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X线照射对成骨细胞形态及细胞骨架的研究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8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俊;吴翠萍;王明明;;细胞骨架与辐射所致神经细胞迁移障碍研究进展[J];辐射防护;2012年03期
2 鲍琨;苟三怀;;临床放疗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3期
3 Bao-Hua Ji;Bo Huo;;Probing the mechanosensitivity in cell adhesion and migration: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Acta Mechanica Sinica;2013年04期
4 郑育举;方晔;李绍金;郑邦希;;血浆cofilin蛋白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5 齐慧川;张yN;胡敏;;实验性正畸牙移动过程中EphB4/ephrinB2促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6 Adarsh Shankar;Sanath Kumar;Asm Iskander;Nadimpalli RS Varma;Branislava Janic;Ana deCarvalho;Tom Mikkelsen;Joseph A Frank;Meser M Ali;Robert A Knight;Stephen Brown;Ali S Arbab;;Subcurative radi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ell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primary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in vivo[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3期
7 张云霞;刘璐;于明航;谢锦各;曾强成;;力学刺激对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庄秀妹;邓飞龙;;钛表面及其涂层纳米化对骨结合的影响和机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9 诸静其;汤光宇;;定量动态增强MRI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年04期
10 陈仕生,姚小武,杨利和,林珏龙,杨海伟;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影响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激光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Seok-Il Hong;;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Targets for Improving Radiation Therapy at Molecular Levels[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教育集[C];2006年
2 卞伟;张荣华;陈玲玲;;甲状旁腺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蔡辉;赵凌杰;张静;赵智明;沈思钰;;法舒地尔升高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表达[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永红;放射性肺损伤关键靶细胞电离辐射效应及其调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周鸿雁;辐射对角膜碱烧伤、高危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3 蒋海河;不同损伤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vWF、PAI-1和t-PA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李涛;放疗后残余肝癌侵袭转移潜能的变化、机制及干预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徐炜;低剂量X射线对骨折愈合中骨形成和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周新华;CD99+/mCD99L2-调控H/RS细胞与B淋巴瘤细胞转化蛋白质组学研究及相关通路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董青;LIMK1/cofilin信号通路调控BDNF诱导的轴突生长和厌恶性记忆消退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姜纯国;法舒地尔对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吡非尼酮治疗肺纤维化的副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周淑媛;低切应力对血管内皮屏障功能的调控及SL提取物的干预机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10 戴昆;人tensin2 SH2结构域和布氏锥虫ADF/cofilin蛋白的结构与功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祥胜;低剂量X线照射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骨痂微血管新生而加速骨痂矿化[D];苏州大学;2011年
2 陈仕生;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3 蒋恒;脑胶质瘤分次照射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张燕;LRP16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能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5 王佳;凝溶胶蛋白在急性放射损伤防护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6 刘晓峰;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动物实验及临床病例随访[D];苏州大学;2012年
7 季文君;Cathepsin L在X射线诱导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侵袭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8 邓晔坤;低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激发及兴奋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9 魏攀登;局部注射bFGF对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年
10 李申篪;KB细胞中SPATA5L1基因生物学功能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20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82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