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螺旋CT容积再现法腰椎椎间孔测量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04 10:32
【摘要】:目的:螺旋CT容积再现法测量正常成人各腰椎节段椎间孔,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孔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方法: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进行腰椎多层螺旋CT扫描并容积再现,测量各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前后径,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上下径,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腰椎节段及不同年龄组之间椎间孔的上下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2相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男女性别之间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前后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椎间孔的上下径、左右径均不同,为经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或介入治疗前了解骨道提供参考。
[Abstract]:Objective: to measure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of different segments of lumbar vertebrae in normal adults by spiral CT volume rendering,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and change trend of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lumbar vertebra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non-lumbar vertebrae disease were examined with multi-slice spiral CT and volume reconstruc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diameter,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were measur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bove indexes in different age, sex and different segments of lumbar vertebrae were compared. 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0.05) in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in the same lumbar seg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uperior and inferior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between different lumbar segments and different age groups (P 0.05). 2 th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of the same lumbar segment was the sa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and between different age groups (P 0.05). The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in different lumbar segmen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upper and lower diameters, left and right diameters of different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of different lumbar vertebrae in normal adults are differen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osseous canal before transforaminal endoscopy 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81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家赵;方诗元;王叙进;孙建皖;徐磊;孔荣;;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评价[J];临床骨科杂志;2014年02期

2 唐志伟,陈双,陈德基,陈洁兰,李树欣;SCTM对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病理学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2期

3 陶玉平,翁文杰,朱亚文,王静成;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应用解剖学研究[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4 郝毅;郑海潮;任国良;茹选良;赵正旭;;腰椎间盘高度与椎间孔相关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骨伤;2006年11期

5 喻忠,龚建平,桂鉴超,王黎明,黄河;颈椎椎间孔三维CT测量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08期

6 夏玉军,陆光庭,谭允西;腰神经根管的解剖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8年03期

7 郑昱新,徐振球;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1999年09期

8 贾云兵;杨进;孔清泉;幸嵘;宋跃明;;术前影像学评估在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杰;杨振军;孔祥玉;;椎间孔及椎管内脊髓节段性动脉解剖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段扬;靳安民;胡孔和;;三维CT重建测量对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点的定位研究[J];广东医学;2009年11期

3 李文琪;郭文通;温树正;杨勇;;腰神经通道卡压综合征56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0年03期

4 沈军,李力,王东来,秦明明,杨惠林,黄士中,许建铭;下颈椎椎弓根三维CT测量及个体化置钉术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06期

5 刘仰斌,符信清,郭明宇,王维洛,盛瑶环;胸神经根鞘的形态学观察与临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刘仰斌,王维洛,郭明宇,盛瑶环;腰神经根鞘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单云官,贺智;腰神经通道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解剖与临床;2001年01期

8 林炎生,周庭永,韩景茹,钱学华,吕发金;腰骶神经根管的连续断层与CT对照观察[J];解剖学杂志;2002年05期

9 郭海波;兰小勇;周初松;敖俊;薛忠林;刘军;;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确定椎板关节突螺钉钉道的作用分析[J];江西医药;2008年06期

10 朱建兵;龚建平;钱铭辉;;螺旋CT研究颈椎钩突的大小及其相关因素[J];颈腰痛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信祥;黎展文;文永海;梁一新;王嘉嘉;庞金海;钟潇羽;周一庆;;抱滚法推拿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开今;腰椎棘突间相关区域的解剖学研究及棘突间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2 王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6年

3 胡朝晖;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7年

4 谭雄进;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下位椎间孔形态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南大学;2007年

5 赵勇;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放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冯敏山;神经根型颈椎病X线片表现的临床研究及旋提手法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建龙;针刀疗法与等离子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李林宏;腰椎椎管的解剖、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蒋翔;L5/S1节段神经根行程与下位关节突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意义[D];南华大学;2011年

4 冯桦;正常成人臂丛神经根和相应椎间孔的超声影像学观察和测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谢平;腰神经后支射频与阻滞治疗腰椎压缩骨折疼痛的对比观察[D];青岛大学;2011年

6 李高陵;脊柱腰段断层解剖及CT、MR影像对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7 朱建兵;正常国人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巩腾;胸腰段脊神经根走行断层解剖、CT和MRI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梅杰;脊髓节段性动脉及脊神经节微血管构筑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10 易力;腰椎间孔在多层CT三维重建中的测量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远明;徐跃根;卢厚微;杨东方;;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与不稳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2年06期

2 楚戈;白靖平;锡林·宝勒日;项泽文;赵疆;方锐;;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治疗退变性L_4椎体滑脱中的应用研究——预折棒与腰前凸角、滑脱角和滑移百分比的关系[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12期

3 戴士峰;张志刚;李永民;杨佐明;张艳蕊;王琦;;单枚斜向Cage、脊柱滑脱复位内固定系统加后路减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德奇,程立明,朱文雄,李健,肖祥池,陈灼,詹百良,杨辉;站立位及侧卧位腰椎动力X线片曲度比较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年05期

2 王丰富;徐启怀;徐晓剑;戚洪波;;MSCT腰椎连续扫描与MPR重建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年11期

3 芦中庆;戴志龙;刘咏;侯建明;许秀梅;;腰椎过屈过伸位X线检查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1期

4 李大;兰岚;于晗玲;;某区政府工作人员颈椎及腰椎DR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2年06期

5 杨琪;;CR图像处理技术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6 李海荣;李忠军;陈爽;;CT影像在腰椎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0年04期

7 贾梓;宋云龙;李相生;孟利民;田宇;;640层动态容积CT腰椎连续运动扫描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01期

8 屈国林;曲宝田;滕树春;黄韬韬;夏飞;李隆成;徐红卫;刘庆东;徐家兴;周红云;;腰椎滑脱X线诊断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9 姜丽,张燕群,田树平,钱明珠;GE16排螺旋CT腰椎后处理成像技术的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郑余泽;唐颖;汤伟军;祝瑞江;洪泳;朱全东;杨艳梅;;迭代重建技术在256层CT腰椎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晶;;16排螺旋CT扫描MPR重建技术在腰椎疾病诊断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李斌;周代全;黎川;余娜;;DR技术在腰椎检查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梓;640层容积CT低剂量腰椎连续动态扫描评价腰椎间盘突出对椎间孔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309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309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