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本文选题:高原军人 + 睡眠质量 ; 参考:《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摘要】: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分析PSQI睡眠质量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原军人PSQI总分为7.14±3.42,其中14.8%的人睡眠质量较差;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和主观睡眠质量三个成份上;高原军人PSQI睡眠质量的各成份和总分与人格、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睡眠个人态度和信念显著相关;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人格的神经质维度、生活事件中的适应因子、睡眠控制和睡眠影响因子是影响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需要改善,可以通过调整情绪、改变对应激性事件的主观评价、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和转变对睡眠的歪曲认知来提高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leep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ldiers at high altitude. Methods A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490 officers and soldiers from a certain army in Tibet.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leep pers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scale (DBA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Life events scale (les) and 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 were u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quality of PSQI and various factor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PSQI in soldiers at high altitude was 7.14 卤3.42, in which 14.8% of them had poor sleep quality, sleep problems were mainly manifested in sleep time, daytime dysfunction and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and the components, total scores and personality of sleep quality of PSQI in soldiers at high altitude. Life events, coping styles, sleep personal attitudes and belief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the adaptation factor in life events, Sleep control and sleep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leep quality of soldiers at high altitude. Conclusion the sleep quality of soldiers at high altitude needs to be improved by adjusting their emotions, changing their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stress events, cultivating positive coping styles and changing their distorted cognition of sleep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sleep quality.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精神科 成都军区机关第三门诊部
【基金】:军队“十五”指令性课题(编号:01L073)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 ,王艳萍;最佳床位与睡眠质量[J];中国健康月刊;1983年04期
2 陈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J];中国学校卫生;1986年03期
3 李德明;吴振云;;关于人的记忆日节律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86年04期
4 蒋东方;;倒班与睡眠时间和质量的关系[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6年02期
5 刘在治,郭景绵,朱有华,于锡香,刘丽华,马青山;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某些记忆功能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7年02期
6 李宝山;;老年期睡眠无呼吸综合征[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7年01期
7 刘在治,于锡香,郭景绵,李良球;老年人睡眠行为与某些记忆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年S1期
8 张雅德;;睡眠与失眠[J];国外医学情报;1988年19期
9 符文琛,李金平,张印斗,贺霞;医院护士心理测查(摘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年06期
10 武峪峰;COPD患者的补氧与睡眠质量[J];国际呼吸杂志;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丁少方;张伶;樊静;高元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压力水平的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2 赵英;舒琼;;BPM-Ⅲ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影响的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马学敏;;直肠前突的临床护理[A];大肠肛门病论文汇编[C];2001年
4 贺旭;洪军;林建华;;慢性腰腿痛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李蕴;李峰;熊才涛;李波;李菲;;清宫安神汤治精神病57例 加味酸枣仁汤治失眠63例临床观察[A];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安林静;鲍鹤玫;;影响慢性肝病患者睡眠的因素及护理对策[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胡杨;;针灸疗法治疗时差效应[A];庆祝中国针灸学会与大韩针灸师协会缔结姊妹学会十周年暨全国针灸新疗法新技术现场演示和疑难病症针灸治疗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赵碧影;甘国端;;耳穴压丸法对痤疮的治疗[A];第七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徐蕊;宋华淼;;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现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张淑英;;OSAS病人术后护理辅助减重治疗效果研究[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振岐;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山水;有关睡眠的正误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增强体能十大秘诀[N];重庆商报;2000年
4 ;睡一个健康觉[N];重庆商报;2000年
5 ;+-×÷男性健康新法则[N];中国人口报;2000年
6 黄建;睡眠:给生命充电[N];中国质量报;2000年
7 本戈;睡不足寿命短[N];中国质量报;2000年
8 薛礼;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行径?[N];国际商报;2000年
9 王建明 汪士昌;失眠不宜擅服药[N];健康报;2000年
10 刘工;解读睡眠[N];经济参考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滕晶;择时顺势,,燮理营卫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刘建武;“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李铀;银屑病患者心身状态研究及新医学模式的治疗探索[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程永炜;褪黑素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陈美娥;针刺阴跷脉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曦明;保神开郁冲剂治疗失眠症对白介素-6影响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2 任华丽;茶碱缓释片治疗轻、中度OSAS及稳定期COPD夜间低氧的疗效观察和作用机制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黄莉莉;五味子对自由活动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寇吉友;调脏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5 扈新刚;关于老年失眠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6 朱维莉;四逆散对正常及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倪楠;G-0268舌下片新剂型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8 曹欣冬;神安汤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实验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李学菊;从脑电、五态性格等变化探讨放松训练心身调节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10 林仙立;面向睡眠分析的心率检测方法及装置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65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06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