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锦州市儿童1998—2015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9 03:40

  本文选题:猩红热 + 流行病学研究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探讨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998—2015年锦州市猩红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8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42,P=0.00)。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每年出现2个流行高峰,4—7月为春夏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46.86%;1—12月份为冬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22.40%。3~14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2.41%,其中4~7岁占59.93%。发病人群主要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82.45%。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结论幼托儿童及小学生是猩红热的主要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及儿童密集的游乐场所的疫情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cidence trend of scarlet fever from 1998 to 2015 in Jinzhou City,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Methods the time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scarlet fever cases from 1998 to 2015 in Jinzhou City were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scarlet fever in different years was compared by 蠂 2 test.Results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scarlet fever in Jinzhou City from 1998 to 2015 was 28.6 / 100 thousand. The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rate in different year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蠂 ~ 2 ~ (2) 553. 42).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was obvious. The peak period of spring and summer was from April to July, the peak value was 46.86 in January to December, and 22.40.314 years old cases accounted for 92.41% of all cases, of which 46.86 years old accounted for 59.93% of the total cases.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mainly students and young children, accounting for 82.4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44: 1.Conclusion Children and pupils with scarlet fever are the main high risk groups of scarlet fever.Surveillance of child-care institutions, schools and child-intensive playgroun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181.3;R5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家健,丘林;怀集县1990~1999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0年04期

2 刘敏,杨淑芝,陈鹃;辽宁省1990~2000年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12期

3 曹云生,袁平;奉化市1998~2000年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李维卡,陶连吉,郭晓雷,宋东;山东省1996~1999年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1年02期

5 李艳;临沧地区1990-1999年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1年05期

6 官友生,王桂爱,刘冬莹,徐相凯;潍坊市1994~2000年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年06期

7 王汉斌,练红平;武平县1995-2000年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2年02期

8 何志胜,徐文珍;362例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03年03期

9 戴孟阳,王萍,王迎春,郑云亭,师清波,邓晓梅,张瑞峰;沈阳市1994-2003年淋病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李宏光,闫滨,周雪;1995~2004年黑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亚林;罗兴建;汪新丽;毛德强;苏培学;;1997-2002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痢疾流行特征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法春;;青岛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罗超;;2006—2010年重庆市万州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卢纪绪;丁秀芹;;山东省日照市2005—2012年登记结核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80周年纪念暨2013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陈穗芬;林松;陈嘉贤;;2000-2007年澳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麦浩;龚健;;桂林市1999—2008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A];2010全国狂犬病防控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汪垂章;王炜;方春福;饶平;;衢州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8 叶浩风;陈志强;周勇;罗鉴波;叶双岚;虞华珍;李小向;;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丽萍;胡超云;;慈溪市1991~2008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A];浙江省第十七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祖木;马洪波;蔡圆圆;魏晶娇;陈晟;;温州市2006-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本文编号:1771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771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