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参安胎颗粒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妊娠结局及血清P、HCG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13 03:12
【摘要】:目的:选用给妊娠10天大鼠灌服米非司酮(4mg/kg)的方法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通过记录妊娠大鼠宫内着床点数、活胎数,计算流产数及流产率评定菟参安胎颗粒的安胎疗效,并通过观察妊娠大鼠子宫蜕膜组织的病理形态特点及测定血清孕酮(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含量,从组织学、内分泌学角度探讨菟参安胎颗粒的安胎机制。方法:1.分组雌、雄SD大鼠按2:1合笼进行交配,次日清晨采集妊娠大鼠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观察到阴栓或显微镜下发现大量精子证明雌雄大鼠进行了交配,将此作为妊娠第一天。将60只妊娠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划分成A-E五个组,每组12只,A、B、C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黄体酮组,D、E两组为菟参安胎颗粒高剂量组和菟参安胎颗粒低剂量组。2.给药及造模大鼠受孕第1-11天,A、B两组按照20ml/kg的剂量灌服生理盐水,日一次;C组于妊娠大鼠大腿外侧肌肉丰厚处注射黄体酮(6mg/kg)隔日1次;D、E组孕鼠分别按照35.6g/kg、8.9g/kg的剂量予以菟参安胎颗粒灌胃,每日1次。妊娠第10天,除A组孕鼠外,B-E四组大鼠均按4mg/kg灌服米非司酮建立先兆流产大鼠模型。3.标本采集及数据检测妊娠第12天用水合氯醛将孕鼠麻醉后解剖并抽取静脉血4ml,离心后收集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P、HCG含量;分别记录每只大鼠的着床点数、活胎数,并计算其流产数及流产率;将大鼠子宫蜕膜组织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作成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蜕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1)妊娠大鼠活胎数、流产数及流产率: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活胎数远远少于空白对照组,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流产数及流产率多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说明模型组大鼠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先兆流产,模型建立成功。黄体酮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活胎数均高于模型组,而流产数、流产率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体酮组比较,高剂量组的活胎数多于黄体酮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流产数及流产率少于黄体酮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黄体酮组的活胎数、流产数及流产率比较基本一致(P0.05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活胎数较低剂量组多,流产数及流产率则少于低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形态变化:大鼠子宫蜕膜组织处理后在光镜下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子宫内膜结构完好,腺体与间质比例正常,腺体形态规则,绒毛结构完整可见,镜下没看到有充血,没有向角化及腺样分化发展的倾向;除空白对照组外,模型组、黄体酮组及菟参安胎颗粒高、低剂量组大鼠的子宫蜕膜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模型组最为严重,其子宫蜕膜组织结构完全破坏,间质充血,可见少量腺体且形态不规则,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其余三个组的退行程度均比较轻微,大致趋于正常,仅有少量的点状出血及渗出。(3)妊娠大鼠血清P值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浓度显著降低,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1,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黄体酮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P浓度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黄体酮组比较,大鼠血清P浓度高于黄体酮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黄体酮组的大鼠P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的大鼠P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妊娠大鼠血清HCG值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G浓度显著降低,经统计学软件分析,P0.01,认为有统计学意义。黄体酮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HCG浓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与黄体酮组比较,大鼠血清HCG浓度高于黄体酮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黄体酮组的大鼠HCG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的大鼠HCG浓度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米非司酮建立先兆流产模型具有可行性,且药物造模操作简便,可控性强,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2.黄体酮及菟参安胎颗粒高、低剂量均可以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胚胎存活数,减少流产数,降低流产率,其中菟参安胎颗粒高剂量组效果尤为显著,证实了菟参安胎颗粒具有良好的保胎功效。3.菟参安胎颗粒可以改善先兆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组织被破坏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血清P、HCG水平,维持正常妊娠所必需的激素水平,为大鼠继续妊娠提供良好的内环境,从组织学及内分泌学角度证实了菟参安胎颗粒维持妊娠的安胎机制。
【图文】:
仍使用阴道涂片的方法对雌鼠进行检测,发现有白色黏液栓(观察到大量状如镰刀的精子(图 3)作为妊娠第一天。按照随机分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体酮组、菟参安胎颗粒高剂量低剂量组,分别用 A-E 表示,并用苦味酸对每只妊娠大鼠作标记。附:1.阴道涂片法:固定雌鼠后,棉棒蘸取少量生理盐水使其湿润后轻轻顺时针缓慢旋转 3-4 圈,然后将棉棒上的阴道分泌物均匀地薄涂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动情周期观察[3]:雌鼠的动情周期约四至五天,按照每个时期组分成动情间期、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细胞含量见白细胞夹杂少数有核上皮细胞;动情前期有核上皮细胞增多,成主要成分,偶有少量白细胞和角化上皮细胞;动情期的阴道脱落细胞,镜下可见其呈不规则落叶状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伴有少量白胞;动情后期可观察到三种细胞均匀呈现于视野中,且所占份额基
(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R-332
【图文】:
仍使用阴道涂片的方法对雌鼠进行检测,发现有白色黏液栓(观察到大量状如镰刀的精子(图 3)作为妊娠第一天。按照随机分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体酮组、菟参安胎颗粒高剂量低剂量组,分别用 A-E 表示,并用苦味酸对每只妊娠大鼠作标记。附:1.阴道涂片法:固定雌鼠后,棉棒蘸取少量生理盐水使其湿润后轻轻顺时针缓慢旋转 3-4 圈,然后将棉棒上的阴道分泌物均匀地薄涂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动情周期观察[3]:雌鼠的动情周期约四至五天,按照每个时期组分成动情间期、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细胞含量见白细胞夹杂少数有核上皮细胞;动情前期有核上皮细胞增多,成主要成分,偶有少量白细胞和角化上皮细胞;动情期的阴道脱落细胞,镜下可见其呈不规则落叶状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伴有少量白胞;动情后期可观察到三种细胞均匀呈现于视野中,且所占份额基
(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花;武权生;申剑;彭凤娣;;益肾养血安胎方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流产率及血清P、E_2及β-HCG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5年05期
2 杨倩;王健;孙兆贵;;米非司酮终止妊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殖与避孕;2015年08期
3 岳建宏;;嗣育保胎丸加减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09期
4 崔俊波;;《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萸肉文献研究概略[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04期
5 杜亚娟;朱颖;;泰山磐石散辨证加味配合肌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56例[J];广西中医药;2015年01期
6 唐中锋;张小花;穆荣肖;;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04期
7 许娟;;清热固肾法治疗43例血热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29期
8 张小花;申剑;刘培霞;;《金匮要略》之白术散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响[J];中医研究;2014年08期
9 苏凤珍;;乐孕宁颗粒治疗先兆流产35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年06期
10 倪娇芳;王鹭霞;吴m㈡
本文编号:262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255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