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2-06-01 21:06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多种后处理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5例经临床触诊怀疑乳腺肿块的患者,全部先进行MSCT平扫扫描,然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分别于60s、120s、240s进行三期动态扫描,将所得的容积资料送入Adw4.0工作站,运用MPR、MIP、SSD及模拟手术刀等技术进行后处理,分析MSCT影像表现及三维后处理图像,将其中56例手术患者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并将37例同期进行钼靶摄影的检查结果与MSCT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5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7例,单纯癌4例,乳腺叶状囊肉瘤1例,纤维腺瘤12例,腺病15例,乳腺导管扩张并囊肿形成8例,乳腺囊性增生1例,乳腺炎性病变2例,乳腺脂肪瘤1例,不典型导管上皮或小叶增生5例。(2)乳腺恶性肿瘤12例,主要MSCT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11/12):边缘呈不规则(12/12);平扫肿块密度均匀(10/12),增强后强化均匀(11/12);显示钙化(3/12);可见腋窝淋巴结肿大(7/12);显示肿瘤及其供血血管(6/12)。良性疾病39例,主要MSCT表现为:肿...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女性21岁MSCT诊断:病理证实:右乳巨大纤维瘤右乳纤维腺瘤

女性,病理,象限,交界处


(c)图3女性,30岁MSCT诊断:右乳腺炎病理证实:右乳腺炎(a)平扫:右乳上下象限交界处可见大片不规则高低密度影。(b)增强:可见不规则片状及环形强化影。。

性导,女性,肿块,象限


(b)女性65岁MSCT诊断:左乳腺癌病理证实:左乳腺浸润性导癌管:左乳内上象限可见肿块影,其密度不均,可见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毛刺征,皮肤增厚,且: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的有关进展[J]. 郭章留.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2(09)
[2]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王红鹰,邹强,汤伟军,蔡端,任长才,顾斐,周坚,张延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1(12)
[3]CT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李健文,陈伟国,李亚芬,黄梁,陈憩,朱建新.  肿瘤. 2001(05)
[4]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附178例报告)[J]. 包娜,王丽,丁毅,翟仁友,王亚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1(05)
[5]乳腺癌术前CT检查的价值[J]. 孙永光,王富起,董珂,黄自林,孙晓红,王桂霞.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01)
[6]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附30例报告)[J]. 张保宁,白月奎,陈国际,陈盛祖,刘琳,杨红鹰,孙耘田.  中华肿瘤杂志. 2000(05)
[7]双功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诊断乳腺癌的价值[J]. 胡淑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0(03)
[8]乳腺疾病的CT诊断[J]. 钱民,黄淑馨,段承祥.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8(06)
[9]CT诊断乳腺肿瘤临床价值的研究[J]. 尹成方,章阳,王银龙,张云观,崔敏,孙世瑞.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7(04)
[10]乳腺肿块的动态CT扫描[J]. 钱民,黄淑馨,段承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7(04)



本文编号:365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65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