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基于LLL型干涉法的X线相衬CT软组织成像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31 17:02

  本文关键词:基于LLL型干涉法的X线相衬CT软组织成像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X线成像 相位CT 血管成像 干涉法 软组织成像


【摘要】:X线的相位相衬成像技术(PCI)发展越来越快,并与CT技术越来越多地结合起来。X射线经人体组织折射后,它的相位信息会发生变化,再经过干涉处理后,就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组织信息。尤其在人体软组织的透射过程中,相位的变化幅度是吸收项变化的1 000倍。对这种相位相衬信息进行处理和计算后,可以得到人体组织的横断面图像。PCICT技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基于吸收的传统X线成像技术的诸多弊端和不足。PCI-CT的研究分支有干涉法、衍射增强成像和类同轴全息成像法等。在这些研究分支中,干涉法记录X线经样品后的相位变化,拥有独特的成像原理和研究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基于干涉法的X线相位CT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生物软组织成像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关键词】X线成像 相位CT 血管成像 干涉法 软组织成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1174)
【分类号】:R816;TP391.41
【正文快照】: 前言 自1896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X线影像技术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常规的X线成像方法,如X线摄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等,是利用组织间线的吸收系数不同产生吸收衬度差,使探测器获得而成像的。组织之间的X线吸收衬度差异明显,例如骨和牙中的钙较软组织中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姜远海;;激光在生物体测量中的应用[J];医疗器械;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万文博;苏俊宏;杨利红;徐均琪;;一种基于空间载频干涉法的相位解包新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李大海;陈怀新;陈祯培;赵晓凤;陈波;景峰;;循环式径向剪切干涉法的波前重建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何世平;张曦;冯传玉;;应用光学干涉法测量热毛细对流温度场[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齐诚;王伟君;陈棋福;刘宁;;反卷积类干涉法对建筑物振动特性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郭盈;何茂刚;张颖;钟秋;;迈克尔逊干涉法测量流体质扩散系数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6 于起峰;杨夏;伏思华;;用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的等值线相关干涉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陈晓苹;;干涉法检测可见光成像系统MTF准确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永华;让基因保持沉默[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竞;应力应变分析的偏振干涉法[D];清华大学;1987年

2 苏俊宏;基于干涉法的量块长度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李朝辉;基于相移干涉法的微表面轮廓仪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师丽丽;基于白光垂直扫描干涉法测量物体微观表面形貌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方波;基于位相光栅的四波横向剪切干涉法波前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3 丁超;油膜干涉法测量表面摩擦应力的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张超;干涉法测量合肥同步光源截面尺寸[D];天津大学;2012年

5 汪威;多波长干涉法在纳米尺度测量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00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600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