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d头低位卧床对人体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on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and its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ysfunction after spaceflight. Methods the changes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were observed in 6 healthy young men before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in low lying position from 21 d to 6 掳, on day 10, 21,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using Doppler techniqu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s of orthostatic endurance before and after bed rest were examined. Results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dex: the maximal velocity of mitral valve E peak, (PEV) and A peak velocity, (PAV) peak velocity, peak E velocity integral (VTIE)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experiment on the 21st day of experiment (P < 0.05), and the index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experiment (P > 0.05). But the peak velocity ratio of (VTIA), (A / E) and the ratio of blood velocity integral (VTIA/E)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P < 0.05). All of the 6 subjects failed to pass the orthostatic endurance test. Conclusio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diastolic function of human left heart.
【作者单位】: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466医院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基金】:国家 8 6 3资助项目 ( 86 3 2 4 2 4)
【分类号】:R85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志斌,,张立藩,刘健,史颖辉;8周模拟失重大鼠左室心肌萎缩的特征[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2 何水,张静雪,王承珉,刘钢;悬吊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3 余志斌,张立藩;模拟失重对心肌超微结构与氧供需能力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4期
4 暴军香,张立藩,商慧华,余志斌,钱蕴秋;超声心动图检测模拟失重大鼠左心室的结构与功能[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2期
5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郝卫亚,乔宗林,姜世忠;下体负压对抗21d头低位卧床后立位耐力不良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刘颖,刘志言,沈毅,于建宏;小波尺度图分析法及其在超声血流多普勒信号中的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2期
2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姜世忠,乔宗林;21d头低位卧床期间心功能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3 孙喜庆,姚永杰,吴兴裕,郝卫亚,姜世忠,乔宗林;21d头低位卧床期间脑血流的变化及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2期
4 孙喜庆,姚永杰,杨长斌,冯岱雅,蒋昌林,梁文彬;21d头低位卧床期间第一周和最后一周下体负压锻炼对立位耐力和心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2期
5 姚永杰,孙喜庆,吴兴裕,吴燕红;直立倾斜试验与晕厥评价[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2期
6 姚永杰,孙喜庆,王忠波,赵双宝,杨长斌,吴兴裕;21d卧床期间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电解质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3期
7 孙喜庆,姜世忠,姚永杰,蒋昌林,郝卫亚,吴兴裕;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4期
8 王蕾,白树民,黄纪明,石阶平;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5期
9 孙喜庆,姚永杰,杨长斌,冯岱雅,吴燕红;人力短臂离心机的研制与应用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10 刘朝霞;李志力;汪德生;吴大蔚;袁明;王慧娟;高广道;;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表达谱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同欣;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4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5 宿长军;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在正常或模拟失重状态下对血压变化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6 程宏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7 虞学军;航天高温应急的人体生理反应[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杨长斌;推拉效应模拟方法及防护训练方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崔艳;失重对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10 石菲;回转模拟失重对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磊;三维回转模拟失重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王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模拟失重大鼠脂质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姚永杰,吴兴裕,孙喜庆,李志学,章志红;可变角度简易倾斜床的研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2 张静雪,王承珉,谢俊水,张宝兰,闫晓霞,单毅;低氧、气功对抗卧床模拟失重和卧床后立位耐力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羡云;人在头低位卧床中肾上腺能的调节和膜状态[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1期
2 孙喜庆,姚永杰,杨长斌,吴燕红;21 d头低位卧床期间心功能的改变[J];心脏杂志;2005年03期
3 李士婉;微重力急性和慢性影响的机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8年02期
4 李彩霞;数显式分光光度计0%、100%失调的处理[J];化学分析计量;1998年01期
5 卫世强,宿双宁,鲁立力,李勇枝,仲崇发,任红茹;21d-6°头低位卧床对肺气体分布和小气道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2期
6 黎勤武 ,陈群 ,范非达;叶轮机超音速非失速颤振边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3年01期
7 沈羡云;15d头低位卧床时心率变异的功率诺和时序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02期
8 王飞,徐瑞萍;供热工程中规划与现状的协调问题[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郑建国;基于新型补偿原理的称重显示仪表[J];仪表技术;1996年06期
10 吕中荣,刘济科;摆的振动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海波;王峻;白延强;吴斌;刘学勇;景晓路;刘芳;;60天-6°头低位卧床对受试者情绪的影响[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静;王冬梅;臧红云;于海波;张东红;梁延春;韩雅玲;;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舒张功能的影响[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濮艳姑;;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潇;郭瑞强;陈金玲;郝力丹;孙有刚;;应变率显像与组织速度显像技术评价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存活心肌舒张功能[A];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范淑芳;方平;潘真;;90例平板运动试验收缩压变化及超声心动图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曾春来;韦铁民;吕玲春;陈群英;赵瑞英;陈礼平;吕干新;;B型尿钠肽对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罗玲;左玲艳;李雁翎;邱志峰;韩扬;叶益聪;曾勇;李太生;;中国HIV/AIDS患者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变化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晓然;;探讨高血压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时的几种补充测定[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丁秀霞;刘燕娜;章春泉;沈孝萍;;速度向量成像对左室心肌短轴舒张功能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全江;车正兰;邱秉胜;;高血压舒张功能不全及超声评价[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超声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磊;北京建筑:“失调综合症”[N];中华建筑报;2002年
2 记者 唐彤东 实习生 叶晓音;男女比例6∶5[N];重庆日报;2002年
3 记者 涂克西;重庆支线航运冷热失调[N];重庆商报;2000年
4 傅光明;重视收入分配结构失调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记者 孙军;青岛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小霞;就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调研讨对策[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郑全全;如何调节你的心理[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吴君;湖北天门农村新生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映璇;年报显示三只汽车股落马[N];财经时报;2002年
10 盛国太;哪些原因可引起心衰[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明;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曹文峰;β_3-AR调节逼尿肌舒张功能的作用及信号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卜培莉;高血压左室重构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4 武彩娥;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进程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杨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杨大春;激活TRPV1改善血管功能和预防高血压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7 赵洪伟;利用压力—容量环评价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右心室功能的变化[D];首都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丽文;外周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苏国海;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联合早期倍他乐克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陆永萍;组织多普勒技术对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产后婴儿心脏功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赫;冠脉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舒张功能特点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庄永娟;NT-proBNP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1年
3 刘文兵;脉冲压缩中光栅失调及拼接问题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春;新时期山东省城市化道路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幸福;西南民族地区出生性别比失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赵一構;中国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陈丽波;应用QTVI评价不同左室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彦玲;组织多普勒成像对糖尿病及其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评估[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9 黄绪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容纳舒张功能[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瑾;糖尿病大鼠膀胱舒张功能与肾上腺素能β_3受体改变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6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224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