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中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以下简称“留守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比较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饮食行为现状;探讨与留守儿童饮食行为有关的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留守儿童营养改善和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的22个省每省各随机抽取1-3个县,共50个县作为重点监测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在每种供餐模式学校中各随机选择2所小学和2所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校,然后按年级分层,每个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抽取1-2个班,保证参加调查学生数量达到40人左右,要求男女生基本均衡。通过问卷调查上述调查对象的饮食行为情况。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共32181人。其中,中部地区9228人,占28.7%;西部地区22953人,占71.3%。留守儿童16285人,占50.6%,包括父母一方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10226人(62.8%),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6059人(37.2%);非留守儿童15896人,占49.4%。男生16437人,占51.1%;女生15744人,占48.9%。小学4-6年级28061人,占87.2%;初中1-3年级4120人,占12.8%。住校生14505人,占45.1%;走读生17676人,占54.9%。1早餐行为留守儿童每天吃早餐比例为62.8%,从不吃早餐的比例为4.9%。留守儿童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留守儿童早餐食物排在前三位的食物依次是主食(78.6%)、蛋类(34.8%)和奶类(30.1%)。留守儿童早餐食用主食、豆类、肉类、蛋类、水果的比例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均0.05)。西部地区、父亲一方在外地打工、男生、初中1-3年级、每天吃零食≥1次的留守儿童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P均0.05)。2每周食用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食物情况2.1每周食用肉蛋类食物情况留守儿童每周食用肉类食物1-3次的比例最高,占42.5%;不到1次的比例最低,占14.4%。留守儿童每周食用肉类食物不到1次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父亲一方在外地打工、初中1-3年级、中部地区留守儿童每天食用肉类食物的比例较低,住校生每天食用肉类食物的比例较高(P均0.05)。留守儿童每周食用1-3个蛋类食物的比例最高,占48.9%;每天食用蛋类食物1个及以上的比例最低,占11.2%。留守儿童每周食用不到1个蛋类食物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西部地区、初中1-3年级、4 口人以下家庭的留守儿童每天吃蛋类食物的比例较低(P均0.05)。2.2每周食用奶豆类食物情况留守儿童每周饮用1-3包奶制品的比例最高,占47.3%;每天饮用1包及以上的比例最低,占9.3%。留守儿童每天饮用1包及以上奶制品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西部地区、初中1-3年级、4口人以下的家庭、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儿童饮用奶制品的比例较低(P均0.05)。留守儿童每周食用4-6次豆制品的比例最高,占89.5%;不到1次最低,占0.7%。留守儿童每周食用豆制品低于4次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中部地区、小学4-6年级、女生、留守儿童每天吃豆类食物的比例较低,住校生每天吃豆类食物的比例较高(P均0.05)。2.3每周食用蔬果类食物情况留守儿童基本不吃新鲜蔬菜的比例最高,占49.1%;每天吃3种的比例最低,占0.8%。留守儿童每天基本不吃新鲜蔬菜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母亲在外地打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小学4-6年级、中部地区留守儿童每天吃3种以上新鲜蔬菜的比例较低,住校生每天吃3种以上新鲜蔬菜的比例较高(P均0.05)。留守儿童每周吃水果1-3次的比例最高,占45.5%;每天吃水果2次及以上最少,占7.3%。留守儿童每天吃1次及以上水果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初中1-3年级、住校的留守儿童每天吃水果的比例较低(P均0.05)。3零食行为留守儿童中,每周吃零食不到3次的比例最高,,占39.9%;每天吃零食3次及以上的比例最低,占5.9%。留守儿童每天吃零食1次及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4 口人以上的家庭、母亲一方在外地打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女生、小学4-6年级、每天有2元以上零花钱的留守儿童每天吃零食1次以上的比例较高,而每天吃早餐者每天吃零食1次以上的比例较低(P均0.05)。所吃零食中,蔬菜水果最多,占45.4%;其次为饼干、面包类,占43.7%;豆制品和冷饮最少,分别占10.5%和2.4%。留守儿童吃面制小食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吃蔬菜水果、坚果、饼干、面包类、豆制品和水果制品的比例均低于非留守儿童(P均0.05)。留守儿童每天用于零食的花费在1元左右的比例最高,占36.0%;不到5角的比例最低,占12.5%。留守儿童每天零食花费达到3元及以上的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4饮料行为留守儿童每周喝饮料不到3次的比例最高,占61.2%;每天饮用3次及以上最少,仅为2.0%。留守儿童每天喝饮料1次及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母亲在外地打工、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中部地区、小学4-6年级、每天花2元以上零花钱购买零食者喝饮料的比例更高(P均0.05)。留守儿童每次饮用1杯左右饮料的比例最高,占35.2%;每天饮用3杯左右的比例最低,占4.8%。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每次喝饮料超过半杯的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喝饮料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碳酸饮料(44.2%)、乳饮料(39.8%)和茶饮料(35.3%)。5饮水行为6-10岁儿童日饮水量800 mL以上的比例为13.4%;11-17岁儿童日饮水量800 mL以上的比例为39.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每日饮水量的构成比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剩饭情况留守儿童以基本不剩饭的比例最高,占42.0%;每周有1-4次剩饭的比例最低,占16.8%。剩饭菜种类以主食为主,占30.2%;肉蛋类最少,占15.3%。留守儿童剩饭为主食的比例(30.2%)高于非留守儿童(28.9%)(P0.05):每次剩饭量以剩下一点的比例最高,占73.1%,以多数剩下了最低,占2.3%。留守儿童每次剩饭量接近一多半及以上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结论:超过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且吃早餐者早餐食物种类单一;每周肉蛋类、奶豆类及果蔬类食物食用也相对不足。非留守儿童食用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均高于留守儿童,但问题依旧很严重。主要表现为零食食用频率高、饮料饮用过多,还存在严重的每日饮水不足和剩饭问题;母亲在外打工和父母双方都在外地打工对留守儿童的饮食行为影响较大;留守儿童中住校生每周食用肉类食物、新鲜蔬菜类和豆类食物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水果食用不足。
【学位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15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炳成;;可怜的服务生[J];上海故事;2019年08期
2 周连花;;治网瘾[J];青年教师;2011年03期
3 周莹;;父亲的针线活儿[J];思维与智慧;2017年24期
4 叶志香;;努力为留守儿童弥补亲情的缺失[J];少年儿童研究;2017年05期
5 杨思菊;吴新能;;阳光[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02期
6 何亚辉;;讨论情景[J];家教世界;2018年12期
7 吴佳骏;;三封信和一封遗书[J];广州文艺;2016年12期
8 佟才录;;孙儿的“爱心基金”[J];山西老年;2017年01期
9 周莹;;父亲的针线活儿[J];北方人(悦读);2016年12期
10 程曦;;惜别老家[J];小学生时代;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成文;;如何转变农村中学的差生[A];2012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2 袁誉全;;真情献给留守儿童 诚心当好严父慈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金文 通讯员 王东岭;用“绣花”功夫拔掉“穷根”[N];河北经济日报;2017年
2 华萍;开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脱贫[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钱江 吴辉 吴子因;心理预期折射就业观念[N];工人日报;2002年
4 ;台湾去年失业率高达4.57%[N];海峡时报;2002年
5 记者 吕海涛;咸阳:办身份证最快两小时[N];人民公安报;2003年
6 张子平;会同人外地打工挣钱养老本地投缴[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琴;外地打工虽减 本地就业猛增[N];新华日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 培强 梁田 本报记者 薛青;庄户人也雇打工仔[N];山西日报;2000年
9 宣华华;“背包党”复出折射公共服务缺位[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叶金福;打工者缘何“舍近求远”[N];陕西日报;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春海;2016年中国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
2 杨晓磊;城郊留守初中生现状调查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曦元;漂流者的生活考察[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楠;社会弱势群体在大众媒介中的传播地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818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81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