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头颈部双能CTA低浓度对比剂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8:17

  本文关键词:头颈部双能CTA低浓度对比剂成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头颈CTA 超重 低浓度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在正常体重受检者和超重受检者头颈部CTA的成像质量,探讨不同体重受检者使用低浓度对比剂行头颈CTA可行性,为临床推广和使用低浓度对比剂行CTA检查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按实验设计标准,选取双能量头颈部CTA受检者59人,按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组:A组(20例,BMI正常370mgI/ml);B组(20例,BMI正常300mgI/ml);C组(19例,BMI超重300mgl/ml)。扫描参数: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dual Sources CT扫描仪,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到颅顶。首先行常规定位像后行增强双能量扫描模式,使用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右侧肘前静脉以4.5ml/s流率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l、碘帕醇370mgI/ml) 60ml、生理盐水40m1,通过团注示踪方式触发扫描,触发点定于主动脉弓,触发阈值100 HU,延时10s开始自动扫描,扫描方向由足侧向头侧顺动脉血流方向扫描,扫描时间5-7s。具体扫描参数为:准直器宽度64×0.6mm,矩阵512×512,自动重建层厚0.6mm,层间距0.5mm,扫描螺距0.7,球管旋转时间0.5s/转;同时应用CARE Dose 4D管电流技术。在后处理工作站(Syngoview Workplace)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 CPR)等多项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客观评价:测量图像中主动脉弓、基底动脉、左右颈总动脉(环状软骨水平)、左右颈外动脉(起始部)、左右颈内动脉(起始段)、左右虹吸部段、左右大脑前动脉A2段、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左右大脑后动脉P1段血管及相邻肌肉或脑实质CT值,同时测量同一层面空气标准差(SD),并计算SNR (Signal-to-Noise Ratio,信噪比)、CNR (Contrast-to-Noise Ratio,对比噪声比),统计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图像主观评价:由两名医师对图像总体质量、主动脉弓、基底动脉、左右颈总动脉(环状软骨水平)、左右颈外动脉(起始部)、左右颈内动脉(起始段)、左右虹吸部段、左右大脑前动脉A2段、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左右大脑后动脉P1段的显影情况及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伪影进行主观评价,统计两者一致性,统计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A组、B组、C组主动脉弓、基底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外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左右虹吸部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A2段、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右大脑后动脉P1段C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大脑后动脉P1段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血管SNR、CNR无统计学差异(P0.05)。2.A组、B组、C组主动脉弓、基底动脉、左右颈总动脉、左右颈外动脉、左右颈内动脉、左右虹吸部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左右大脑前动脉A2段、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左右大脑后动脉P1段主观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3.A组、B组、C组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伪影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对进行双能量头颈部CTA检查正常体重及超重受检者使用300mgI/ml对比剂是可行的,产生图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关键词】:头颈CTA 超重 低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81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文献研究12-19
  • 一、心血管影像学检查12-13
  • 二、CTA13
  • 三、影像CTA图像质量因素13-15
  • 四、CT扫描技术新发展15-16
  • 五、头颈CTA16-19
  • 第二章 临床研究19-22
  • 第一节 一般材料19
  • 一、研究对象来源19
  • 二、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19
  •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场地19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9-20
  • 一、实验分组19
  • 二、实验前准备19
  • 三、实验步骤19-20
  • 四、CT扫描20
  • 第三节 图像评价及统计学分析20-22
  • 一、图像处理20-21
  • 二、统计学分析21-22
  • 第三章 研究结果22-40
  • 第一节 受试者基本情况22
  • 一、A组、B组、C组基本情况(年龄及性别)比较22
  • 第二节 图像客观评价比较22-30
  • 一、A组、B组、C组各血管CT值比较22-25
  • 二、A组、B组、C组图像SNR、CNR值比较25-30
  • 第三节 图像主观评价比较30-40
  • 一、两名医师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30-34
  • 二、A组、B组、C组图像主观评价比较34-40
  • 第四章 讨论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于如同,潘昕,郭克勤,李江山,徐凯,祖茂衡;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三维CT血管造影的临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10期

2 王新江;蔡祖龙;赵红;程流泉;贾楠;李征芳;杨立;苏平;刘建军;;64层多排螺旋冠脉CTA与增强MRI延迟扫描对心肌梗死范围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5期

3 周如康;沈永菊;刘勇;冷永新;邱裕友;张晓;;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血管成像[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7期

4 李燕奎;李絮绿;周泽清;陈明东;;生理盐水注射流率在头颈部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消除对比剂伪影影响的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09期

5 李大成,邢喜玲,李亚军,蔡莉;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08期

6 王梅;人体质量指数不同的中国成年人身体机能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7 翟凤馨;牛玉军;王志铭;雷振;;低浓度低剂量碘对比剂多层螺旋CT犬颈部动脉的三维成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52期

8 邓凯;柳澄;马睿;王锡明;孙丛;陈九宏;;双能量CT头颈部血管减影成像的效果评价及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2期

9 王琳琳;董振东;;开启动态容积时代:Aquilion ONE 320排CT[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1期

10 宋明,王田力,李坚,单宏宽;CTA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坤;64排螺旋CT头颈CTA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44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644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