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法及分子对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1:28
【摘要】:当今,中药药理活性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体内活动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中药的研究变得非常困难。本文利用多种光谱技术、伏安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血清白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对中药有效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及代谢研究提供帮助。利用多光谱技术、分子对接技术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漆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漆黄素对BSA/HSA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不同温度(293 K、303 K和313 K)下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漆黄素与BSA/HSA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结合的。利用位点探针研究了漆黄素在BSA/HSA上的结合位点,表明了漆黄素在两种蛋白的sub-domain IIIA结合,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结论。共存金属离子(K~+、Ca~(2+)、Cu~(2+)、Zn~(2+)和Fe~(3+))对漆黄素与BSA/HSA的结合基本没有影响。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C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表明漆黄素的加入改变了BSA/HSA的二级结构。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FRET),计算得到漆黄素与BSA或HSA的结合距离分别为2.94和4.68 nm。循环伏安法同样表明了漆黄素与两种蛋白发生了相互作用。研究了三种黄酮类中药有效成分(圣草次苷、光甘草定和蔓荆子黄素)与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法表明了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对BSA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在291 K时,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59×10~4(圣草次苷)、8.04×10~4(光甘草定)和9.92×10~4(蔓荆子黄素)L mol~(-1)。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静电引力是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位点探针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圣草次苷、光甘草定和蔓荆子黄素结合在BSA的sub-domain IIA。此外,对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对BSA的相互竞争结合进行探究,发现由于三种中药均结合在BSA的同一位点上,当一种中药与其它中药共存时,它会受到其它中药的影响,从而导致其与BSA的结合作用减弱。同步荧光光谱法表明三种中药有效成分的加入改变了BSA的微环境。FT-IR和CD表明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与BSA的结合改变了BSA的二级结构。讨论了几种金属离子对体系结合的影响。计算了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与BSA的结合距离,表明了三种中药有效成分与BSA发生静态猝灭作用的同时伴随着非辐射能量转移。采用光谱法、粘度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漆黄素与DN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NA对漆黄素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范德华力或氢键作用是二者间的主要结合作用力。引入漆黄素后,DNA的粘度显著增加,DNA的熔解温度升高8°C;随着漆黄素浓度的增加,DNA的圆二色光谱正峰降低,负峰升高;单链DNA与漆黄素相互作用的结合能力更强;循环伏安法表明漆黄素在加入DNA后峰电位正移且峰电流降低;以上实验均表明了漆黄素与DNA结合模式为嵌插结合,分子对接实验更加证明了二者间是以嵌插方式相互结合。利用多种光谱技术、粘度法以及分子对接研究了两种萜类中药有效成分(橄榄苦苷和羽扇豆醇)与DN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实验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实验表明了DNA对橄榄苦苷/羽扇豆醇的猝灭过程是静态猝灭。计算得到291 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53×10~3和9.98×10~3 L mol~(-1)。通过范德霍夫方程计算得到熵变和焓变,结果表明橄榄苦苷/羽扇豆醇与DNA的主要结合作用力为静电引力。粘度法、熔解温度法、离子强度实验、单双链DNA对比法、圆二色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均表明橄榄苦苷/羽扇豆醇与DNA的结合模式为嵌插结合。
【图文】:

结构图,结构图,生物大分子,中药有效成分


阻止药物的快速代谢,延长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时间[16]。因为这个过程是体内进行的,在作用机制上无法判断。因此在体外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探究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大意义。1.2 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的基础物质,包括人体细胞内存在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分子。它们几乎参与了生物体所有的生理活动。因此,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成为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课题之一。1.2.1 血清白蛋白的概述

结构示意图,主链结构,科研工作,碱基对


时两股链间距为 2 nm,,刚好容纳两个碱基对,但是 A=T 和 C≡G 互相配对。DNA 的主链结构是磷该模型的构建对近代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等分子基础,对生物体的生长及代谢起到至关重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57.3;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钴~(60)γ-射线照射对中药有效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通讯;1979年05期

2 李敏;王俭勤;李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16年11期

3 王振洲;朱海林;刘金平;李平亚;;中药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06期

4 富波;宗可昕;孟鑫;陈忠新;范卓文;;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现状[J];黑龙江医药;2015年01期

5 徐杨璐;李守拙;;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佟彤;;莫让科学成为“伪真理”[J];中国食品;2016年24期

7 岐黄;;阿胶只是蛋白质?中西医文化与逻辑争辨之战[J];现代养生;2016年24期

8 李花;陈玉文;;中药有效成分辨识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4年05期

9 李冬方;何小丽;都基莎;顾宁;;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09期

10 张燕玲;王耘;乔延江;;中药有效成分族群辨识研究概况[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靓;向诚;;中药有效成分组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药学学报》药学前沿论坛暨2015年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巢志茂;吴晓毅;王尉;王淳;周晓晶;林楠;刘海萍;杜宁;;多种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纯化鉴定中的组合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3 王峗;陈川;;中药有效成分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学习班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王海南;;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A];中药化学研究与药物创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史红卫;陈细萍;;浅议炮制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6 陈奇;胡扬;薛佳;韩雪;;肠内菌对中药有效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陈奇;胡扬;薛佳;韩雪;;肠内菌对中药有效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汪丛莹;康军;汪宝琪;庞志功;江敏;;荧光光谱与中药有效成分[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周梅初;;中药有效成分的球堆集模型计算与讨论(一)[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冯秉安;;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本祥 周秋丽;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再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2 ;如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与精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实习记者 王华锋;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技术平台[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李延斌;治疗AD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吴潇湘;中药有效成分可“不种而获”[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胡彬;果德安:中药有效成分的探秘者[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8 平其能;郭健新;中药的胃肠转运研究已成大势所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中药萃取新技术:巧用二氧化碳好“熬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高新军;两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药课题开始申报[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何燕铭;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脂肪细胞胰岛素增敏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刘成柏;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及药物微囊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扬;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的新方法新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胡凤莉;中药药效成分分析中的色谱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晓光;内部沸腾法强化提取若干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及评价[D];广西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捚;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法及分子对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年

2 曲莉莉;中药有效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及产物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05年

3 蒋旺;酶辅助若干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思睿;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改性及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5 古一帆;华细辛中药有效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域;β_2-肾上腺素受体色谱模型在中药有效成分筛选中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时浩;纳滤对中药有效成分的适用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陈宪;某些中药有效成分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毛细管电泳检测[D];福州大学;2006年

9 刘峻崎;三种中药有效成分调控中风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郑茂东;五种中药有效成分与三种球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2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682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