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6-22 09:00

  本文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资料和方法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探针技术(VP)对70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进行腹部动脉血管重组,比较其显示情况。结果VP共检出病灶59处,测得狭窄度30%,30%~50%,50%分别有11、17、5例。VR及MIP均无一例明确显示30%的狭窄管腔,且不能明确显示软斑块。对单纯钙化斑的显示,MIP检出结果与VP相同,VR有1例显示不清。对钙化软斑块的显示方面,VR、MIP对3处较小钙化斑显示不清。结论在诊断腹部中小血管粥样斑块、微小钙化灶、血管轻度狭窄等方面,血管探针技术的敏感性较VR及MIP高。
【作者单位】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部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粥样斑块 最大密度投影 诊断 钙化灶 腹主动脉
【分类号】:R816.5
【正文快照】: 近年来,腹部血管粥样硬化病变逐渐引起注意。肠系膜动脉、脾动脉(splenic artery,SA)、肾动脉(re-nal artery,RA)等中小动脉均可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改变,但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容易忽略。64层CT的快速多期容积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能对腹部大范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如;;动态立体重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生理科学进展;1981年01期

2 袁启明;;新的脑机能扫描器[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2年01期

3 刘昕曜;CT用于诊断胰腺疾病[J];江苏医药;1983年03期

4 邓振秋;;新型电子X线断层摄影装置[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83年02期

5 戴明德;胸骨正位简易断层摄影术[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6 ;第十三卷(1986)全卷主题索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6年04期

7 郭梦和;冷同嘉;;耳畸形术前断层摄影检查[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6年03期

8 易善楚;多发性脑脓肿14例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9 何望春;膈周胸膜积液和腹膜积液的CT鉴别[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10 Ferne Newman Kyba ,方胜;核磁共振——最新诊断技术[J];国际护理学杂志;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德;施的美;;空气支气管征在CT诊断外周型肺孤立结节中的价值[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蒋黛蒂;吕永泉;刘文亚;贾文霄;詹青霞;;甲状腺疾病的CT与B超、ECT的影像对比分析[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3 于小平;符f3;;肺不典型类癌的CT表现[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陈勇;何玲;;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附76例报告)[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5年

5 糜漫天;;现代高新技术在人体营养研究中的应用[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永辉;王振豫;;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3例分析)[A];河南省首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会议暨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以忠;何静;孔凡芝;;一种用于人体脊柱轮廓测量的立体视觉方法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李夏珍;胡R

本文编号:471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71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