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β-内酰胺类抗生素色谱系统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7-05-15 06:03

  本文关键词: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β-内酰胺类抗生素色谱系统的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和前提,而药品杂质控制是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杂质谱控制”理念逐渐成熟,选择一个能够有效分离所有杂质的分离分析方法已成为杂质分析的前提。目前,利用反相液相色谱系统分析有关物质仍是药品杂质谱控制的主要手段。当一个已建立的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在不同实验室间转移(Transfer)时,如何确保色谱系统的有效性和重现性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在HPLC分析方法转移中,利用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质建立系统适用性试验评价标准,对色谱系统的分离度和重现性进行评价的策略。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研究对象,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色谱系统的策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质的评价。首先确定混合杂质对照物质所要包含的目标杂质,然后根据目标杂质的来源,设计酸、碱、光、热、氧化等强制降解实验,在特定降解条件下获得包含难分离物质对在内的目标杂质,制成混合杂质对照物质。最后对已经制备得到的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进行分析,评价其是否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第二,混合杂质对照物质中各杂质结构推测。利用柱切换LC-MS方法并结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及其杂质的质谱裂解规律对制备得到的混合杂质对照物质中的各杂质进行结构推测,明确每种杂质的来源和结构。第三,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建立系统适用性试验评价标准。选择适宜参数范围内的12根色谱柱分别分析混合杂质对照物质,选择保留时间合适且所有杂质都得到有效分离的色谱图作为标准色谱图,建立系统适用性试验评价标准,并对每一个杂质进行定位,设定理论塔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等检测指标。第四,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色谱系统。针对不同实验室间色谱柱选择性的差异,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互补性,调整流动相比例、p H值、柱温、流速等因素,重现标准色谱图。如果满足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那么,该色谱系统便达到了分离控制杂质的目的,证明接收实验室具有完成分析测试的能力。第五,采用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理念优化HPLC分析方法。在系统适用性试验中,如果不能通过调整流动相来弥补不同色谱柱之间的保留行为差异,重现标准色谱图,说明该色谱系统分离控制杂质的能力不能满足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以混合杂质对照物质中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为指标,采用试验设计理念优化HPLC分析方法可以提高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混合降解杂质 色谱系统 方法转移 系统适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91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引言9-13
  • 1.1 课题背景9-10
  • 1.2 论文目的及意义10-11
  • 1.3 论文主要内容11-13
  • 第2章 混合杂质对照物质的评价13-32
  • 2.1 引言13-14
  • 2.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已知降解规律和途径14-16
  • 2.3 头孢替安16-19
  • 2.4 头孢替唑19-23
  • 2.5 头孢曲松23-26
  • 2.6 头孢他啶26-29
  • 2.7 头孢唑肟29-31
  • 2.8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32-52
  • 3.1 引言32-33
  • 3.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质谱裂解规律33-34
  • 3.3 头孢替安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34-36
  • 3.4 头孢替唑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36-39
  • 3.5 头孢曲松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39-43
  • 3.6 头孢他啶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43-48
  • 3.7 头孢唑肟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各杂质结构推测48-51
  • 3.8 本章小结51-52
  • 第4章 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52-62
  • 4.1 引言52-53
  • 4.2 现行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53-58
  • 4.3 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建立系统适用性评价标准58-61
  • 4.4 本章小结61-62
  • 第5章 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色谱系统62-73
  • 5.1 引言62-63
  • 5.2 头孢替唑63-65
  • 5.3 头孢曲松65-68
  • 5.4 头孢唑肟68-70
  • 5.5 头孢菌素有关物质色谱柱选择参考70-71
  • 5.6 本章小结71-73
  • 第6章 利用试验设计理念优化HPLC分析方法73-82
  • 6.1 引言73
  • 6.2 利用试验设计理念优化头孢替安HPLC分析方法73-82
  • 第7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82-85
  • 7.1 试药82
  • 7.2 仪器82
  • 7.3 色谱柱82-83
  • 7.4 色谱条件83
  • 7.5 质谱条件83-85
  • 第8章 论文总结85-86
  • 参考文献86-89
  • 致谢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昌勤;;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化学;2010年06期

2 孙雪奇;赵璐;罗慧萍;易秋艳;袁军;王野;胡昌勤;;注射用头孢他啶的毒性及致敏性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年05期

3 陈英;;对HPLC法有关物质系统适用性建立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药品标准;2010年05期

4 李涛;胡昌勤;毕开顺;;洛伐他汀有关物质HPLC分析方法的优化[J];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09期

5 张冬;张会兰;王向红;常俊山;;HPLC法测定头孢他啶原料药及制剂中杂质头孢他啶叔丁酯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1年01期

6 屠洁,闫志刚,楼秋霞,倪坤仪;头孢他啶及其制剂的有关物质分析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胡昌勤;;β-内酰胺抗生素聚合物分析技术的展望[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24期

8 陈珍珍;张斗胜;王楠;冯芳;胡昌勤;;利用LC-MS和二维色谱相关光谱技术识别HPLC色谱图中杂质峰[J];药学学报;2012年04期

9 孙雪奇;王野;刘峥;刘华;罗慧萍;袁军;胡昌勤;;注射用头孢他啶杂质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年12期

10 王明娟;胡昌勤;;采用串联质谱法建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杂质谱的思路[J];药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夏;杂质谱分析中复杂样品HPLC分析体系评价策略的探讨[D];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014年


  本文关键词:利用混合杂质对照物质评价β-内酰胺类抗生素色谱系统的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36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c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