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山芪降糖颗粒的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6:13
【摘要】:糖尿病是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产生葡萄糖毒性作用,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要求,寻找方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控制血糖方法,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温和持久、副作用小、综合治疗的特点,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和开发有效、安全、方便使用的降血糖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通过体外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α-葡萄糖苷酶实验对山茱萸等9种具有较强药理活性的中药及复方进行筛选,并通过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实验进行结果验证,最终选择由山茱萸、白芍、黄芪三味中药组成的复方进行辅助降血糖颗粒剂即山芪降糖颗粒的开发研究。首先根据复方中的各味药的物质基础和理化性质,确定提取方法为醇提。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马钱苷和芍药苷产率为指标,考察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马钱苷和芍药苷产率的影响。采用湿法制粒,考察辅料种类、药辅比对成型工艺的影响,筛选出最优成型工艺。最终确定山芪降糖颗粒的制备工艺,用10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1.5 h,提取3次,60~65℃旋转蒸发至浸膏,与糊精按1:1.6比例混合制成颗粒剂。其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芪降糖颗粒中马钱苷、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芪降糖颗粒中马钱苷和芍药苷含量,方法可靠、稳定。通过对6批颗粒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为每克颗粒中马钱苷和芍药苷平均含量分别2.48 mg和6.29 mg,该实验结果为其质量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利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实验和HepG2胰岛素抵抗实验,通过考察空腹血糖、糖耐量、存活率等指标,对山芪降糖颗粒降血糖功能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山芪降糖颗粒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提高糖耐量、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HepG2胰岛素抵抗实验结果初步证明,白芍成分中的芍药苷,山茱萸成分中的马钱苷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286
【图文】:

化学结构,双胍类,药物,不良反应


第 1 章 绪论抑制葡萄糖吸收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此类药物可通过肝细胞膜 G 蛋白,使胰岛素恢复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作用,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输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糖无氧酵解。二甲双胍是肥胖糖尿病患者的早期首选治疗药物,是 II 型糖尿病的代表药物[27]。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恶心、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α-糖苷酶抑制剂:此类药物对小肠刷状缘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起抑制作用,延缓了双糖或多糖向单糖进行转化,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并使体重减轻[28]。国内常见药物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不良反应主要有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道的反应。

马钱,芍药苷,化学结构,山茱萸


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苷类化合物[47]。Su J 等[48]用 Western blot 检测后发现糖尿鼠通过 TGP 给药 8 周后,肾组织的 p38 MAPK 磷酸化表达、NF-κBp65 表达降,提示 TGP 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 p38 MAPK 信号通NF-κB 的激活作用实现。山茱萸(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为豆科植物越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 .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性寒。归肺、味经。具有解毒、消肿利咽等作用,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34]。山茱萸用降血糖药物之一,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山茱萸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三萜、鞣质、黄酮、有机酸、多糖、挥发性成分等,其中环烯醚萜类在山茱含量最高[49]。山茱萸环烯醚萜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使它的受体的表达明显下降,缓解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50]。对链脲佐菌素的大鼠糖尿病肾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减轻增厚、肾小球系膜增生、透明变及糖积[51]。

曲线,吸湿平衡,曲线


图 3.1 吸湿平衡曲线由吸湿平衡曲线可知,临界相对湿度约为 70 %,故存储在相对湿度小于 7境中为好,避免空气湿度对剂型的影响。.3 小结本章对山芪降糖颗粒的处方组成进行了优选,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稳定、可行的提取、成型工艺,并对颗粒剂进行了常规检查,均符合相关要备出了合格的颗粒成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政华;邵晶;郭玫;;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5年25期

2 史秀明;徐国良;黎宇;涂s

本文编号:2751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51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