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对人体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及中心代谢途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4 12:36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检测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剂量的人参经过志愿者服用后是如何发挥以及发挥什么免疫代谢作用。志愿者分别服用园参(500 mg/人)、林下参(500 mg/人)、野山参(100 mg/人、200 mg/人)和人参皂甙(100 mg/人、300 mg/人、500mg/人),检测细胞因子和代谢网络通量以及中心代谢途径中各种酶活性的变化,构建具有显著性变化的细胞因子通过循环系统所形成的细胞间通讯网络(cell-cell communication(CCC)networks)和代谢网络,并进行两个网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探索人参对机体免疫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剂量的人参均可显著性改变循环系统中的多种细胞因子。服用500 mg/人的园参通过改变细胞因子IL-1RA↑等促进先天免疫细胞、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依赖于乳酸通量(亦即有氧糖酵解:由42.27增加到176.94)。服用500 mg/人的林下参主要是通过细胞因子sCD40L↑促进先天免疫细胞、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下调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作用。但是,500 mg/人的林下参不依赖于有氧糖酵解(由42.27降低到18.02),而主要依赖于增加PPP途径(由15.37增加到63.93)、TCA和氧化磷酸化。服用100 mg/人的野山参主要是通过细胞因子GRO↑、IL1-β↑等促进先天免疫细胞、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下调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发挥作用。100 mg/人的野山参不依赖于有氧糖酵解(由42.27降低到18.80),而主要依赖于增加PPP途径(由15.37增加到62.43)、TCA和氧化磷酸化。服用200 mg/人的野山参的变化趋势与100 mg/人的野山参基本相同,但是作用强度不如100 mg/人的野山参,能量提供者为糖的分解和氧化磷酸化。服用100 mg/人的人参皂甙可以通过IL1-RA↑、IL-1α↑、G-CSF↑、TGF-α↑、IL-3↑、FIt-3L↑、GM-CSF↑、IL-2↑、IL-4↓、IL-5↓、IL-10↓等细胞因子,促进先天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并促进干细胞、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的增殖,同时下调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依赖于乳酸通量(亦即有氧糖酵解:由42.27增加到49.33)。服用300 mg/人的人参皂甙则主要通过IL1-RA↑、IL-1α↑、G-CSF↑、TGF-α↑、IL-3↑、FIt-3L↑、GM-CSF↑、IL-4↓、IL-5↓、IL-6↓等细胞因子,促进先天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同时下调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但是这个过程却并不依赖于有氧糖酵解(由42.27降低到12.24),而是依赖于增加PPP途径(由15.37增加到75.64)、脂肪酸β-氧化和酮体代谢(由0.25增加到0.43)的代谢通量。与中剂量相比,服用500 mg/人的人参皂甙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是不如中剂量的作用强度,而且其能量主要依赖于糖的氧化磷酸化,不再依赖于酮体代谢(由0.25降低到-0.98)。这些结果说明:免疫应答活性可以不依赖于有氧糖酵解,而细胞增殖则必需依赖于有氧糖酵解作为蛋白质和脂肪酸合成的基础。可见,通过细胞通讯网络和代谢网络及其相关性分析可以定量化描述人参等植物化合物(phytochemicals)的体内免疫代谢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图文】:
称园参的簇晶仅在主根皮层有很少分布,在支根及须根却没有分布[4]。也有报道称此结论准确性不够,在园参、趴货根的木质部中都有见到草酸钙簇晶[5]。林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叫育山参、籽海、籽货,是人为地把栽培参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让其自然生长,10 年后才到山上收取的半野生山参[6]。野山参在我国稀有名贵,分布在中国的长白山地段, 还有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朝鲜和我国想截然的白头山地带。由于长在大自然中,所以形状也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野山参的外观与园参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在其地下茎芦头特别长,长度是其主根的 1到 3 倍还要多,而园参的长度却仅是主根的十分之一。所以野山参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其地下茎芦头的长度特征。本试验采用的是吉林长白山地带的山参[7-8]。人参有上千年的药(食)两用历史,已有证据表明,人参皂甙是人参的重要有效成分[9-10]。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参中确定结构的皂甙成分很多,大概有 40 多种[11-13]。绝大部分人参皂甙属于达玛烷四环三萜皂甙、齐墩果酸系皂甙。可分为二类: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的皂甙和 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的皂甙,常见的人参皂甙结构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第一章 前 言基酸、核苷酸等物质参与机体的代谢,还有一些膳食纤统识别和捕获,从而影响细胞因子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42]。肠相关的淋巴组织和弥散的免疫细胞组成[43-44]。其中的位。微皱褶细胞也称 M 细胞[45-46]是专门负责将大分子物,是派尔结的特殊上皮细胞(参见图 1-2)[47]。当外来物域以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来发挥免疫作用,进而分泌细胞因子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络。
本文编号:2727872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图文】:
称园参的簇晶仅在主根皮层有很少分布,在支根及须根却没有分布[4]。也有报道称此结论准确性不够,在园参、趴货根的木质部中都有见到草酸钙簇晶[5]。林下参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叫育山参、籽海、籽货,是人为地把栽培参撒播到自然的环境里,让其自然生长,10 年后才到山上收取的半野生山参[6]。野山参在我国稀有名贵,分布在中国的长白山地段, 还有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朝鲜和我国想截然的白头山地带。由于长在大自然中,所以形状也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野山参的外观与园参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在其地下茎芦头特别长,长度是其主根的 1到 3 倍还要多,而园参的长度却仅是主根的十分之一。所以野山参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其地下茎芦头的长度特征。本试验采用的是吉林长白山地带的山参[7-8]。人参有上千年的药(食)两用历史,已有证据表明,人参皂甙是人参的重要有效成分[9-10]。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参中确定结构的皂甙成分很多,大概有 40 多种[11-13]。绝大部分人参皂甙属于达玛烷四环三萜皂甙、齐墩果酸系皂甙。可分为二类: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的皂甙和 20(S)-原人参三醇衍生的皂甙,常见的人参皂甙结构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第一章 前 言基酸、核苷酸等物质参与机体的代谢,还有一些膳食纤统识别和捕获,从而影响细胞因子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42]。肠相关的淋巴组织和弥散的免疫细胞组成[43-44]。其中的位。微皱褶细胞也称 M 细胞[45-46]是专门负责将大分子物,是派尔结的特殊上皮细胞(参见图 1-2)[47]。当外来物域以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来发挥免疫作用,进而分泌细胞因子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茜茜;肖笑洁;王兴亚;李阳;庞广昌;;奶粉加工对其食用属性的改变及细胞间无线通讯网络的定量化评价[J];食品科学;2014年21期
2 杨武韬;;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03期
3 徐世义;李可欣;史德武;孙启时;;野山参、林下山参、趴货、园参性状及显微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草药;2013年16期
4 孙勇;王连芬;徐增慧;马永征;杨文建;马宁;赵立艳;安辛欣;方勇;庞广昌;耿超宇;胡秋辉;;香菇超细粉对人体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J];食品科学;2012年23期
5 滑艳君;庞广昌;郭丽;;口服酪蛋白复合肽对细胞通讯网络的作用[J];食品科学;2010年17期
6 庞广昌;于立芹;郭丽;王连芬;陈庆森;胡志和;;食品发挥非营养生物功能的胃肠黏膜信号通路[J];食品科学;2009年19期
7 黄栩林;庞广昌;;食品作用于肠黏膜免疫系统可能的信号途径[J];食品科学;2008年11期
8 钟方丽;李平亚;;林下参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06年02期
9 庞广昌;陈庆森;胡志和;;食品是如何通过细胞因子网络控制人类健康的(II)[J];食品科学;2006年06期
10 庞广昌;陈庆森;胡志和;;食品是如何通过细胞因子网络控制人类健康的(I)[J];食品科学;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727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278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