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黄芪甲苷对游离脂肪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发布时间:2020-06-21 20:07
【摘要】:第一部分目的:研究棕榈酸(PA)在HK-2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在PA诱导HK-2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为ASIV在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中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对其分组如下: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PA组与ASⅣ不同剂量(10,20,40μmol/L)给药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油红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BODIPY?FL C16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运输情况;Hoechst-33258、Annexin-V/FITC/PI双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OS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HK-2细胞内ATF4、CHOP、Bax、Bcl-2、Cleaved-caspase 3、p-Nrf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ASⅣ浓度在0-100μmol/L时对HK-2细胞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结果显示200μmol/L的棕榈酸能够诱导HK-2细胞的凋亡,增加细胞内脂质沉积,诱导细胞内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发生。ASIV(10,20,40μmol/L)可以明显减少棕榈酸诱导的HK-2细胞的凋亡数目,降低细胞内脂质沉积,减少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棕榈酸诱导后HK-2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ATF4、CHOP表达升高,氧化应激相关蛋白p-Nrf2含量降低,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 3表达增加。而给予ASIV后,可以明显降低ATF4、CHOP、Bax、Cleaved-caspase 3含量,并升高p-Nrf2的含量。结论:ASⅣ能够抑制棕榈酸(PA)诱导HK-2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SⅣ能够降低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的含量,可以减少细胞内ROS的含量,升高HK-2细胞内Bcl-2和p-Nrf2的表达水平有关。第二部分目的:研究ASIV在保护HK-2细胞防止其凋亡的过程中,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具体机制。进一步探讨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HK-2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对其分组如下: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PA组、ASⅣ40μmol/L给药组、Tempol给药组以及4苯基丁酸(4-phenybutyric acid,4-PBA)给药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33258、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OS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测定HK-2细胞内ATF4、CHOP、Bax、Bcl-2、Cleaved-caspase 3、P-nrf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细胞给予Tempol或者4-PBA后均可改善细胞凋亡情况,减少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氧化应激抑制剂Tempol,不仅能够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升高p-Nrf2蛋白含量,而且也能改变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含量,减少内质网应激凋亡蛋白ATF4、CHOP的表达;同样我们发现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不仅能够降低相关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含量,也能够改善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情况,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并增加p-Nrf2蛋白的表达。结论:棕榈酸(PA)诱导HK-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PA刺激后细胞内发生的氧化应激以及内质网应激反应有关。ASIV对PA诱导的HK-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ASIV的保护机制可能是由于ASIV能够降低氧化应激以及内质网应激的相关反应,从而起到细胞的保护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图文】:

细胞


图 1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不同形态(200×)Fig.1 Cell morphology and viability test. (A): Normal cells. (B): BSA control cells. (C): PA 24 hours afterstimulation cells. (200×)

细胞活力


图 2. PA 和 ASIV 对 HK-2 细胞活力的影响(MTT 法)ffect of PA and ASIV on HK-2 cell viability (MTT). (A): The cytotoxicity of ASIV with difftrations, (B): The cytotoxicity of PA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ASIell damage induced by PA. Data were expressed as mean ± SD, n=3,**p < 0.01,***p< 0.001 v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健;彭长青;;前列腺素E_2(PGE_2)对CCI_4诱导急性肝损害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2 纪玉兰;;胰多肽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和半胱胺诱发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细胞保护作用[J];医学研究通讯;1987年08期

3 孙喜雨,吴天炳,杨波,杨剑卿;大鼠肾脏细胞保护作用的初步观察[J];恩施医专学报;1988年02期

4 李兆萍,范新民,唐朝枢,张席锦,汤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5期

5 吴健,彭长青,尤大钰;前列腺素E_2(PGE_2)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害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1988年03期

6 Guth PH;顾祥生;;粘膜涂层药和其他非抗分泌药:有无细胞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8年02期

7 刘均利,李铁,张席锦;巯基物质对大鼠胃粘膜的细胞保护作用[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8 郭幼梅;;胃保护剂Phospholipon100[J];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89年03期

9 李玉玲;李红;覃骏;胡明均;董小林;;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对缓解期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细胞保护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5期

10 尚喜雨,勇桂珍;浅谈胃的细胞保护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喜雨;丁玉琴;刘萍;;谈胃的细胞保护作用[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黄绵庆;符健;;葛根素对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A];海南省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一峰;周文丽;张建鹏;刘军华;冯伟华;焦炳华;;海螵蛸多糖对小鼠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4 魏锡云;张锦;陈肃标;孙劲旅;;扶正中药对小鼠免疫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定量分析[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陈星宇;伍国锋;;罗格列酮对凝血酶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4年

6 吴迪;闵伟;骆丹;;黄芩苷对UV损伤皮肤细胞保护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韵;;DREAM负性调控NMDA受体功能发挥细胞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8 闵伟;骆丹;;黄芩苷对紫外线辐射损伤人表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建锋;赵启韬;;瓜萎薤白半夏汤不同部位对缺血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比较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暨第二届中国微循环学会痰瘀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5年

10 刘君;;KCa3.1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细胞保护作用[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建高;留学长才干报国正当时[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军;柴胡皂甙d通过调节SIRT3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D];武汉大学;2016年

2 赵瑞波;基于材料对细胞修饰的肿瘤治疗新策略[D];浙江大学;2018年

3 陈雪梅;细胞应激适应中HSP90的作用和应激适应保护蛋白的初步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4 陈亚红;细胞内NAD水平分析及多酶氧化体系抑制效应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朴松兰;抗氧化微量营养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细胞分子靶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曹军;姜黄素生物学作用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7 沈钦海;木芙蓉在肝病中的药理作用及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8 宫智勇;热休克蛋白70在苯并(a)芘致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陈畅;新型一氧化氮供体-β半乳糖基化偶氮烯翁二醇的抗菌、抗肿瘤作用途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新毅;雌激素对Aβ所致PC1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清青;黄芪甲苷对游离脂肪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2 康心攀;开心散加味新方有效成分对N2a/APP695细胞Aβ产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3 刘志青;基于NMR代谢组学研究丙谷二肽补充对能量剥夺诱导损伤的C2C12细胞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8年

4 包雨鑫;蛇床子素对BV2细胞炎症反应及PC1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梦晓;细胞微囊泡对正常及缺氧/复氧损伤H9c2细胞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郭志辉;芡实多酚组分特征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7 周日;钠钾ATP酶配体精密调控Amphiregulin表达的分子机制与生物学意义[D];南京大学;2015年

8 林佩佩;NRF2信号通路调控MDS进展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闫述东;放射损伤细胞中高尔基体弥散现象及其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10 王娟;14,15-EET对OGD再灌注诱导的BV2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24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24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4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