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患者血清TNF-α与MMP-9的早期诊断价值
本文关键词:矽肺病患者血清TNF-α与MMP-9的早期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矽肺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血清
【摘要】:目的:矽肺病是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工作者的高发职业病。由于矽肺病进展迅速,通常在诊断出患者患有矽肺病时,多预后不良。因此,及时、早期的诊断指标对矽肺病是非常有益的。本文旨于检测血清TNF-α与MMP-9并分析二者与疾病不同分期的关系,以确定是否这些指标适合作为矽肺病的早期检测指标用于监测和诊断。方法:应用ELISA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50例健康查体者、48例二氧化硅粉尘曝露者以及50例矽肺患者血清中TNF-α与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氧化硅粉尘曝露组TNF-α和MMP-9表达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尘肺病患者组,TNF-α和MMP-9的水平进一步增高,分别为(52.75±21.13)pg/ml和(108.79±17.23)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二氧化硅粉尘曝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水平与MMP-9与个体二氧化硅粉尘曝露和矽肺患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96和0.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展为矽肺病前,血清TNF-α和MMP-9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这表明这些因子参与矽肺病的发生。联合使用血清TNF-α和MMP-9作为检测指标,可用于矽肺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单位】: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
【关键词】: 矽肺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 血清
【分类号】:R135.2
【正文快照】: 细胞浸润的肺泡炎、矽结节以及因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肺纤维化。某些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在矽肺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不完全矽肺的发病机制[1-2]。对于多数患者,当诊断为矽肺时患者胸片已出现明显异常,而此时所致的损伤已为不可逆性损伤。因此,早期诊断矽肺病是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沈华;张宗显;;肿瘤坏死因子抗肿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9年03期
2 Wakefield PE;孙亦新;;肿瘤坏死因子[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2年05期
3 王大坤;;对肿瘤坏死因子复杂生理作用的进一步认识[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92年03期
4 朱彦,金蓉珍,黄非,杨苏南,朱玲;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活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戴慧芬,王小英,叶武,徐峻;慢性肺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的测定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11期
6 高桂红,黄茂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J];中国校医;2000年03期
7 王丽杰,刘春峰,袁壮,吴丽娜,苏艳琦;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2期
8 欧茜;肿瘤坏死因子-α儿科临床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02年03期
9 曹国永,周跃;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07期
10 李世红;肿瘤坏死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娟;唐雪梅;周娟;安云飞;刘玮;;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体内IP-10 IL-17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性研究[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薛浩;;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蛋白3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牛微;;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受体家族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田林红;张明;张宏刚;罗晖;王逸群;倪安民;;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杨田军;聂秀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植延;张荔群;;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徐芝华;和法文;吴培福;曲伟杰;韩博;;氟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莱;肖浩文;来晓瑜;吴功强;罗依;施继敏;谭亚敏;黄河;;无关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曾萍;谢颖;唐盈;王敏;曾华松;;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临床特点与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梅;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类克”中国上市[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记者 邰举;肿瘤坏死因子抑制机理探明[N];科技日报;2007年
3 张哲浩 郑红蔓;生物学家发现:坏死因子能治癌[N];科技日报;2003年
4 东辰;二医大研制出抗癌类新药“重组人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周清华 侯梅;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有化疗增敏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通讯员 刘承志、梁时荣;太和医院一成果成为世界三大基因库共享数据[N];湖北日报;2006年
7 新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NC进入Ⅱ期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0年
8 记者 杨永林 通讯员 郑红蔓;我国一种抗肿瘤新药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3年
9 王世焕;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有突破[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及核因子-κB的表达[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海川;肿瘤坏死因子凋亡相关配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以及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马文君;肿瘤坏死因子-α5'上游核因子-κB结合位点转录调控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德震;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及其与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88年
4 肖蕾;人肿瘤坏死因子(TNF)cDNA的分离、鉴定及其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5 张连峰;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突变体的筛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6 毛西京;肿瘤坏死因子-α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浩;人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蒋峻;肿瘤坏死因子1型受体在小鼠后肢缺血模型中的双重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慧;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研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张劲翼;人肿瘤坏死因子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及其高活性突变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青;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徐显暑;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发酵生产工艺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管频;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映;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王信杰;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冯雷;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风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8 韩慧敏;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耐药肿瘤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9 谢龙;参芪复方辩证加味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杨文玖;肿瘤坏死因子-α对NIH3T3细胞成熟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5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80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