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及意义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推动着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药饮片剂量是影响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是中医药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切药性药效的基础,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中医治病的巧处在量上”的说法,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可见方药剂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充分说明中药剂量在中医因时因地因人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现行的剂量标准多是依据药典所载的剂量,而药典中的剂量并不能起到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甚至可能成为中药应用发展的桎梏。因此,对中药剂量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制定一套合理的中药使用剂量规范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临床常用中药之一半夏为研究对象,以使用剂量为切入点,以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核心和归属点,以期通过对古籍和现代医院处方中半夏剂量及配伍规律和功效与剂量关系的研究,发现半夏的使用规律,为中药使用剂量和现代临床半夏使用剂量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新版药典中半夏使用情况的修订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资料来源文献主要包括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本研究中将利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出的现代文献作为整个研究的学术支持,遍布整篇研究的方方面面,并没有单独列出,而将古代文献单独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古代文献资料来源选取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医方典籍九部,包括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东汉时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明代的《景岳全书》,清代的《医宗金鉴》。选取其中含半夏的方剂进行研究。现代文献资料来源利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出的现代文献。医院处方资料来源借助医院信息平台随机抽取2017.4-2018.3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药处方,筛选出含半夏处方。获得的半夏处方信息包括患者ID、患者年龄、患者性别、处方号、临床诊断、中药名称、药味数、药付数、金额、重量、单付重量、开药时间、科别、处方医生、嘱托。2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包括剂量分布区间、平均使用剂量、最常用剂量、常用剂量范围等,然后完成对半夏使用剂量与功效的分析。研究成果1不同剂型下半夏使用剂量的研究结果汤剂中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为0.2-1652g,最常用剂量为20.6g,平均使用剂量为105.94g,最常用剂量为20.6-41.3g;散剂的半夏剂量使用范围为0.2-82.6g,最常用剂量为20.6g,平均使用剂量为25.89g;丸剂的半夏使用剂量范围0.2-2478g,最常使用剂量为41.3g,平均使用剂量为200.74g;膏剂的半夏使用剂量范围为3.6-63g,最常使用剂量为37.3g,平均使用剂量为43.9g;酒剂的半夏使用剂量范围为13.9-27.8g,最常使用剂量为13.9g,平均使用剂量为93.22g。2汤剂中半夏的使用剂量与功效关系和配伍规律鉴于古代所用的剂型中在现代临床中以汤剂最为常用,以汤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汤剂中半夏的使用剂量与功效关系和配伍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得到汤剂中出现最多的功效是“消肿散结”,前三名的功效即为药典中记载的半夏的功效即“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散结”,各功效的剂量区间都比较大,但平均剂量基本上在40-60g之间,最常用的剂量就是20.6g。半夏剂量在40-60g和80-100g范围内时具有的功效最为全面。半夏与甘草、人参、桂心配伍次数最多。3医院处方中半夏使用剂量的研究结果患者女性比男性服用半夏的人数多,50-59岁使用半夏最多,使用半夏平均年龄为50.6岁,最常使用半夏的年龄段为30-69岁,使用半夏最多的科室为消化科,其次为呼吸科,第三名为血液、肿瘤科,这充分体现了半夏“消痞散结、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另外将半夏免煎剂与饮片中几种炮制品的使用剂量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发现临床中免煎剂的使用量超出传统饮片使用量的一倍,半夏的炮制品中清半夏的使用率最高,结合几种炮制品的功效发现,临床应用中半夏燥湿化痰功效用的最多。半夏免煎剂中清半夏的剂量范围为1.5-30g,最常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为10.3g;法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为3-24g,最常用剂量为10g,平均剂量为9.9g;姜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为3-20g,最常用剂量为10g,平均剂量为9.7g。半夏饮片中清半夏的剂量使用范围为为2-24g,最常使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为10.2g;法半夏的剂量使用范围为3-30g,最常使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为10.5g;姜半夏的剂量使用范围为4-15g,最常使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为9.9g;生半夏的剂量使用范围为10-15g,最常使用剂量为10g、15g,平均使用剂量为12.5g;半夏曲的剂量使用范围为5-12g,最常使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为8.5g。配伍最多的几味药为茯苓、陈皮、柴胡、黄芩。研究结论综上,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均有大量半夏使用剂量高于药典使用剂量的方剂,说明药典中的使用剂量范围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疾病的需要,它已经制约了半夏的发展。对比本研究中古今半夏使用剂量情况,古代汤剂中半夏最常用剂量范围为20.6-41.3g,平均剂量基本上在40-60g之间,在40-60g和80-100g范围内时具有的功效最为全面,医院处方中半夏最常用剂量为10g,平均使用剂量也在10g左右,可以看出古方和现代处方中半夏常用剂量范围和功效最全的剂量范围均要高出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新版药典半夏标准制定时,扩大半夏的使用剂量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杭烨;罗夫来;赵致;唐成林;陈松树;林洁;;不同间作模式下半夏产量及品质的综合评价[J];北方园艺;2018年13期
2 ;长鸡眼,敷半夏[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6年12期
3 民强;;半夏时节话半夏[J];中国花卉盆景;1989年06期
4 赵欢;彭正松;;半夏属植物凝集素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年09期
5 高凯,李名旺,顾德兴;华东地区半夏属群体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及其演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李东海;汪雷;徐涛;;半夏快速繁殖及乙烯利对其增殖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7年11期
7 李先端,胡世林;半夏属药材的比较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1995年02期
8 王双明;陶诗顺;;半夏属植物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凝胶电泳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余启高;;半夏栽培技术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10 李名旺,仰中胜,顾德兴,刘友良;半夏属(PINELLIA)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日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农训学;半夏栽培正值时[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巧生;半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1998年
2 黄必胜;半夏的品质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3 赵欢;半夏属植物凝集素和拟南芥SWI-SNF相关的染色体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樊冬鹤;基于文献与处方分析的半夏使用剂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李东海;半夏组培优化,PTA保守结构域研究及转PTA浮萍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3 周翼;核桃林下半夏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4 高增燕;以高品质为导向的半夏基因工程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5 朱燕燕;半夏属三种植物无性繁殖的发育差异[D];贵州大学;2017年
,
本文编号:
2602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0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