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注射剂量与乙醇对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的死后再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8 02:19
本文关键词:氯胺酮注射剂量与乙醇对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的死后再分布的影响
【摘要】:目的: 1.探索最佳提取分离方法,建立大鼠脏器中氯胺酮的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定量分析方法。 2.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低、高剂量氯胺酮给药及处死后不同时间解剖取材的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主要脏器中的氯胺酮含量进行测定。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阐明低、高剂量氯胺酮给药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的死后再分布情况,探讨低、高剂量氯胺酮给药对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死后再分布的影响。 3.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乙醇与低、高剂量氯胺酮合并给药及处死后不同时间解剖取材的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主要脏器中的氯胺酮含量进行测定。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阐明乙醇与低、高剂量氯胺酮合并给药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的死后再分布情况,探讨乙醇对低、高剂量氯胺酮给药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死后再分布的影响。 方法: 1. GC/MS法测定注射氯胺酮后和氯胺酮合用乙醇后的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主要脏器中的氯胺酮含量。在1.00g脏器组织匀浆中加入内标物丙基解痉素(Proadifen hydrochloride, SKF-525A)50μg,在pH13下以乙酸乙酯振摇3min后离心提取2次。有机相合并,于80℃水浴挥干,残渣以100μL色谱纯甲醇定容,取1μL进样进行分析。采用保留时间比较法定性,内标工作曲线法定量。 2.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将6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氯胺酮注射组(n=30)和氯胺酮合用乙醇组(n=30)。氯胺酮注射组按氯胺酮给药剂量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又按处死后解剖取材时间分为低剂量对照组(处死后立即取材,n=5)、低剂量处死后48h取材组(以下简称低剂量48h组,n=5)、低剂量处死后72h取材组(以下简称低剂量72h组,n=5)和高剂量对照组(处死后立即取材,n=5)、高剂量处死后48h取材组(以下简称高剂量48h组,n=5)、高剂量处死后72h取材组(以下简称高剂量72h组,n=5)。氯胺酮合用乙醇组按氯胺酮给药剂量分为低剂量合用乙醇组和高剂量合用乙醇组,低剂量合用乙醇组和高剂量合用乙醇组又按处死后解剖取材时间分为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处死后立即取材,n=5)、低剂量合用乙醇处死后48h取材组(以下简称低剂量合用48h组,n=5)、低剂量合用乙醇处死后72h取材组(以下简称低剂量合用72h组,n=5)和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处死后立即取材,n=5)、高剂量合用乙醇处死后48h取材组(以下简称高剂量合用48h组,n=5)、高剂量合用乙醇处死后72h取材组(以下简称高剂量合用72h组,n=5)。分别对每组动物进行编号。氯胺酮组分别按低剂量(30mg/kg)和高剂量(60mg/kg)采用腹腔注射氯胺酮给药。氯胺酮合用乙醇组采用按2mL/kg剂量以20%乙醇灌胃5min后分别按低剂量(30mg/kg)和高剂量(60mg/kg)腹腔注射氯胺酮给药。各组大鼠均持续给药30天(每天1次,每次间隔24h)并于末次给药后15min处死。所有大鼠对照其身体器官分布图谱,按分组进行解剖,分离出所需脏器组织,经处理后按所建立的GC/MS分析方法检测其中氯胺酮含量,并采用SPSS软件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对于组织中的氯胺酮,所建立的GC/MS分析方法在20-10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y0.9997。对氯胺酮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ml,最低检出限为5ng/ml,回收率85.0%,日内精密度RSD3.99%,日间精密度5.50%。 2.氯胺酮注射组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死后再分布 (1)低剂量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与低剂量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48h组呈上升趋势,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72h组则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与低剂量对照组相比较,低剂量48h组和低剂量72h组有降低也有升高,未见显著性差异。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48h组较之于低剂量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72h组较低剂量48h组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低剂量对照组。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比于低剂量对照组,低剂量48h组和低剂量72h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低剂量72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较之于低剂量对照组,低剂量48h组和低剂量72h组均呈下降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高剂量(60mg/kg)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与高剂量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48h组和高剂量72h组氯胺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比于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和高剂量72h组均呈上升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与高剂量对照组相比较,高剂量48h组和高剂量72h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高剂量72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比于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和高剂量72h组氯胺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比于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和高剂量72h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高剂量72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高剂量72h组氯胺酮含量均较相应低剂量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高剂量72h组氯胺酮含量均较相应低剂量组有所升高,其中高剂量48h组与低剂量48h组之间、高剂量72h组与低剂量72h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对照组较低剂量对照组有所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高剂量48h组、高剂量72h组较低剂量48h组、低剂量72h组均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对照组、高剂量48h组、高剂量72h组均较相应低剂量组有所升高,其中高剂量72h组相较于低剂量72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对照组与低浓度对照组持平,高剂量48h组、高剂量72h组氯胺酮含量均较相应低剂量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3.氯胺酮合用乙醇组大鼠主要脏器中氯胺酮死后再分布 (1)低剂量合用乙醇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比较,低剂量合用48h组和低剂量合用72h组呈上升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较之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和低剂量合用72h组均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较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呈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合用72h组较低剂量合用48h组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相比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呈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合用72h组高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相比于低剂量合用48h组有所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48h组高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合用72h组较低剂量合用48h组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 (2)高剂量合用乙醇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48h组和高剂量合用72h组中较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基本持平,无显著性差异。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48h组较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合用72h组较高剂量合用48h组有所升高,但仍低于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48h组较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合用72h组较高剂量合用48h组有所升高,但仍低于低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脏中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48h组较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合用72h组较高剂量合用48h组迅速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低于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48h组和高剂量合用72h组较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3)低剂量合用乙醇组与高剂量合用乙醇组: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均较相应低剂量合用组有所升高,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合用组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相比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的含量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合用组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相比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合用组有所升高,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相比于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相较于相应低剂量合用组呈现先升高后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4.乙醇对氯胺酮依赖大鼠各脏器氯胺酮再分布的影响 (1)低剂量组及低剂量合用乙醇组比较:心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均较相应低剂量组有所降低,其中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低剂量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低剂量合用72h组较低剂量72h组略有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低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低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组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低剂量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低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组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其中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低剂量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低剂量合用48h组、低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低剂量组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其中低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低剂量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2)高剂量组与高剂量合用组比较:心脏中氯胺酮的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高剂量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较之于高剂量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高剂量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与高剂量对照组零分布组之间p0.01,高剂量合用48h组与高剂量48h组之间以及高剂量合用72h组与高剂量72h之间p0.05)。脾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高剂量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较之于高剂量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脏中的氯胺酮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高剂量合用72h组较相应高剂量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较之于高剂量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脏中氯胺酮的含量,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高剂量合用48h组较相应高剂量组有所降低,其中高剂量合用乙醇对照组较之于高剂量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建立了高灵敏度、高回收率、简便快捷的大鼠相关脏器中氯胺酮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2.氯胺酮的剂量对大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氯胺酮的死后再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对于氯胺酮注射组,氯胺酮合用乙醇组中的氯胺酮含量在心脏、肝脏和肾脏中总体呈现降低趋势,而在脾脏和肺脏中含量总体变化不是很大,既有升高也有降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乙醇的促代谢作用引起的。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115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11551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