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遁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09:49
【摘要】:忧遁草(Clinacanthus nutans),学名鳄嘴花,是爵床科(Acanthaceae)狗肝菜亚族(Diclipterinae Nees)鳄嘴花属(Clinacanthus Nees)植物。鳄嘴花在民间用于清热消毒、利湿、治疗蛇虫叮咬等。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忧遁草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为寻找忧遁草的活性成分,本论文进一步对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开发和利用该植物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运用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波谱鉴定技术并与文献数据对照,从忧遁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2个化合物(1-32)。包括1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19),4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20-23),2个萜类化合物(24,25),1个黄酮类化合物(26),7个其他类化合物(27-32)。首次从忧遁草中分离得到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化合物2-6,13-19,21-23以及30-32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木脂素类化合物13-19,21-23进行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除化合物14外其他化合物在20μg/m L的条件下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化合物15和17在该浓度下能明显抑制IL-6的生成,抑制率分别为48.5%和47.7%。对化合物1、2、4、5、10-12、30-32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5对四联球菌、蜡状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为5-10μg/m L。化合物31和3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有选择性抑制活性,其MIC值为5-10μg/m L。化合物10对蜡状芽孢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均为10μg/m L。除化合物11,12,30外其他化合物对白色葡萄球菌均显示抑制活性,MIC值为5-10μg/m L。对8个乙酸乙酯组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未发现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R284
本文编号:2623449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R2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路军;虞丽娟;李燕慈;刘梦元;吴正治;;华中枸骨黄烷类成分体外抗炎与自由基清除活性[J];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08期
2 刘洋;修效友;汪维云;;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肉苁蓉苯乙醇苷提取反应及其抗氧化反应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3 于民丰;邵峗;陶燕铎;;藏药鲜卑花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4年24期
4 王贤儿;钟希文;张文霞;汪亚飞;;基于忧遁草化学成分研究分析其抗肿瘤作用[J];中国药房;2013年43期
5 牛宝静;马柱坤;廖志新;纪兰菊;孙洪发;;异叶青兰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3年02期
6 杨晓露;刘朵;卞卡;章丹丹;;甘草总黄酮及其成分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01期
7 王盈盈;刘寿柏;王昊;钟惠民;;疏花卫矛化学成分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2年06期
8 莫小宇;麦景标;;生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20期
9 吴培培;闫明;霍仕霞;;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年10期
10 刘晓明;姜勇;孙永强;徐新文;屠鹏飞;;肉苁蓉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4期
,本文编号:2623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