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多壁碳纳米管对雌性小鼠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18:06

  本文选题:碳纳米管 + 纳米毒性 ; 参考:《山东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化学和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大批新材料涌现,纳米材料作为新型材料的代表,目前已渗透到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的众多领域。随着纳米材料在生态环境中有意或无意暴露的增多,人们对纳米材料是否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这一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2003年,Science和Nature相继发表文章,探讨了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和对环境的影响。 碳纳米管凭借独特的电、磁、热和机械性能,成为纳米材料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碳纳米管目前已用于复合材料、电子和能源等领域,以生物医学应用为目标的探索研究也正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碳纳米管在医药领域深入广泛应用的前提是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副作用等。碳纳米管可经血液循环在肝、脾、肺、肾和脑中积累,并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碳纳米管是否能转移至雌性生殖器官并造成脏器功能障碍进而损伤生殖力的研究目前尚无报道。 由于受到工业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人类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呈不断下降趋势。了解纳米材料对雌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作为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的重要部分势在必行。已有报道指出金纳米和磷酸钙纳米颗粒可进入卵巢颗粒细胞,诱发细胞凋亡,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孕期暴露单壁碳纳米管可造成胎儿畸形等形态学上的损伤。然而,还未有报道对碳纳米管的非孕期雌性生殖系统的体内毒性进行全面的评价。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工业及医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纳米材料,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主动或者被动进入人体的几率极高,研究其对雌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水溶性较好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为研究对象,以雌性ICR小鼠为模型,首次评价了多壁碳纳米管对非孕期雌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依据雌性生殖系统的内分泌调控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研究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在雌性生殖系统的分布和毒性,并初步进行了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尾静脉单针注射64Cu标记的羧基化碳纳米管可在卵巢、子宫和脑中分布,并在24h内呈积累下降趋势。碳纳米管的暴露造成了小鼠动情周期的在给药期间的延长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说明在受试条件下,雌鼠的生殖内分泌功能受到了碳纳米管的干扰。然而,对第13天和第60天卵巢和子宫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发现,多次暴露碳纳米管并未造成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各级卵泡和黄体数目、子宫内膜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性变化。对雌性生殖功能进行的评价结果显示,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怀孕期母鼠和子代发育中的各指标(交配率、怀孕率、生殖率、孕鼠体重和行为;仔鼠出生数目和性别比、第1天和第10天生存率、体重变化等)均未产生负面影响。毒性机制研究表明,实验组小鼠子宫和卵巢在第13天表现有免疫因子TNFα水平的明显升高,氧化应激指标MDA和GSH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变。卵巢切除实验证实,多壁碳纳米管不能维持小鼠正常的动情周期和子宫变化,因此不具备类雌激素效应。 综上所述,多壁碳纳米管可进入雌性生殖系统并影响生殖相关激素的分泌,但组织结构和生殖力均未受到影响。多壁碳纳米管在体内并不具备类雌激素效应,因此对内分泌的影响与碳管与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无关,而可能是多壁碳纳米管在卵巢内产生过量的氧化应激的结果。碳纳米管可进入小鼠脑部,但是碳纳米管是否会对与生殖内分泌相关的下丘脑和垂体造成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推测过量的活性氧影响了激素产生相关酶的活性或者碳纳米管对生殖内分泌相关的其他靶器官的影响干扰了激素的产生和分泌。本研究拓宽了纳米毒理学的广度,为认识纳米材料的生殖安全提供评价,并对碳纳米管的广泛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14;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素珍;夏绍蓉;;小绿叶蝉雌性生殖系统构造及卵巢分级的初步观察[J];中国茶叶;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江;舒为群;;邻苯二甲酸酯雌性生殖毒性研究进展[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连晓媛;丁岩;张均田;陈奇;;重复制动应激对雌性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A];全国中药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丁瑜;高宇;施蓉;周义军;田英;;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基)宫内暴露对雌性子鼠性发育影响[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沈s,

本文编号:1897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897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