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肌功能与心室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文】:
解剖可见心脏长大,肺水肿,少量胸腔积液,大量淡黄色腹腔积液,肝硬化,腹腔粘黏,推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严重肝损害。第 18 天模型组死亡1 只,,第 19 天地高辛组死亡 1 只,第 25 天苓桂术甘汤组死亡 1 只,解剖均可见心脏明显长大,肺淤血,中到大量淡黄色胸腹腔积液,肝脏长大,色暗红,考虑死于心力衰竭。第 28 天模型组死亡 1 只,解剖后可见大量血性胸水,肺部、胸膜上散在分布白色包块,考虑因肿瘤死亡。给药结束后苓桂术甘汤组剩余 8 只,存活率为 80.0%,死亡率为 20.0%;地高辛组剩余 7 只,存活率为 70.0%,死亡率为 30.0%;模型组剩余 5 只,存活率50.0%,死亡率 50.0%。3.2 实验大鼠心脏超声结果3.2.1 造模结束 2 周后大鼠心脏超声
解剖可见心脏长大,肺水肿,少量胸腔积液,大量淡黄色腹腔积液,肝硬化,腹腔粘黏,推测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或严重肝损害。第 18 天模型组死亡1 只,第 19 天地高辛组死亡 1 只,第 25 天苓桂术甘汤组死亡 1 只,解剖均可见心脏明显长大,肺淤血,中到大量淡黄色胸腹腔积液,肝脏长大,色暗红,考虑死于心力衰竭。第 28 天模型组死亡 1 只,解剖后可见大量血性胸水,肺部、胸膜上散在分布白色包块,考虑因肿瘤死亡。给药结束后苓桂术甘汤组剩余 8 只,存活率为 80.0%,死亡率为 20.0%;地高辛组剩余 7 只,存活率为 70.0%,死亡率为 30.0%;模型组剩余 5 只,存活率50.0%,死亡率 50.0%。3.2 实验大鼠心脏超声结果3.2.1 造模结束 2 周后大鼠心脏超声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5.5;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依然;张永健;苏素文;;阿霉素的心肌毒性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李德璇;王玉明;杨红玲;李亚山;;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6期
3 张玉龙;王梦月;杨静玉;李晓波;;炙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4 顾广富;杨冬花;罗建华;;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相关因子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5年04期
5 李庆;;附子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J];新中医;2015年01期
6 张迪;;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BNP及左室射血分数影响[J];陕西中医;2014年11期
7 任培华;张志敏;谭玮璐;何文凯;;全真一气汤多糖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4年10期
8 黄峻;;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点和内容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7期
9 黄敏华;徐燕;姚成增;符德玉;徐帮杰;周宇芳;赵燕燕;;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3个不同病程阶段中医药干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06期
10 金娟;崔璐;邹国良;刘莉;;参芪益心方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结构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雪萍;丹芪保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云芳;苓桂术甘汤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配颗粒剂化学成分与药效对比研究[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4年
2 沈会;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0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6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