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和鉴定

发布时间:2021-08-22 02:24
  目的调查分析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鉴定引起中毒的毒蘑菇种类,为做好此类中毒事件的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蘑菇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炒制的蘑菇,食量不等。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后期以肝、肾和凝血功能损伤为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裂皮鹅膏菌。结论本次事件是因误食裂皮鹅膏菌引起的急性中毒。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患者临床表现,证实了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裂皮鹅膏菌的物种鉴定具有适用性。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0,32(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武汉市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现场调查和鉴定


裂皮鹅膏菌(A)和球基蘑菇(B)实体照片

ITS序列,ITS序列,毒蘑菇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图2为基于ITS序列构建裂皮鹅膏菌及近源种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图。系统发育结果表明,本次事件的毒蘑菇样品与裂皮鹅膏菌聚类到同一分枝,获得极高支持率(100%),鉴定该样品为裂皮鹅膏菌。结合形态学、系统发育分析,本次中毒事件中的毒蘑菇样品鉴定为裂皮鹅膏菌。2.5 防控措施及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2018年武汉市毒蘑菇中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J]. 石梦蝶,王肖,伍雅婷.  职业与健康. 2019(14)
[2]混合型鹅膏菌中毒伴横纹肌溶解4例临床分析[J]. 陆湛,陈艳波,黄波,彭升,王倩文,刘丹蕾,王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05)
[3]广东省首起误食剧毒裂皮鹅膏菌所致食物中毒死亡分析[J]. 倪锡河,张泽武,黄琼,张巧利,叶新,张萌,邓旺秋.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8(01)
[4]DPMAS联合血浆置换、CVVH救治裂皮鹅膏中毒重症患者[J]. 姜东辉,陈作红,汪明灯,张楠,王元元,胡敏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06)
[5]几种毒性极强毒菇的主要形态特征[J]. 丁李春,汤凯毅,阮瑞国.  中国食用菌. 2014(06)
[6]中国食用菌名录[J]. 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文华安,图力古尔,李泰辉.  菌物学报. 2010(01)
[7]鹅膏菌多肽毒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张志光,张晓元,李东屏.  卫生研究. 1999(01)

硕士论文
[1]湖北省大型真菌资源初步研究[D]. 徐江.华中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56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3356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