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肌管细化是失重性肌萎缩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8-04-20 10:39

  本文选题:模拟失重 + 回转器 ; 参考:《动物学报》2007年02期


【摘要】:本文通过新生大鼠原代培养获取骨骼肌肌管,利用水平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通过F-actin/G-actin以及F-actin/pERK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研究了模拟失重对肌管形态、微丝及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通过建立的航天飞行失重性肌萎缩的细胞学模型研究发现:回转后肌管变细,F-actin染色减弱伴有G-actin染色增强,同时pERK染色减弱。表明回转模拟失重条件下肌管发生萎缩、微丝解聚并伴随信号转导活性分子磷酸化ERK表达下降。提示肌管细化是失重性肌萎缩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结构基础
[Abstract]:Skeletal muscle tubes were obtained by primary culture of neonatal rats. The effects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the expression of myotube morphology, microfilament and phosphorylated ERK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F-actin/G-actin and F-actin/pERK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The cytological model of weightlessness muscle atrophy in space flight was establish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crease of F-actin staining accompanied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G-actin staining and the decrease of pERK staining after ro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yotube atrophy, microfilament depolymeriza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activity molecule phosphorylated ERK expression decreased under rotating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finement of muscle canal is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weightlessness muscle atrophy.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No.2006CB705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370365)~~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士良,于志深,刘成林,李瑞先;模拟失重对大鼠骨质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2 王金华;苏联航天及模拟失重条件下肌肉变化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3 王金华;模拟失重对人体作用的新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4 史之祯,沈士良,崔伟,李瑞先,李丹丹,刘成林;刺五加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丧失的改善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1期

5 于喜海;航天中肌肉萎缩及其代谢和收缩功能改变的关键因素[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0年02期

6 沈羡云;孟京瑞;向求鲁;;不开窗兔耳微循环观察方法[J];海军医学杂志;1991年03期

7 沈羡云,向求鲁,孟京瑞;几种中药对模拟失重兔微循环影响的初步观察[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年05期

8 马进,陈杰,丁兆平,张立藩;模拟失重九十天对大鼠长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9 张立藩;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与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3期

10 温秀兰,钱锦康,王宝珍,杨光华,,汪涛;重力变化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燕萍;李庆峰;刘仲昌;徐菊丽;郑海春;张敏;李真;赵东;;模拟失重3周对机体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头发Zn、Ca、Fe、Cu含量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2 童伯伦;王林杰;古华光;张新颖;;头低位模拟失重对人体姿态平衡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地面模拟失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4 于志深;沈士良;刘成林;李瑞先;江亚南;刘鼎新;;用~(45)Ca放射自显影术测定模拟失重大鼠恢复期骨盐代谢的初步探讨[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5 沈士良;;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骨形成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刘成林;李瑞先;;悬吊模拟失重对大白鼠骨成分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熊江辉;李莹辉;杨唐斌;聂捷琳;张德良;赵保路;;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余志斌;张立藩;金建平;;肌钙蛋白的降解调节模拟失重大鼠心肌适应过程[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郝卫亚;曹新生;姜世忠;;模拟失重致心脑血管功能失调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孙洪元;高登攀;;模拟失重卧床实验心理卫生问题测评[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驻巴黎记者  宋斌;法国完成首例“太空外科手术”[N];光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徐建东 王静;“新科学宫”:三项东北第一迷少年[N];哈尔滨日报;2006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毛文波;悬浮在空中的手术台[N];科技日报;2006年

4 记者 于莘明;“神七”10月择机实施[N];科技日报;2008年

5 孙彦新;神七10月择机飞天,1名航天员将太空行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特派记者 赵波;揭秘太空超人训练营[N];中国国防报;2008年

7 徐军 肖志军 范勤;笑看银河卷星浪 梦圆“飞天”书传奇[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付兆君;短、中期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与钙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王冰;模拟失重环境对大鼠骨肉瘤成骨样细胞MAPK信号转导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谢满江;平滑肌离子通道机制在模拟失重致血管适应性变化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3 王俊锋;尾悬吊模拟失重对大鼠肺脏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4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5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6 岳勇;模拟失重条件下家兔股静脉顺应性变化及其相关组织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高放;萎缩骨骼肌强直收缩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司建国;模拟失重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冯汉忠;去负荷比目鱼肌膜离子通道的变化及其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7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777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