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PPAR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17 15:30

  本文关键词:PPAR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模拟微重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摘要】: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通过调节PPARγ信号通路开闭影响这一分化过程。方法以大鼠BMSCs作对象,以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随机分为5组,包括实验组:模拟微重力组、模拟微重力+10μmol/L吡格列酮组、模拟微重力+10μmol/L GW9662组、模拟微重力+10μmol/L吡格列酮+10μmol/L GW9662组;对照组:正常重力组。体外成骨诱导14 d后,利用茜素红进行成骨结节染色、油红-O进行脂肪细胞染色,并计算成脂率;测定各组细胞ALP活性;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PPARγmRNA表达水平。结果吡格列酮明显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GW9662通过抑制PPARγ的激活而增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推测PPARγ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模拟微重力条件下抑制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通过抑制这条通路的激活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失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外科教研室;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模拟微重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800299)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微重力又称零重力,是相对于地球表面1 g重力环境而言的一种“零重量”状态,也是人类在太空工作、生活所处的环境。人类长时间处于微重力状态下可引起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其中包括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而骨质疏松症是其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内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攀;王冰;杨志;孙喜庆;张舒;;失重性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2 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蔡哲;舒峻;张可华;郭丽丽;俞庆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09期

3 李晓峰;赵劲民;苏伟;崔向荣;罗世兴;马爱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成;阮狄克;张超;;机械振动对骨骼系统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09年07期

2 王立童;詹红生;;国内继发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研究概论[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年03期

3 路晓淼;张凯;高廷益;刘亮;杨东昆;;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分化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4 潘生才;唐毓金;谢克恭;蓝常贡;卢贤哲;李晓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超微结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2期

5 张男;李谌;郭韬;刘丹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45期

6 覃万安;苏伟;黄钊;崔向荣;郭杰;;三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4期

7 朱丽华;张贤;张艳红;谭湘陵;;杜仲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有效部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36期

8 黄保胜;王天路;李立新;谢青松;田和平;张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功能性神经元的横向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49期

9 李晓峰;赵劲民;罗世兴;程建文;刘军廷;;芒果苷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49期

10 蒲晓姝;果磊;张敏珠;陈文海;王灿;汪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鉴定以及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洁瑜;阻断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覃万安;高频脉冲电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3 邹毓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崇建,杨连甲,张立藩;模拟失重大鼠股骨和骨髓中骨桥素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张舒,吴兴裕,李莹辉,谢力勤;力学信号在骨骼中的转导[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6期

3 王林,汪建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3年05期

4 唐学阳,彭明惺,刘利君;废用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J];现代康复;2001年05期

5 杨丽;张荣华;谢厚杰;蔡宇;黄丰;;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分离培养体系与鉴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6期

6 蔡鹏;朱绍兴;苏一鸣;黄世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诱导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6期

7 王正祥,张乃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新进展[J];云南医药;2004年06期

8 王琦;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早期防治[J];医学综述;2003年12期

9 章晓霜,李青南,胡彬,高顺生;不同强度跑台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10 李轶,徐冰心,岳茂兴;航天员因失重致废用性骨质疏松的机制及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向阳;Mohi Rezvani;夏焱;岑丹阳;何展文;李栋方;Uday Tirlapur;;放射损伤对外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徙定植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5期

2 杨岩;王娟;王冠军;朱婧妍;;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生长因子表达量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5期

3 孙晓艳;陈强;范东艳;范洪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生精上皮不同照射剂量放射性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2期

4 胡锴勋;赵士富;郭梅;艾辉胜;;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辐射早期造血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年06期

5 张一琼;李薇;王冠军;杨岩;王杰;张学敏;;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8年01期

6 杨岩;陈晓;李薇;王冠军;;低剂量辐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7 李虎;秦涛;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李伟杰;刘兵;汪静;;~(18)FDG和~(99)Tc~m-MIBI双核素心肌显像评价经心内膜心肌内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51期

8 付志厚;王爱民;;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动态检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的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22期

9 纪卫政;马艳;温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6期

10 钟冬红;陈惠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运动性膝关节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杭晓明;刘聪;马雯雯;孙野青;;模拟微重力对斑马鱼胚胎骨形成影响的分析[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李艳丽;郭灿雄;刘斯佳;王黎;王梅;胡高飞;邓玉林;;模拟微重力环境对大鼠免疫系统影响的代谢组学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脉桃;黄震;杨锐;苏嘉霖;麦燕兴;周焕成;蔡德鸿;;模拟微重力诱导成骨细胞微丝变化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系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脉桃;;模拟微重力诱导成骨细胞微丝变化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系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5 宋淑军;司少艳;刘俊丽;周金莲;史亮;贾桂s,

本文编号:87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87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