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
本文选题:双酚类化合物 + 固相萃取 ; 参考:《卫生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饮用水中4种双酚类物质(双酚F、双酚A、四氯双酚A和四溴双酚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方法 200 ml水样经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甲醇洗脱后,用T3色谱柱(2.1 mm×150 mm,3μm)分离,在负电离模式下用串联质谱仪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4种双酚类物质方法检出限为0.20~5.5ng/L,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7.1%~109.0%,日内精密度为6.3%~12.4%,日间精密度为4.5%~15.4%。应用该方法测定了15份水样,其中1份浸泡水中测出双酚A,含量为85.4 ng/L,其余样品中均未测出目标物。结论该方法可以测定水中4种双酚类物质,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our bisphenol compounds (bisphenol F, bisphenol A, tetrachlorobisophenol A and tetrabromobisphenol A) in drinking water. Methods 200ml water sample was enriched and purified by C18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then eluted by methanol, then separated by T3 column (2.1 mm 脳 150 mm ~ 3 渭 m), an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serial mass spectrometer under negative ionization mode. Result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four bisphenol methods was 0.20 ~ 5.5 ng / L, the recoveries of the two levels were 87.1 and 109.00.The intra day precision was 6.3g / L and 4.5g / L,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15 water samples, one of which was immersed in water and the content of bisphenol A was 85.4 ng / L, while no target material was detected in the other samples.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our bisphenols in water. The method is accurate, reliable and sensitive.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No.201002001)
【分类号】:R1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景丽洁,周端文,王天石,孙建华,李红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酚-F[J];分析化学;2000年03期
2 陈素清;梁华定;黄微雅;韩德满;王习梅;;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4-壬基酚和双酚A[J];分析化学;2008年07期
3 廖涛;吴晓翠;王少华;谢松光;熊光权;耿胜荣;李新;扥晓艳;胡筱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水体中9种环境雌激素[J];分析化学;2013年03期
4 林少彬;张淼;廖岩;丁昌明;罗添;张明;丁亮;;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鉴定输配水材料中双酚A[J];卫生研究;2008年01期
5 郝俊霞;王金桃;赵维敏;丁玲;高尔生;袁伟;;双酚A暴露对职业女工性激素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1年03期
6 王玉飞,陈衡平,陈晖;桶装饮用水中双酚A的溶出及GC/MS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旋;王玫瑰;陈红杰;邓颖琦;周振波;;聚碳酸酯容器中双酚A迁移量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11期
2 匡华;刘丽强;胡拥明;宋珊珊;李伟峰;胥传来;;抗双酚A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3 张文雯;何明阳;陈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酚F反应液中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的含量[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徐小民;朱岩;李蕊;宋国良;韩见龙;赵永信;应英;冯靓;张念华;任一平;;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法检测涉水产品浸泡液中的酚类物质[J];分析化学;2011年02期
5 刘贵花;韩德满;梁华定;唐守万;潘富友;阎瑞强;;流动注射在线预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4种磺胺类药物[J];分析化学;2012年03期
6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2010年09期
7 李志刚;;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法测定羊绒制品中的3种酚类激素[J];纺织学报;2011年11期
8 唐舒雅;庄惠生;;荧光法测定水中双酚A残留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年03期
9 周建科;彭静;龙X;;微萃取瓶富集-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壬基酚[J];工业水处理;2010年11期
10 龚清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源水中痕量双酚A[J];环保科技;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雁;何咏;杨晓芳;王莹;;在线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黎娜;双酚A在表层沉积物主要组分上的吸附及其生物降解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肖晶;双酚A和烷基酚的检测与暴露评估[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刘建林;雌激素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生物降解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陈波;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姜春竹;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和药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6 曹雪慧;聚碳酸酯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7 李娜;双酚A对稽留流产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慧;基于亚微米硅胶的伪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萃取水样中痕量双酚A[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汪仕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检测双酚A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王轩;双酚A对雄性大鼠的生殖内分泌毒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4 郭莹莹;基于联用技术的食品质量安全分析与污染物识别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周浩;食品中对苯二酸、间苯二酸和双酚A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6 沈剑;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双酚A和雌激素的去除及微生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吴新华;食品包装中酞酸酯及双酚物质检测方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8 仲淑贤;浊点萃取及纳米材料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长青;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天瑞;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酯类添加剂迁移行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炜;林金明;;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J];分析化学;2010年04期
2 薛敏;王安;王瑜;王丹;吕稚;孟子晖;张维冰;;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检测江水、尿液及牛奶中雌激素残留[J];分析化学;2011年06期
3 王和兴;周颖;姜庆五;;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同时分析奶粉中9种雌激素[J];分析化学;2011年09期
4 李鱼;刘建林;张琛;王夏娇;;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衍生法测定水样中痕量雌激素[J];分析化学;2012年01期
5 刘建林;张琛;王夏娇;王婷;李鱼;;基于碳纳米管的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水中多种痕量环境雌激素[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1期
6 邓茂先,陈祥贵;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0年02期
7 邓茂先,吴德生,詹立;环境雌激素双酚A的生殖毒理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1年03期
8 石峻岭,杨水莲,肖国兵,郑力行,周志俊;普通人群血清双酚A水平的测定[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年03期
9 肖国兵,石峻岭,何国华,郑力行,吴同俊,周志俊;环氧树脂生产工人血清双酚A与性激素水平的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年04期
10 杜鹃;胡淼;崔克勤;;双酚A对小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鹃;环境雌激素双酚A对小鼠生殖和内分泌系统的毒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霁;刘征涛;李捍东;方征;王婉华;李政;;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生物耗氧特性及其构效相关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2 马红涛;袁宁;李生;;水体中酚类化合物的危害及其测定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0期
3 闫爱云;娜仁高娃;张海燕;;间隔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居住区大气中酚类化合物[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3期
4 梁焱;王碧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5 周艳玲;;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S1期
6 宋宝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7 林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化合物[J];环境科学导刊;2012年04期
8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兰地和威士忌的酚类化合物[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8年04期
9 P.Hanower;陈三中;;巴西橡胶胶乳中的酚类化合物:配基[J];热带作物译丛;1983年03期
10 傅玉书,胡国栋,龚书宝;气相色谱法分析白酒的非挥发性酚类化合物[J];色谱;198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瑞;谢永华;谭春燕;蒋宇扬;;基于药效团设计的磷酰化棉子酚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荷漾;杨勇;杨海宁;王轩;徐仁英;杨孟铭;田红;;水中酚类化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实验报告[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3 周艳丽;田如海;只金芳;;硼掺杂金刚石薄膜表面酪氨酸酶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那广水;高会;方小丹;李永东;葛林科;王艳洁;姚子伟;;黄海近岸贻贝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状况及其残留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何岚;李俊年;杨冬梅;陶双伦;;植物酚类化合物对东方田鼠体重增长和内脏器官发育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荷o,
本文编号:1893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893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