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麝香保心丸中人参皂苷类成分PK-PD研究
【图文】:
遵循中药基于系统性整体性作用的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药复方研究体系(图1-1)[39],并在该体系下对麝香保心丸化学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代谢组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图 1-1 现代中药复方研究体系
麝香保心丸化学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代谢组学已得到较充分的研究,但其作为干预系统与机体应答系统的内在关联尚未完全被揭示,麝香保心丸 PK-PD研究可以为进一步阐明麝香保心丸的作用基础及科学内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二)研究思路本课题在前期药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方中药效物质组人参皂苷类成分 (Rg1、Rb1、Rb3、Re 及 Rc) 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指标成分在心梗模型大鼠中的 PK 参数、PD 特性并分析了各目标成分的 PK-PD 关联。首先建立了心梗大鼠模型,并采用心肌酶、梗死面积测定和病理组织切片等药理学方法确证动物造模成功,然后以 LC-QqQ/MS 技术研究了 5 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在 MI 大鼠分别灌胃 SBP、人参提取物及 5 种人参皂苷类单体化合物后的血浆中各目标成分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再基于 LC-Q-TOF/MS 方法的代谢组技术评价了各给药组对于 MI 大鼠的疗效差异;最后分析了目标成分的 PK-PD 关联。研究方案如下图所示(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6.0;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赵宏伟;张爱华;孙晖;周晓航;南洋;孔玲;关瑜;邹士玉;马忠华;王喜军;;基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男仕胶囊治疗肾阳虚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15期
2 林郁宵;钟菊招;;银黄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及药物动力学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18期
3 关海林;张利兰;;麝香保心丸治疗急性脑卒中致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12期
4 张爱华;孙晖;闫广利;王萍;韩莹;王喜军;;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中医药研究的新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04期
5 罗国安;谢媛媛;梁琼麟;范雪梅;王义明;;中医药整合医学—三论创建新医药学[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年01期
6 马世堂;戴国梁;赵文珠;孙冰婷;居文政;谈恒山;;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氯吡格雷-人参皂苷血浆蛋白结合率协同效应[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7 吕超;黄慧梅;畅婉琳;柳润辉;;麝香保心丸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活性成分筛选[J];药学实践杂志;2014年05期
8 李清;李娜;杨跃进;;人参皂甙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4年03期
9 韩琳;吕超;李敏;黄慧梅;畅婉琳;彭成成;柳润辉;;麝香保心丸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活性成分筛选[J];药学实践杂志;2014年03期
10 吕莉;孙慧君;韩国柱;;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贺福元;邓凯文;刘文龙;石继连;邹欢;唐宇;刘平安;;中药复方网络药效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参数测算[A];全国中药药理学会联合会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宏;血塞通注射液药效物质及其体内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锦;U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中药多种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2 雷礼姣;柴胡注射液药效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何雅君;基于CYP3A4代谢的中药麝香保心丸多成分相互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刘霞;人参皂苷Rd口服吸收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姜鹏;麝香保心丸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3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6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