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太原市1036例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紧急避孕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9-03-30 22:16
【摘要】:目的: 我国流产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本调查旨在了解太原市育龄妇女要求人工流产手术的原因及对于紧急避孕的知晓、使用情况。为在医疗、卫生及学校性教育领域的政策提出提供参考依据;为太原市内推广生殖健康、避孕知识和紧急避孕知识宣教,降低人工流产率和改善生殖健康服务;为医疗机构加强人流后避孕服务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在太原市三家医院就诊的早期妊娠且要求终止者进行流产原因调查,包括一般社会学情况、避孕方法使用情况、本次流产原因及紧急避孕药物的使用情况等。对于曾使用过紧急避孕药物的调查对象,进行紧急避孕药物在人工流产妇女中使用情况问卷的调查,了解该人群紧急避孕药物的使用方法,以及预计未来紧急避孕药物的使用情况。 统计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 结果: 被调查者年龄介于17~47岁,其中以20~29岁者居多,其中未婚女性占18.1%;文化程度方面,其中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后依次为高中生和初中生;重复流产者比例高,既往有流产史者达58.2%,最多流产次数为8次。 避孕方法使用情况:调查对象中约11.1%的人未采取过任何避孕措施,71.9%的妇女曾经使用过1~2种避孕方法。男用避孕套的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安全期和体外排精。 流产原因:73.0%因为未采取避孕措施,其中主要原因是存在侥幸心理,其次是避孕知识缺乏、没有药具可用和嫌避孕麻烦。 紧急避孕药物的知晓率为68.9%,而使用率仅为20.4%,使用率明显低于知晓率,且正确使用率仅为22.6%。使用错误主要在于服药时间错误和服药后有多次无保护性生活。 结论: 1、未婚者是不可被忽视的群体之一;20-29岁的生育功能旺盛的年轻人群是要求人工流产的主体;无业及自由职业者的比例为30.0%;本科学历者占被调查者中的比例偏高。针对以上特点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避孕知识,可以利用学校、社区、街办的优势进行宣教。 2、育龄期妇女多数存在侥幸心理而未采取避孕措施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其次避孕知识缺乏、没有药具可用和嫌避孕麻烦。大部分育龄妇女使用避孕方式较单一。有妊娠经历的妇女虽都接受过妇产科的诊治,但绝大多数患者仍没有生殖健康意识和相应的避孕知识。因此妊娠生理知识需作为宣教的主要内容,从而消除侥幸心理的存在。同时需普及避孕知识,尤其是各种避孕方法的正确使用,减少避孕失败。 3、重复流产率高,因为流产后并发症增加,需在各医院妇产科设立流产后咨询服务门诊,提供流产后避孕宣教,预防非意愿妊娠。 4、紧急避孕药物知晓率为68.9%,但使用率仅为20.4%,其中正确使用率为22.6%,导致避孕失败率高。且我市紧急避孕药物的获得的主要途径是药店购买,购买过程中没有获得相关的使用指导,紧急避孕药物使用的前景不容乐观,仅有10%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会继续使用紧急避孕药物,建议药店销售人员需向顾客提供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的宣教,提高正确使用率,降低失败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69.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岑丹洁;;人工流产875例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15期

2 武俊青;李玉艳;史远明;吴尚纯;;中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综合咨询能力的建设与发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0年02期

3 刘夫玲;赵灿;赵阳;王强;;人工流产691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0年06期

4 罗洪君;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防治[J];黑龙江医学;2003年02期

5 程利南;;紧急避孕药物的有效性及现实意义[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年05期

6 北京市人工流产妇女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协作组 ,肖燕军,张友方;北京市人工流产妇女婚育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06期

7 孟蓓,闫素文,吴海燕,张敏,王梦醒;多次人工流产妇女的人口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年10期

8 袁俊斋,王志起;B型超声在早孕合并高危因素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11期

9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一)[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05期

10 陈忆;程利南;康健中;;上海市人工流产妇女紧急避孕药物使用状况和失败原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450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450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2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