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膜法生产饮用水过程中膜生物污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4 00:35

  本文选题:膜生物污染 + 微生物 ; 参考:《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源污染、水质复杂化,造成了饮水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而使用传统水处理工艺对饮用水的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会产生各种消毒副产物。消毒剂通过与水中的天然有机物、溴化物、碘化物等发生取代或加成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大多数都被证实是致畸形、基因突变以及致癌的。 膜分离技术为新式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条件,其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可进行自动控制等优点。但是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膜污染不只提升了膜法制取饮用水的技术成本,还造成了膜透性的降低,而水通量降低制约着水生产的量。膜污染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十分复杂的,因为生物种类多样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代谢产物以及次生产物多样都造成了生物污染的难以控制。 本论文研究了在地表水生产饮用水过程中超滤膜和纳滤膜的不同微生物污染情况,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不同过滤时间的主要污染生物种类,对比了膜表面微生物在不同过滤时间的动态变化。辅助以膜的水通量以及水质变化等条件进行膜污染情况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超滤膜和纳滤膜对水中生物都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其中纳滤膜因为其孔径小比超滤膜对微生物表现出了更好的截留能力。 通过膜表面可培养微生物的测序分析结果得出超滤膜过滤前期的主要菌为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属细菌。 提取不同时期污膜上微生物DNA进行PCR-DGGE分析以及切带测序我们发现超滤膜上最早的优势污染菌为变形菌纲柄细菌属以及杆菌属细菌。在纳滤中变形菌纲、杆菌属的细菌也表示出了对界面的更多趋向性,除此之外假单胞属细菌也表现出了产生优势污染的倾向。 扫描电镜对污膜表面污垢层检测结果显示,超滤膜的长期污染表现为网状粘连结构的污染层,污垢层中有各种微生物的分布。而纳滤膜的短期污染主要表现为颗粒状的大分子团,而长时间过滤之后也有粘连结构的出现。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water quality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which leads to the hidden trouble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disinfecting drinking water by traditional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disinfectants produce vari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Most of th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produced by disinfectant by substitution or addition reaction with natural organic matter, bromine and iodide in water have been proved to be deformed, mutated and carcinogenic.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conditions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area, stable effluent quality and automatic control. However, the problem of membrane fouling seriously affects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Membrane fouling not only increases the technical cost of making drinking water by membrane method, but also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the decrease of water flux restricts the amount of water production. The microbial fouling in membrane fouling is very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and adaptability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iversity of metabolites and secondary products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biological pollution. In this paper,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in the process of surface water production for drinking water was studied, and the main species of contaminated organisms at different filtration times were studied by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microbes on membrane surface at different filtr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membrane fouling is studied by the water flux and water quality change of the membrane. Both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n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have good removal effect on organisms in water.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has better ability to intercept microorganism because of its small pore size tha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The main bacteria in the early stage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iltration were Bacillus, Micrococcus and Pseudomonas. The DNA of microorganism extracted from sewage membrane at different periods was analyzed by PCR-DGGE and sequenced. We found that the earliest dominant fouling bacteria on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were Proteus stipe and Bacillus. In nanofiltration, Proteus bacteria also showed more tendency to interface, and Pseudomonas bacteria also showed a tendency to produce dominant pollution.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showed that the fouling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fouling film was the fouling layer with a reticular adhesion stru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microorganisms in the fouling layer. The short-term fouling of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is mainly granular macromolecular clusters, and there are adhesion structures after long-term filt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1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先荣;;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J];湖北植保;2011年04期

2 吴木生;;自然密滤在天然山泉水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8期

3 赵从珏;谭浩强;衣雪松;;超滤膜污染的成因与防控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润;;膜法水处理技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张玉婷;翁松青;;膜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玉婷;翁松青;;膜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A];2010’(贵阳)低碳环保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矢部江一;重田正德;;日本膜法净水处理设备中利用微颗粒测定仪进行运行管理[A];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膜法水处理技术在工业污水回用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方忠海;;膜法水处理技术在钢铁废水回用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7 余思逊;海春旭;;地震灾后化学生物污染的应急卫生策略[A];2008陕西省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郭嘉;王宇彤;;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石化行业节水及污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A];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梁丽乔;李丽娟;;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邹志飞;;食物中有害物质与毒理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洋;船舶除生物污染技术获专利[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吴婧 胡畅;湖州致力打造国内膜法水处理行业示范基地[N];浙江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尹杰;集成膜法水处理新工艺促克拉玛依电厂清洁生产[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4 ;我国最大的膜法水处理工程在太原建设[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蔡忠仁;膜法水处理市场蕴含巨大商机[N];中国化工报;2009年

6 孙海东;室内生物污染可引发疾病[N];保健时报;2003年

7 汪晶;室内生物污染[N];河北日报;2001年

8 阿真;警惕室内生物污染[N];中国质量报;2003年

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食源性疾病监控室主任 李蓉;生物污染食品安全之大敌[N];健康报;2005年

10 记者 宋冰;松本英希:中国膜法水处理市场年均增幅将达20%[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新喜;急救车生物污染防护技术与担架支架减振性能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封磊;K.oxytoca菌及其胞外多糖的膜污染机理与协同效应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吴胜军;普鲁兰的发酵及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艾翠玲;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婵婵;膜抗生物污染改性及其在MBR中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倩;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中药注射剂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刘胜杰;MPCF&UV除藻灭菌法参数优化及放大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杨华云;长江三角洲毗邻海域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雅铭;基于生物检测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质量均一性及临床配伍相容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10 苗增民;兔舍环境真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的传播[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小

本文编号:1794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794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3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