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鱼油饮食对肝脏炎症、补体系统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本文选题:鱼油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 参考:《江苏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众多的研究表明,高摄入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6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慢性炎症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有报道表明鱼油中富含大量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该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明显的抑炎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高脂饮食引起的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但这大都源自较低水平摄入n-3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结果,而高摄入n-3不饱和脂肪酸对于机体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肝脏、补体及肠道菌群等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利用小鼠为模型研究了高鱼油摄入对以上所述补体等的影响,以期探讨高摄入n-3不饱和脂肪酸对机体的影响。方法:(1)将适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低脂正常饮食组(LFD)和高n-3PUFAs鱼油饮食组(FO)。每组小鼠分别给予4周的低脂正常饮食或高n-3PUFAs鱼油饮食。为期4周不同饮食后,用分析天平分别称取各组小鼠体重、脾脏重量以及肝脏重量,同时观察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的肉眼变化,并拍照。(2)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小鼠肝脏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11b+Gr-1+细胞比例变化。肝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中IL-1β、IL-6和MCP-1等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3)收集小鼠肝脏及血清,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总补体活性(CH50)、膜攻击复合物(MAC)以及补体C3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补体激活经典途径(CP)、旁路途径(AP)以及MBL途径中重要补体分子的表达量,比如C3、C4b、C1qb、CFB、CFH、MASP1等。两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肝脏、外周血中补体受体CR3、CR4的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探究。(4)4周不同饮食后,收集小鼠粪便,利用高通量Miseq测序技术以及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肠道内微生物结构特征,包括OTUs聚类分析和样品复杂度分析。结果:(1)高鱼油饮食后,小鼠的体重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变化,但脾脏重量明显增大,并且呈现肉眼可见的充血肿胀变大。肝脏重量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肉眼观察也呈现出充血性改变。同时,高鱼油组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与低脂组小鼠白色、光滑、透明的肠系膜淋巴结相比,变黄、变粘连、变得有油腻感。(2)在高鱼油饮食后,经流式分析显示,CD4+T细胞比例增加,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发生了倒置。高鱼油饮食组小鼠肝脏中,不管是CD11b+Gr-1hi细胞还是CD11b+Gr-1int细胞都发生了明显增加。这一结果也在肝脏组织切片中得以验证,肝脏组织切片中呈现出更多的炎性细胞。同样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和MCP-1的m RNA转录水平也明显增高。(3)经ELISA分析,在高鱼油组小鼠中,总补体活性(CH50)、膜攻击复合物(MAC)以及补体C3含量明显增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补体C3、C4b、C1qb、CFB m RNA水平增加,CFH表达量下降,MASP1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同时,高鱼油饮食后,补体受体CR3在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高表达,在肝脏和外周血中变化不明显。而补体受体CR4表达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4)Miseq测序结果显示,高鱼油组小鼠肠道内菌群多样性较低脂饮食组降低,同时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明显下降,出现了新的优势菌群Akkermansia菌属。结论:高鱼油饮食促进肝脏炎症的发生,并且激活了补体系统,同时也影响了肠道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种类多样性。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igh intake of n - 3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human body , especially for liver , complement and intestinal flora . Results : ( 1 ) After diet of high fish oil ,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body weight of mice , but the ratio of CD4 + T cells and CD8 + T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 4 ) Miseq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flora in high fish oi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low fat diet group , while Bacteroidetes ( bacteroidetes )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and new dominant flora Akkermansia was found . Conclusion : The high fish oil diet promotes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inflammation and activates the complement system , and also affect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microorganism in intestinal tract , and changes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flora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清峰;王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与肝脏炎症的关系[J];四川医学;2008年01期
2 ;触发肝脏炎症的分子机制[J];海南医学;2012年02期
3 徐铭益;贾小芳;张启迪;李郑红;张清清;王兴鹏;张丽军;陆伦根;;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分期与血清多肽分子的相关性分析[J];胃肠病学;2013年08期
4 张立文;彭文红;黎晓晖;鞠红梅;丛玉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宇明;于乐成;;肝脏炎症及其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2期
6 魏玉香;丛玉隆;殷宗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4年01期
7 周方成,罗忠娟,肖真,郑红梅,吴婉芬,刘芹;肝脏炎症与血小板聚集功能之间关系初探[J];广东医学;1989年05期
8 曾怡佳;;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对慢性肝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6期
9 刘建芳;马玉魂;王铁武;李又平;胡怡;;乙型肝炎肝组织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原的表达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及肝脏炎症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08年22期
10 雷光文;衡爱萍;;IL-32在HBV感染者检测中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涛;曾婕;郑荣琴;郑剑;黄泽萍;;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肝脏弹性模量与肝脏炎症分期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赵睿;李娟;王亮;孔银;丁洁;王娟霞;李光明;张岭漪;;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炎症对Hepcidin,IL-6表达强度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晓羲;冬季保肝正当时[N];保健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爱华;慢性HBV感染临床特征及疾病进展标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潘高峰;MANF蛋向表达水平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狄;无创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评分系统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发肾损伤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D];吉林大学;2017年
4 金慧敏;高鱼油饮食对肝脏炎症、补体系统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7年
5 李艳芳;烟台地区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特征及脂联素、α-SMA表达[D];滨州医学院;2011年
6 周旋;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自发清除及肝脏炎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郭红;血管紧张素(1-7)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炎症通路IKKβ/NF-κB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7年
8 林彬彬;血清甲胎蛋白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级关系的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菡;ZAG在NAFLD小鼠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肝脏炎症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44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84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