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骨胶原肽对高脂膳食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皮肤和骨骼胶原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2-23 18:11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高脂膳食诱导氧化应激的小鼠模型,并向膳食中分别添加1%、2%的猪骨胶原肽和0.1%已知抗氧化剂硫辛酸作为对照,研究猪骨胶原肽对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骨骼强度及皮肤和骨骼中胶原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75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n=15),分别饲喂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0.1%硫辛酸、1%和2%骨胶原肽,饲喂16周后眼球取血并处死。分别取皮肤、肝脏、十二指肠制成匀浆液,用于测定机体的抗氧化指标;取右侧股骨和第五腰椎,通过质构仪进行生物力学特性分析,并测定骨钙含量;取部分皮肤和胸椎软骨,用于测定羟脯氨酸含量;再取部分皮肤和左侧股骨头,置于Trizol中保存,用于RNA的提取和胶原代谢相关基因的扩增实验。 结果:1.高、低剂量的骨胶原肽均能显著改善高脂膳食引起的小鼠氧化还原状态失衡,显著降低高脂引起体重、自由基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升高,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增强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其中,,高剂量的骨胶原肽和0.1%硫辛酸的抗氧化效果相当。 2.骨胶原肽对高脂膳食所引起的骨骼尺寸增大及股骨和腰椎最大荷载能力的减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骨钙含量的下降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3.高脂膳食会显著减少皮肤和软骨中的羟脯氨酸含量,而骨胶原肽能使之明显恢复,甚至高于正常水平,效果也好于硫辛酸。半定量PCR的结果表明了骨胶原肽影响胶原代谢的主要途径:既能通过上调脯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影响胶原的合成,又能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其抑制剂相对表达量的比值,影响胶原的降解。 结论:骨胶原肽能显著改善高脂膳食诱导的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胶原合成和降解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皮肤与骨骼中胶原蛋白水平,增强骨骼强度和矿物质的沉积。
[Abstract]:The model of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in mice was established, and 1% pig bone collagen peptide and 0.1% known antioxidant lipoic acid were added to diet as control.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orcine bone collagen peptide on antioxidation, bone strength and collagen metabolism in skin and bone of mice. Materials and methods: 75 male Kunming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normal diet, high fat diet, 0.1% lipoic acid, 1% and 2% collagen peptide. The skin, liver and duodenum were taken into homogenate to determine the antioxidant index of the body, the right femur and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 were taken to analyze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bone calcium content was measured. Part of the skin and thoracic cartilage were take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hydroxyproline, and part of the skin and left femoral head were preserved in Trizol for the extraction of RNA and amplification of genes related to collagen metabolism. Results: 1. High and low doses of collagen peptid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dox state imbalance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in mice, decrease the increase of body weight, free radical level and lipid peroxide content, and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Enhance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body. The antioxidant effects of high dose collagen peptide and 0.1% lipoic acid were similar. 2. Collagen peptide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one size and the maximal load capacity of femur and lumbar vertebrae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and also could recover the decrease of bone calcium content to some extent. 3. High fat die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hydroxyproline in skin and cartilage, while collagen peptide can significantly restore it, even higher than the normal level, the effect is better than lipoic acid. The results of semi-quantitative PCR showed that collagen peptide affected collagen metabolism mainly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proline hydroxylase and down-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The ratio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o its inhibitor was increased and the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was affected. Conclusion: collagen pepti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increase antioxidant capacity,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 in collagen synthesis and degradation pathway, and maintain collagen level in skin and bone to a certain extent. Enhance bone strength and mineral deposition.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贵兴;郭盛杰;刘勇;钱文伟;吴志宏;;脊柱侧凸关节突中Ⅰ、Ⅱ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34期

2 毕建军,徐柯,陈九莉;大鼠肝硬变及其肝部分切除后胶原代谢的变化[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8年03期

3 朴春吉,侯立中,杨同书;过量氟化物对软骨基质胶原蛋白代谢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6年02期

4 张勤;邱喜盛;杨熙;徐飒英;朱德安;史济湘;;大鼠烧伤切痂后大张自体皮移植的胶原代谢[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尹清;肥厚性瘢痕胶原代谢的研究进展(二)[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年03期

6 王子亮,杨建勇,庄文权,陈伟,徐鸿绪;活化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VSMC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邱恒霞;林海龙;陈淑敏;张静;潘晓芳;顾宇;徐鹤;贺业健;;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胶原代谢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6期

8 白秀珍;刘用璋;高淑贤;谭立峥;;尿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万新红;陈金龙;陈朝霞;罗玉梅;郭洪波;;高血压大鼠血管外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与胶原关系的初步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10 龙琴;褚仁远;;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胶原密度变化[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树良;金曙雯;金再敏;史济湘;丁长囡;;烫伤小鼠模型制作中脱毛剂对皮肤组织损害的病理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范瑞文;董常生;李鹏飞;白瑞;朱芷葳;;核糖体蛋白L34(RPL34)在白色青年羊驼皮肤内表达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芷葳;张峗;姜俊兵;范瑞文;贺俊平;董常生;;MicroRNAs在羊驼不同被毛颜色皮肤组织中的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贾红侠;何焱玲;;趋化素样因子CKLF-1在银屑病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卢天健;徐峰;文婷;SEFFENK.A.;;皮肤疼痛热力学模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傅咏;董彬;王慧;;济宁青山羊皮肤不同部位褪黑素受体基因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皮肤毛囊结构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贾晓明;王翠娥;吴小红;李豫川;曹军田;甘永华;;低温储存对皮肤组织E-钙粘素和β-连接素表达的影响[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李京;陕声国;张端莲;焦俊光;;原位杂交检测cyc 1 inE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彦宏;朱平;吴振彪;董维佳;贾俊峰;赵雯;;MMP和CD147分子在硬皮病患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东杰;贾晓明;;低温保存皮肤的细胞骨架在细胞力传导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敬霞;冬季让肌肤“喝饱”水[N];保健时报;2005年

2 ;采几根头发当“种”,科学家培育出“皮肤”[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刘桥斌;甘油和润肤露搭着用[N];健康时报;2007年

4 刘国信;皮肤灼伤急救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刘国信;皮肤灼伤的急救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6 健康时报记者  熊江雪;治嵌甲症无需拔趾甲[N];健康时报;2006年

7 ;1.3CM×0.7CM的破案密码[N];成都日报;2008年

8 王小龙;可直接用于创面的皮肤“打印机”问世[N];科技日报;2010年

9 顾介铸;人工皮肤将在泰州市产业化[N];江苏科技报;2010年

10 编译 王惠民 杨孝文;金属上生长皮肤假肢变“真肢”[N];北京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圆;增液承气汤对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刘丽芳;矾冰纳米乳制剂研究及其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3 龚玮;皮肤选择性光热解效应与光疗及热损伤的评估方法和技术[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育竹;缺氧与外阴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克白霜治疗外阴硬化性苔癣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冯民;IL-6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及影响胶原代谢的机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柳志红;764-3对缺氧及野百合碱性肺动脉高压胶原沉积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7 陈朝晖;复方紫归膏在大鼠创口皮肤愈合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闻翔;皮肤光透明的物理机制与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潘展砚;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皮肤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司晓青;芦丁抗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琳玲;骨胶原肽对高脂膳食小鼠抗氧化能力及皮肤和骨骼胶原代谢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2年

2 黄培信;人表皮干细胞定位、分离培养与端粒酶表达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韦晨浦;术中液体治疗对腹部手术患者皮肤强啡肽A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邱俊;胎兔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蛋白的初步筛选与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徐学刚;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对皮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红娟;手机微波辐射对鸡胚皮肤发育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陈露;中医皮肤“疏泄”与“润泽”理论文献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8 余欣欣;苯甲酸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皮肤中TGFβ 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石翠萍;射频对豚鼠皮肤胶原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楠;慢性心理应激导致皮肤氧化应激损伤及毛囊生长期延迟[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90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390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f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