆地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调查和分离株的毒力因素及药物敏感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庞文聪;二氢杨梅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机理探讨[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7 陈志芸;上海市售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及其溶血毒素基因的筛查[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郝小斌;副溶血性弧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9 褚发军;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散发病例感染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调查[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10 齐学明;宁波市售血蚶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分析及其膳食风险初步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8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75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