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179
【图文】:
图 1 品格优势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character strengths1.2《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的意义1.2.1 理论意义儿童心理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受精卵到成熟,心理发育过程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且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学龄前儿童是儿童入学前生理-心理准备期,是人格初步形成阶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因而该时期的品格优势塑造显得尤为重要。已有研究发现[33],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进行心理行为水平的特质推理,且心理行为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并于 10 岁时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发展系统理论也强调个体的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个体和环境之间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34],进一步支持后天的培养对积极品质塑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构建法的基础上,查阅国内外积极心理品质相关文献,编制适积极心理品质的项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 4 个方面建立项目池和文献研究,主要依据品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提出的 24 项品,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②借鉴现有比较权威的量表[26,28,35],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积极心理品质相关问卷的项目问卷法,目的在于立足家长角度,编制更加适用于家长评估的理品质的量表;④专家咨询法,主要讨论项目库中项目的合理审过程可以使量表基于内容的证据最大化,通过专家咨询法对高项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初始量表图 2。该量表是家长评估量表,根据 Likert 3 级评分模式,每个1 分=不符合,2 分=有点符合,3 分=完全符合”,量表/维度得分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水平就越高。
含因子 6 和因子 8,r=0.568)、克制维度(包含因子 7 和因子 9,r=0.416),符合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预期,见表 5。图3 主成分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碎石图(平行分析)Fig. 3 Scree plot with parallel analysis of component/facto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艳;;培养学生积极心理 克服青春期烦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08期
2 秦振美;;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6期
3 陈运海;;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学习心理[J];化学教与学;2017年04期
4 罗秀梅;;基于积极心理理论增强学生在歌曲表现自信心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8期
5 陈诗建;郑晓旋;;粤东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途径探索——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19年06期
6 崔哲奇;张冉闯;郅佳帅;;积极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8年14期
7 秦永亭;;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初步探讨[J];新校园(上旬);2018年05期
8 李韦嫦;莫意清;张燕飞;吴锋;阮书云;;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6年47期
9 李晓燕;;小学生积极心理形成与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7年06期
10 黄裕花;;积极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新课程(中学);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苟锦涛;傅素芬;;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帕金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效果研究[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2 于丹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实证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梦瑶;积极心理资源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积极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石梅;中学教师积极心理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心理适应性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师淑花;积极心理干预对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韩阿珠;《学龄前儿童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3 尚星辰;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4 赵静;传统文化中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6 李洋;积极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7 符碧云;社会工作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干预成效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8 熊会芳;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静;积极心理干预对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7年
10 童晓春;积极心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1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77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