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水体酚类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18 13:01
【摘要】:环境水体中普遍存在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样品前处理技术是监测污染状况的关键。本文选取我国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的的6种酚类物质(苯酚、3-甲酚、4-硝基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和3种典型的酚类环境雌激素(双酚A、辛基酚、壬基酚)作为目标物,基于功能化纳米纤维的膜固相萃取,建立了环境水样酚类污染物的检测新方法,并应用新方法检测了太湖16条主要入湖河流和6个湖体采样点中9种酚类目标物。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最佳固相萃取纳米纤维膜的选择比较了羧基、聚吡咯、肼基3种功能基团修饰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和未修饰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对9种酚类目标物的萃取效果,选择吸附效果最好的肼基作为修饰功能基团,制备了带多孔形貌的肼基修饰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Hydrazine modified Polyacrylonitrile nanofibers, HM-PAN NFs)。对制备条件和膜组合方式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致孔剂的添加条件为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为10/10/90,水合肼反应时间为3.5h和5.5h制得的多孔HM-PANs按质量比接近3:1的比例进行组合作为吸附剂,此时,9种酚类目标物的吸附率达92.2%-100.0%,(RSD为0.0%-7.8%,n=3)。采用扫描电镜观察NFs的表面形貌,可观察到纤维表面的多孔结构和树皮状突起,多孔HM-PAN NFs的直径约为300nmm。红外光谱法表征结果表明:多孔HM-PAN NFs中成功引入氨基,且新增氨基的含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孔HM-PAN NFs吸附9种酚类物质后的红外谱图在3500-3200cm-1处新增强吸收峰,提示纤维上氨基和酚类化合物上的羟基的形成了分子间氢键作用。二、基于多孔HM-PAN NFs固相萃取的环境水样中9种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建立了环境水样中9种酚类目标物的基于多孔HM-PAN NFs膜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的分析方法(苯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并对影响萃取效率的重要参数进行考察并优化。在最佳固相萃取条件下,9种酚类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苯酚(0.50ng/mL)、4-硝基酚(0.030ng/mL)、3-甲酚(0.03ng/mL)、2,4-二氯酚(0.30ng/mL)、2,4,6-三氯酚(0.30ng/mL)、五氯酚(0.030ng/mL)、辛基酚(0.030ng/mL)、壬基酚(0.10ng/mL)、双酚A (0.10ng/mL).对环境水样进行了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9种酚类物质的方法回收率为82.4%~111.4%(RSD为3.7%~11.6%,n=6),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文献方法相比,本方法的SPE过程仅需9.0mg SPE介质、1.5mL有机溶剂用量,检出限(0.030ng/mL-0.50ng/mL)更低,且解决了萃取了苯酚的难题,使苯酚的回收率达95.7%-106.7%(RSD为4.8%-11.2%,n=6)。三、方法应用:太湖入湖河流和湖体中9种酚类化合物浓度水平分析监测了9种酚类化合物在太湖水体和入湖河流22个采样点中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总酚浓度最高的3个采样点位于直湖港(47.69 ng/mL)、望虞河大桥(38.29 ng/mL)和南宅浜桥(32.34 ng/mL)。9种酚类化合物中,苯酚的检出率最高(81.8%),其次为双酚A(54.5%)、3-甲酚(54.5%)、2,4,6-三氯酚(40.9%)、2,4-二氯酚(31.8%)、辛基酚(13.6%)、五氯酚(0.045%)、4-硝基酚(0.045%)和壬基酚(0.0%)。除苯酚外,其余目标物的检出水平较低,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挥发酚(以苯酚计)的规定,本次22个采样点中水质主要为Ⅳ类(占18.2%)和V类(占59.1%)。本方法与标准方法(CJ/T 146-2001)相比,所用SPE介质和有机溶剂的量明显降低。本方法只需上样10.0mL, SPE过程更简便快速,且对9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0.030-0.50ng/mL)低于标准方法,满足实际水样监测的要求。应用本方法和标准方法测定相同环境水样时的结果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小岚,刘君;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环境水样中的钙、钠、镁离子[J];化工环保;2005年02期

2 黄慧敏;;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钾和钠[J];福建分析测试;2007年02期

3 吴德秀 ,洪紫萍;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铜、铅、锌、镉[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4 章春星;氢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的痕量硒[J];厦门科技;2000年S1期

5 高愈希,王子健,冷春华;利用微波消解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硒[J];分析化学;2001年06期

6 高岐,张海燕;化学发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微量碘[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3年04期

7 彭瑞兴;锆涂覆石墨管-无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环境水样中微量银[J];中国环境监测;2004年02期

8 何秀红;;环境水样中溴仿系列的测定方法[J];现代仪器;2006年02期

9 池靖;邢核;王光;连军;;环境水样采集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年01期

10 陶思;李维;颜永欣;刘建权;;环境水样中硒形态分析的样品预处理[J];化学分析计量;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庆祥;肖军平;白画画;赵新宁;;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胺[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袁睿;谭克俊;;后向光散射技术检测环境水样中铅的含量[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刘龙辉;何丽君;;SFODME-HPLC测定环境水样中的4种氨基甲酸酯[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庄道友;冯琼;袁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银[A];四川省第十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清玲;刘绍璞;陈刚才;鲁群岷;张勇;宋丹;段慧;曹慧;罗财红;张秀;李新宇;刘健;;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石慧;张丽;金红红;商静芬;苏孝礼;马铭;;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环境水样中的雌激素[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7 刘军伟;常红;赵文杰;王磊;胡锴;张书胜;;苯丙氨酸杯芳烃固定相用于分离分析环境水样中的4种氟喹诺酮[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清玲;陈刚才;鲁群岷;刘健;段慧;刘绍璞;曹慧;熊强;张勇;宋丹;;快速检测环境水样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共振瑞利散射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王亚荣;田锐;杜红英;杜新贞;马骞;;用无机/有机介孔涂层新型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环境水样中的痕量苯并芘[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卫娜;马小星;吴秋华;王春;臧晓欢;王志;;石墨烯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三唑类杀菌剂[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影;分散液液微提取在环境水样和生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广柱;表面巯基功能化纳米粒子分散固相萃取快速富集环境水样中不同形态的汞[D];吉林大学;2015年

3 陈波;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黄运瑞;二氧化钛纳米管材料在环境污染物痕量分析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剑;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测定环境中钯、银和铜的新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莲华;环境水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前处理方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喻娟;新型萃取技术在痕量重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金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的研究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秦晓娟;同步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并(a)芘及大黄素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李工厂;弗朗西斯菌的分离方法和基因分类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朱琦;环境水样中多环芳烃的吸附与分析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姚宇翔;环境水样与生物组织中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分析新方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8 李晓晴;水体酚类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6年

9 王青;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延;环境水样中无机离子的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9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279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