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预防医学论文 >

纳米氧化锌毒性效应及毒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04 13:37

  本文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毒性效应及毒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氧化锌 毒性机制 生物安全性 呼吸暴露 皮肤暴露


【摘要】:正纳米氧化锌(nano-ZnO)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超细粉体(1~100 nm),是当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材料的双重特性,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纺织、抗菌、建筑材料、涂料工业和光催化剂等领域。nano-ZnO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人体暴露机会,有可能通过多种传播途径进入人体。比如,Chen等[1]实验发现nano-ZnO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主要滞留在肺部,而只
【作者单位】: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 毒性机制 生物安全性 呼吸暴露 皮肤暴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7029,21277080)
【分类号】:R114
【正文快照】: 纳米氧化锌(nano-Zn O)为白色或微黄色的超细粉体(1~100 nm),是当前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其突出特点是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材料的双重特性,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纺织、抗菌、建筑材料、涂料工业和光催化剂等领域。nano-Zn O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人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清;黄婧;张恩娟;曹健;余凤;;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紫外吸收特性考察[J];中国药业;2011年06期

2 金建烽;张文云;;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在牙科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年01期

3 关荣发;陈潇婷;芮昶;蒋家新;刘明启;刘光富;;纳米氧化锌对人正常肝细胞DNA及染色体的损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4 韩雁;崔国权;董淑英;孙阔;王洋;王帅;王双青;廖元海;;纳米氧化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J];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04期

5 郭二伟;陈政;常柏年;;4种粒径的纳米氧化锌粉末显现指印效果的比较[J];刑事技术;2009年04期

6 李文兴;王惊华;;纳米氧化锌抗紫外线辐射所致豚鼠皮肤损伤的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2年05期

7 何临海;孟松;柳苗苗;周迪舜;李珊;罗梅;马兴铭;王雪梅;;纳米氧化锌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5期

8 胡占江;赵忠;王雪梅;;纳米氧化锌抗菌性能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3期

9 梁宁;李冰;燕贞;王威;吴逸明;吴卫东;;纳米氧化锌对大鼠血脂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5期

10 宋金燕;杜丽鹏;冯亚男;吴卫东;燕贞;;纳米氧化锌诱导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549发生炎性凋亡的研究[J];卫生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跃;;西部地区氧化锌纳米原料基地建设及面向21世纪产业发展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春光;罗青松;;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与应用进展[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印万忠;丁亚卓;;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现状和发展概况[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明;李玉芳;;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和应用进展[A];中国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发展·节能·环保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覃爱苗;陈海念;唐平;吴建平;;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覃爱苗;;纳米氧化锌-竹炭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7 胡泽善;王立光;何滔;叶毅;张波;娄芳;唐德东;董浚修;陈国需;;纳米氧化锌抗磨减磨添加剂的研究[A];'99摩擦学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骆天荣;;纳米氧化锌的生产与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9 袁方利;尹春雷;黄淑兰;李晋林;;纳米氧化锌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利勇;丁士文;张绍岩;;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民邋高鹏飞;纳米氧化锌在断奶子猪饲料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2 特约通讯员 张建设;稷山年产5万吨纳米氧化锌工程开工[N];运城日报;2010年

3 海峡;纳米氧化锌赋予纺织品新内涵[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伍思成;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瓷产业[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活性纳米氧化锌亮相[N];中国建材报;2004年

6 王靖;活性纳米氧化锌强势推向陶业[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记者 陶璐璐;河北宁纺集团研制成功纳米氧化锌功能整理面料[N];中国纺织报;2011年

8 ;国产活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9 魏程;活性纳米氧化锌成为陶瓷产业新原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10 ;走进微观世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昕;模板法低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2 吴长乐;纳米氧化锌的形貌控制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之盛;纳米氧化锌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辉虎;纳米氧化锌的控制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严群;稀土氧化物及纳米氧化锌掺杂压敏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赵士超;H_2O_2溶液反应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及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7 涂敏;亚硝酸盐对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损伤蛋白质的促进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张金洋;纳米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郭创奇;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及水声吸声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升;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商祥淑;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峰;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面处理[D];江苏工业学院;2008年

4 刘艳;纳米氧化锌对生物体的毒理学效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爽;纳米氧化锌的形貌及性质演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徐帅;膜分散法制备纳米氧化锌[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杨楠;纳米氧化锌合成及调控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余熙;纳米氧化锌粉的控制制备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

9 王广丽;纳米氧化锌的微观控制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春玲;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锌及介孔氧化锌微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1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791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5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