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在运动预处理不同保护时相表达变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编号:2014M560538)
【分类号】:R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凯;;蛋白激酶C对晚期运动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2 王凯;刘洪珍;;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 mRNA和蛋白在运动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表达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3 王凯;刘洪珍;;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基因和蛋白在运动性心肌损伤中表达变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4 申毓军;潘珊珊;;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现状和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王友华;田振军;;不同强度动训练对大鼠心室肌胶原纤维和Cx43、Cx45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李玉光,林吉进,王东明,张元春,卢成志;急性心肌缺血时连接蛋白43迅速降解的非均一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凯;心肌ATP敏感钾通道在运动预适应诱导减轻运动性心肌损伤保护效应中变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2 申毓军;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广强;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光辉;王凯;;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在运动预处理不同保护时相表达变化的比较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王冬梅;赵然尊;石蓓;徐娟;龙仙萍;;酒精性心肌病模型大鼠缝隙连接蛋白异常表达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4期
3 李顺昌;;运动性心肌顿抑:事实还是谬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年46期
4 丁勇;王建月;许思毛;;PKCδ/NOX途径介导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5 王凯;;蛋白激酶C对晚期运动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6 王世强;常芸;马晓雯;饶志坚;;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心房Ⅰ型、Ⅲ胶原蛋白的影响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调节作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7 王凯;孙晋海;;运动预处理对心肌SarcK_(ATP)通道亚基Kir6.2和SUR2A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5年09期
8 王世强;常芸;马晓雯;王菲;;不同强度耐力运动对大鼠心肌胶原蛋白的影响及MMP-1/TIMP-1的调节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5年05期
9 鲍宏刚;张卫泽;李涛;陈永清;马凌;贾俊杰;徐志勇;;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循环杂志;2014年12期
10 王凯;刘洪珍;;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 mRNA和蛋白在运动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表达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凯;心肌ATP敏感钾通道在运动预适应诱导减轻运动性心肌损伤保护效应中变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腾;冠心病痰热证患者HRV与CA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夏益;复方黄芪养心合剂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心肌细胞CX43在位点Ser262和Ser368磷酸化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国瑞婧;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刘洪珍;;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 mRNA和蛋白在运动预处理心肌保护效应中表达变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2 王凯;刘洪珍;;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基因和蛋白在运动性心肌损伤中表达变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3 王凯;潘珊珊;王庆棠;;心肌SarcK_(ATP)通道kir6.2亚基在运动预适应心肌保护效应中变化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2年04期
4 王福文;胡志力;赵敬国;李杰;;反复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血清cTnI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改变[J];心脏杂志;2011年02期
5 刘超;王云;顾继伟;袁亚伟;冯东;高致炳;;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潘珊珊;孙晓娟;;运动预适应对大鼠背根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7 李宏伟;潘珊珊;;短期和长期间歇运动对大鼠心肌和冠状血管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8 王友华;田振军;;不同强度动训练对大鼠心室肌胶原纤维和Cx43、Cx45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钟旭;潘珊珊;;运动预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早期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殷召;张权宇;王跃民;裴建明;;连接蛋白43表达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心脏杂志;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毓军;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野,王胜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肌保护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刘骁雄,郭德和;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与心肌保护[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张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肌保护[J];广东医学;2002年03期
4 黄建民;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50例临床观察[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年04期
5 史宏伟,鲍红光,杨海基,葛亚力,赵航;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围术期心肌保护的处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6 易善永,廖斌;缺血预处理对临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7 张涛;心肌预处理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年01期
8 夏纪筑,罗兴林;心肌能量学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4年06期
9 夏新芬,唐玉荣,王玲弟,向桂玉,夏求明;1次性心肌保护灌注装置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4年11期
10 傅建学;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J];青海医药杂志;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世营;;老年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姜晓芬;金烈烈;池胜英;孙成超;;体外循环中白细胞滤除对心肌肌钙蛋白Ⅰ释放量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世忠;;线粒体钙激活钾通道在远距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A];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4 冯智英;陈庆廉;;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与防治[A];2005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陆姚;张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中角色的研究进展[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6 范勇;林茹;;关闭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对未成熟兔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A];2008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体外循环学组、胸腔镜学组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黄恬;;间歇性低氧与心肌缺血保护[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8 李力兵;马兰;高长青;;持续低流量灌注对离体鼠心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9 王一茗;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高脂血症大鼠心肌RyR2 mRNA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陆姚;张野;;p38MAPK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角色研究进展[A];2008年第七次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单飞;五种假说诠释心肌保护[N];健康报;2004年
2 张中桥;婴儿心肌保护研究取得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时仲省 陈建设;郑大二附院创新心肌灌注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卯晓华 邹海梅;访心血管病专家谢定雄[N];甘肃日报;2004年
5 衣晓峰 杭鹏洲;心脏M_(3)受体新功能被发现[N];中国医药报;2013年
6 广文;油茶提取物对心肌有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宏家;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2 王正军;基因重组生长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勇;心肌缺血期短暂肢体缺血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唐正国;硫化氢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薛枫;心肌缺血后适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丁海雷;NO在间歇性低氧抗心肌缺血再灌损伤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黄河;大鼠长期二氮嗪预处理对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及线粒体内膜蛋白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冯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平;一氧化氮与缺血预处理早期心肌保护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10 周明阳;11,,12-EET作用于未成熟离体兔心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秀敏;右美托咪啶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振红;右美托咪定对心脏手术患者房室间和心室间同步化运动与功能的影响及其在心肌保护中对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3 许士进;鞘内吗啡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后脊髓NGF-TRPV1敏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王朝辉;HTK液及改良STH液对儿童TOF矫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吴逊;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体外循环下胎羊心功能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6 顾劲扬;心肌缺血周负荷对兔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7 于林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郑州大学;2002年
8 杨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心肌保护的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9 黄敬龙;硫化氢对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肌肥厚、纤维化的作用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10 祝岩;鼠未成熟缺氧心肌综合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3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55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