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野黄芩素又称作灯盏乙素苷元,为多羟基的黄酮化合物,可以由灯盏乙素水解掉一个葡萄糖醛酸基团得到。野黄芩素以较灯盏乙素更为突出的药理作用如脑缺血保护作用、抗炎抗癌、抗帕金森综合征以及高脂溶性、高渗透性的理化性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灯盏乙素作为灯盏花素主要成分,可以通过植物提取途径,从菊科植物灯盏细辛中大量获得,但野黄芩素由于其较不稳定的化学性质及在植物中含量较少,目前只能通过化学合成法或生物转化法大量获得。本实验从野黄芩素制备出发,优选高效制备工艺,考察了野黄芩素理化性质,并对野黄芩素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及肠道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以灯盏乙素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野黄芩素,采用CCD-RSM结合 归一值‖理论对野黄芩素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经SAS及Statistica 6.0软件分析,得到多元二次项拟合方程为Y=-5.9390+0.1259X_1+0.1226X_2-0.0049X_1~2-0.0007X_2~2+0.0004X_1X_2,复相关系数R=0.8763,P=0.0347,模型建立显著,确定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灯盏乙素与介质固液比(g·L~(-1))为1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所得产品经重结晶纯化后纯度可达95%(HPLC)及以上。其次,本论文对野黄芩素在不同介质、不同pH值及不同抗氧化剂及惰性气体存在条件下的野黄芩素体外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考察。结果表明,野黄芩素在甲醇中比在水性介质中更为稳定,氮气及抗氧化剂的应用有利于野黄芩素的稳定。选择0.4mg/kg抗坏血酸作为抗氧保护剂或调节介质pH=5.4加以氮气保护,可使野黄芩素在37℃下,4h内较为稳定,鲜有降解。通过大鼠静脉给药及灌胃给药野黄芩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大鼠体内野黄芩素药物动力学研究。HPLC-UV法测定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值,利用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大鼠灌胃给药后,血药浓度在1h达到峰值,9h出现第二个血药浓度峰值,但数值较小、较不明显;药物半衰期为11.85h;根据同一摩尔质量下静脉给药后AUC值可得野黄芩素大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2.79%。大鼠静脉给药后,0.17h达消除半衰期,给药剂量与生物利用度间呈线性动力学特征。利用β-葡萄糖醛酸水解酶对大鼠灌胃及静脉给药后血浆样品进行酶解,考察灌胃及静脉给药途径下野黄芩素在大鼠体内葡萄糖醛酸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鼠灌胃给药后,约一半原型药物转化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静脉给药后约2/3原型药物转化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明显高于灌胃给药形式下的野黄芩素在体内的葡萄糖醛酸化。最后,本论文利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给药模型,考察了野黄芩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性质,并对比胆管结扎对于大鼠肠道吸收影响效果。HPLC-UV测定肠液中药物残留浓度,对比初始给药浓度,计算大鼠肠道吸收系数Ka、吸收百分比P(%)及吸收半衰期T_(1/2)(h)。结果表明,野黄芩素在大鼠回肠吸收最为良好,其次是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大鼠胆管结扎后,吸收速率常数稍有增大,吸收百分比及药物半衰期略有不同程度减小,表明野黄芩素在大鼠的肠道吸收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图文】: 图7B日101I12,31d15,,召1778,日旧寸间(mi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3;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婷;王英姿;李韶菁;段飞鹏;王晴;张春泥;李凤英;李文华;骆声秀;;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吸收特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9期
2 李富强;毛坤军;周萍;陈东东;李祥;陈建伟;;半枝莲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15年21期
3 张文洁;吴学军;冷爱晶;;HPLC测定静脉给药山楂叶提取物大鼠血浆中三种黄酮含量[J];辽宁中医杂志;2015年03期
4 凌成利;杨兆祥;张伟;;灯盏花乙素苷元的制备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5年02期
5 温金华;徐良全;盛向远;左荣;魏筱华;裘雅玲;李艳明;;熊果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12期
6 程漩格;王素军;曾洁;钟运鸣;黄丽花;;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异绿原酸A的肠吸收特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18期
7 刘跃;黄勇;董永喜;王永林;郑林;;野黄芩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年05期
8 周乐;赵晓莉;狄留庆;陈瑶;;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毛蕊异黄酮的吸收特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黄勇;唐丽;刘跃;陆苑;张治蓉;李勇军;;野黄芩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04期
10 吴浩;狄留庆;单进军;康安;赵晓莉;祖强;;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红景天苷的大鼠肠吸收特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秀华;灯盏乙素大鼠体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浩;灯盏乙素苷元抗脑缺血作用研究以及代谢稳定衍生物的合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610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10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