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年龄与胎次对出生缺陷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畸形 + 孕妇年龄 ; 参考:《南方人口》2015年03期
【摘要】:本研究通过抽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某病区5782个病例(736例患病),从出生缺陷的角度,通过对妇女怀孕年龄及胎次与胎儿畸形患病率的关系对开放二胎政策之后的人口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孕妇年龄过低(19岁以下)与过高(35岁以上)均会导致出生缺陷率提高;而胎次的影响比较复杂,对于24岁以下的年龄段来说,胎次越高,患病率越高,而对于25-44岁的孕妇来说,除了第4胎及以上的患病率较高,第2、3胎的患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放开二胎将不会对人口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birth defects, 736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a hospit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gnancy age, pregnancy order and the prevalence of fetal malformation in women, we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policy on population quality after the opening of the second child policy. It was found that pregnant women under 19 years of age) and over 35 years of age increased the birth defect rate, but the influence of birth order was complicated. For those under 24 years of age, the higher the birth order, the higher the prevalence rate. For women aged 25-4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second and third births, except for those with higher rates of fourth and higher births. Therefore, the release of the second child will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分类号】:R16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孙霞;;43例胎儿畸形治疗性引产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2 李庆业;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02期
3 蒋耒文;刘义;董利国;;湖南省妇女婚姻、生育、家庭状况研究——曾毅“家庭状态生命表模型”的应用[J];南方人口;1993年03期
4 梁子灵;;茂名市人口出生率变动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1992年01期
5 江小平;100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年01期
6 刘三微;徐峰;;胎儿畸形198例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年12期
7 凌寒;;卫生部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2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羊乐霞;安徽省17所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羊乐霞;128例神经管畸形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3 孙霞;;43例胎儿畸形治疗性引产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学;2008年02期
4 张水平,梁艳,刘淑芳,郝建武,刘璐,刘黎明,曹朝侠,相晓妹;围产儿42272名出生缺陷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年03期
5 温丽倩,刘楚芹,梁云;肇庆市21762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4期
6 杨佩仁;董陈英;;出生缺陷儿392例发病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5期
7 修新红;王晓明;陈玉华;;青岛地区围产儿先天缺陷二级预防现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7期
8 陈瑶,张科利,王劲峰,郑晓瑛,边柳;出生缺陷发生率与环境特征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12期
9 张真真;张科利;武继磊;陈功;宋新民;郑晓瑛;;无锡出生缺陷高发区地理环境化学元素的特征[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08期
10 宋玮婷;韦云飞;张凤珍;;母亲年龄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瑶;张科利;何艳微;王劲峰;;出生缺陷高发区环境的异常特征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金海菊;翁梅芬;雷先兰;;丽水市2002-200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预防医学分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绍强;深圳市龙岗区围生儿出生缺陷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樊利春;海南地区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樊利春;海南地区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蕾;2000-2009年山西省长治和平医院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变化及叶酸干预的回顾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丹;中国的人口健康及健康转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刘学华;249例出生缺陷儿发病情况与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贺亚琴;山西省农村育龄人群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杨峰;基于决策树的出生缺陷预警系统研究与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孟庆禾;1997-2004年山西省出生缺陷监测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7 刘志杰;14156例先天畸形住院儿童情况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8 郭瑶琴;基于弹性网络的出生缺陷多维地理环境因子探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9 李祥雯;围产儿死亡原因和出生缺陷的现状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10 方俊群;湖南省前10位出生缺陷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艳乔,张迅,包广泽;我国南、北方神经管缺陷病因学初探[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5期
3 赵林淑;宫腔冲洗收集脱落的滋养细胞──孕早期产前诊断新途径[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5年04期
4 江小平;1007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9年01期
5 王志新,闻良珍,吕绳敏,吴圣楣,,敖黎明,刘兰青,邢玮,曾万江,凌霞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胎、婴儿发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6 张英骅,赵赶,刘湘萍,党应媛;微量元素与出生缺陷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年01期
7 李松,洪世欣,顾海琴,莫尔,贝义律,李竹;642例NTD发生部位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1995年06期
8 何祖国,姚宏;11451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年01期
9 杨慧霞,黄锦;胎儿出生缺陷的预防[J];中国医刊;2004年09期
10 翁亚光,王应雄,刘学庆,何俊琳,陈雪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关系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锦梅;杨芳娥;;耳针人流扩宫止痛100例[J];中国针灸;1992年02期
2 阿扎提·胡沙英;张燕;郑伟;李如松;;新疆清洁级昆明小鼠不同胎次繁殖状况分析[J];地方病通报;2009年03期
3 杨理荣;排行与心理历程[J];健康心理学;1994年04期
4 李洪春,马俊杰,李维东;伊犁鼠兔一幼体的生态学观察及其繁殖胎次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年04期
5 马振敏;魏锁成;阿尔孜古丽;高玉林;卢建雄;;三种助产方法对猫难产的疗效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6 李洪春,马俊杰,李维东;伊犁鼠兔一幼体的生态学观察及其繁殖胎次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2年03期
7 查富树,程万良;育龄及胎次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的研究[J];遗传;1992年01期
8 徐喜云,白常林;精神分裂症与胎次[J];山东精神医学;2002年03期
9 孙振晓,于相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胎次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1994年03期
10 甘景梨,魏玲玲;胎次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风险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永聚;孙新明;何鹏;赵伟;魏泓;;不同胎次的母羊超数排卵处理效果的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昕陟;张冬梅;边连全;王松岩;;胎次对杂交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A];2013第二届母猪饲料生产与应用技术高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卜登攀;王加启;刘仕军;;泌乳期和胎次对奶牛乳脂共轭亚油酸(CLA)合成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李茂郴;;调整母猪胎次分布可提高生产效益[A];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省畜牧业协会 王福临 张小伟;母猪的分胎次饲养[N];云南科技报;2007年
2 李旭阳 符开星;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李长强;种猪淘汰 有章可循[N];河南科技报;2012年
4 冯国民;种猪淘汰有讲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5 刘万珍;饲养母猪的几个误区[N];云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友生;胎次、品种和配种季节对母猪产仔相关性状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刘小如;不同胎次对母猪窝性状影响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3 钟政军;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学芳;干扰素-τ基因多态性和生殖激素与受胎率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5 杨辉;带有增长率的人口胎次递进模型[D];新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41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04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