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蠲脉Ⅰ号温阳拆方对ASO家兔血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23:19
【摘要】:目的:本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蠲脉Ⅰ号温阳拆方、蠲脉Ⅰ号全方、金匮肾气丸对家兔ASO模型的防治作用,并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温阳方药对ASO模型家兔血清钙离子、血管组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钙调节蛋白的调节作用。初步验证邓柏杨教授根据异病同治原则,在现有大量文献研究和自身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ASO发病机制与老年肾阳虚血管细胞内钙超载相关的假说。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蠲脉Ⅰ号温阳拆方组、蠲脉Ⅰ号全方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7只。采用单纯高脂喂养实验家兔12周复制ASO模型,并在模型复制期间同步给药。12周后根据彩色多普勒腹主动脉血管照影及腹主动脉HE染色病理切片检测判断模型制备情况。实验开始与结束时各采血一次检测血脂四项、血流变及血清钙离子等血液指标。模型制备成功后,麻醉下无菌操作截取2-3cm腹主动脉,分为两份,一份做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血管组织机构形态学变化,一份液氮速冻qPCR检测各组血管组织中CAM(钙调蛋白)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每组随机抽取3只家兔腹主动脉血管组织用预冷的PBS溶液迅速清洗干净精细剪将血管组织剪成肉糜,消化细胞悬液加入flo-4-am荧光探针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及细胞内钙离子阳性比例。结果:12周后血管超声照影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家兔腹主动脉内经正常管壁光滑未见明确斑块回声。模型组家兔腹主动脉内膜局部欠光滑,可见多个强回声斑块附着。腹主动脉病理切片检测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斑块形成管腔缩窄;各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1、实验前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蠲脉Ⅰ号温阳拆方组、蠲脉Ⅰ号全方组、金匮肾气丸组五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无差异(p0.05);血流变指标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对比无差异(P0.05);2、模型制备成功后各组血液指标比较(1)模型组及各药物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是TC、LDL-C浓度明显升高(P0.05),TG、HDL-C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血流变指标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对比无差异(P0.05);(2)各药物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TC、TG、LDL-C和HDL-C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血流变指标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对比无差异(P0.05);3、各组腹主动脉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1)正常对照组血管组织内膜表面光滑,完整,内皮细胞排列整齐无隆起,中膜平滑肌细胞环装排列,整齐;(2)模型组与各药物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皮损伤斑块形成,模型组血管组织形态最差,全方组基本正常,拆方组与金匮肾气丸组血管组织形态较差但优于模型组;4、qPCR检测各组血管组织中cam(钙调蛋白)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5、细胞流式检测结果显示(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与各药物治疗组比较,钙离子浓度低于各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1、采用单纯高脂喂养家兔12周制备成功制备ASO动物模型。2、实验后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及药物治疗组均患有高脂血症且血液处在高粘状态,药物在防治ASO疾病中对家兔血液脂质及血液黏度水平的影响不明显,可能是因在喂药过程中同时高脂喂养干扰了药物疗效。3、通过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对比,温阳拆方能够降低斑块形成风险保护血管结构的完整性防止病变。其效果可能是温阳法能够促进钙离子内流,提高并维持血管组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产生。而模型组血管组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低,说明ASO的发病机制可能是血管组织细胞内钙离子的“空载”而非“超载”。4、采用经典温肾助阳方剂金匮肾气丸以方测症,其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效果不如蠲脉Ⅰ号温阳拆方,高脂诱导的ASO动物模型可能为阳虚证。
【图文】:

家兔


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家兔血管彩超结果

血管组织,家兔,病理切片,HE染色


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家兔血管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异;卫骆云;王跃振;;中药通脉汤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的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9期

2 陈臻毅;徐强;梁自豪;饶军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其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2015年04期

3 冯志明;张s,

本文编号:2630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30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