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肠道菌群-免疫网络的银莱汤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21:52
【摘要】:目的:胃肠积热指的是无形热邪或有形热结壅于胃肠,而致胃肠气分热盛的证态,病位涉及胃、大肠和小肠,尤其多见于小儿,饮食积滞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胃肠是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关键环节,一旦因无形或有形邪热壅滞,导致气机失常,则可进一步影响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反复且迁延难愈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银莱汤以肺胃同治立法,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疗效显著。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逐渐被证实。前期研究发现,胃肠积热可导致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破坏肠道免疫和机械屏障,引起并加重肺部炎症反应。然而,银莱汤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影响宿主免疫,抑制远端肺部炎症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基于“肺与阳明相关”理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研究方法,检测银莱汤治疗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抗原提呈细胞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通路蛋白表达、促炎和抗炎因子水平等变化,从菌群-免疫-炎症相关角度阐释“肺胃同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丰富“肺与阳明相关”理论,为“肺胃同治法”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高热量饮食构建大鼠幼鼠胃肠积热模型,LPS雾化吸入制备肺炎模型,观察正常组、胃肠积热组、肺炎组、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幼鼠的体重、体温、饮食水量等一般状况,脏器系数和肺肠组织病理,Western检测各组大鼠肠组织抗原提呈细胞相关模式识别受体蛋白,Aimplex检测各组大鼠肺、肠组织抗炎、促炎因子水平;以银莱汤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观察正常组、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治疗组大鼠的一般状况、脏器系数、肺肠组织病理,以及各组大鼠的肠组织抗原提呈细胞相关模式识别受体蛋白、肺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16S rDNA技术检测肠内容物菌群。结果:1.一般状况: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和肺炎组降低(P0.05)或显著降低(P0.01);胃肠积热饮食使大鼠饮食、饮水量减少,经银莱汤治疗后饮食、饮水量有所恢复;胃肠积热饮食使大鼠腹围缩小(P0.05)或显著缩小(P0.01),肺炎大鼠腹围无明显改变,经银莱汤治疗后大鼠腹围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无统计学差异;胃肠积热饮食或肺炎单一因素均可导致大鼠趾温、腋温升高(P0.05)或显著升高(P0.01),银莱汤治疗可使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大鼠腋温、肛温降低(P0.05)或显著降低(P0.01)。2.脏器指数:与正常组相比,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各组大鼠之间胸腺、脾脏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经银莱汤治疗后大鼠肝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大鼠无统计学差异。3.肺、肠组织病理:正常组肺组织肺泡结构完整、壁薄,未见炎性浸润,细支气管结构完整清晰,胃肠积热组、肺炎组、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肺组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炎性改变,经银莱汤治疗后,大鼠肺组织、肺泡的结构变清晰,肺间质增生减轻,伴有少量的炎性浸润;肺炎组大鼠肠组织未见明显改变,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肠组织杯状细胞略增大,排列欠规整,可见轻度炎性改变。4.肠组织模式识别受体蛋白:肺炎组大鼠肠组织TLR9、NF-κB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胃肠积热组大鼠肠组织NF-κB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肠组织MYD88、NF-κB表达显著低于肺炎组(P0.01);经银莱汤治疗后大鼠肠组织MYD88、NF-κB、IκBα呈上升趋势。5.肺、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胃肠积热饮食导致大鼠肺组织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IL-2、IFN-y水平高于肺炎组(P0.05),肠组织各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胃肠积热大鼠感染肺炎后,肺组织IL-2、IL-6、IL-17A、IFN-y和IL-4、IL-10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肠组织IL-2、IL-6和IFN-γ水平降低(P0.05),经银莱汤治疗后,大鼠肺组织IL-2、IFN-γ水平升高(P0.05)或显著升高(P0.01),肠组织IL-2水平升高(P0.05)。6.肠内容物菌群:检测正常组、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治疗组大鼠肠道内容物菌群发现:(1)菌群α多样性分析:三组大鼠肠内容物菌群Chao、Ace指数无统计学差异,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肠内容物菌群Shannon、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正常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肠内容物菌群差异群落: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相比,正常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治疗组大鼠肠内容物菌群中动球菌科、芽孢杆菌目、气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科)、葡萄球菌属(动球菌科)、Gemellales和葡萄球菌科丰度显著降低,明串珠菌科丰度显著高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正常组和治疗组大鼠肠内容物菌群无显著差异;(3)菌群β多样性分析: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肠内容物菌群组内差异小于与正常组和治疗组的组间差异,正常组和治疗组的组间差异小;(4)关联菌群网络分析:乳酸杆菌属与颤螺旋菌属、瘤胃球菌属、罗氏菌属、dehalobacterium呈负相关,存在竞争关系,与jeotgalicoccus、链球菌属呈正相关,存在协作关系;双歧杆菌属与颤螺旋菌属呈负相关,存在竞争关系,与allobaculum呈正相关,存在协作关系;(5)菌群功能类群分析:在遗传信息复制和修复、翻译、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疾病、核苷酸代谢、环境适应、排泄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路中,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与正常组和治疗组具有差异(P0.05)或显著差异(P0.01)。结论:1.胃肠积热可导致肺部出现轻度炎性改变,并可加重肺炎大鼠肺部炎症,银莱汤治疗后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大鼠肺部炎症减轻;2.胃肠积热可导致宿主肺、肠组织出现促炎和抗炎的双向预激和双向免疫失衡,促炎反应与对抗性的抗炎反应尚能处于代偿状态,宿主处于低度炎症状态。在胃肠积热的基础上感染肺炎后,宿主免疫系统反应性降低,导致持续性炎症和严重的免疫抑制,这可能是胃肠积热导致肺炎易感和迁延难愈的重要环节;3.银莱汤可恢复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降低棒状杆菌属、葡萄球菌属、气球菌属、动性球菌科、芽孢杆菌属等致病菌群落丰度,增加明串珠菌科和双歧杆菌属群落丰度,使菌群结构和功能基本恢复至平衡状态,并纠正肺、肠组织免疫抑制状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图文】:

肺炎,大鼠,和胃,第四


降低(P<0.01),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较胃肠积热组大鼠体重降低(PC0.05);第逡逑六天,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体重较正常组大鼠显著下降(户<0.01),逡逑胃肠积热组大鼠体重较肺炎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见表3、图1)逡逑表3第1-6天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又±s,n=10,单位g)逡逑分组逦正常组逦肺炎组逦胃肠积热组逦胃肠积热合并肺炎iT逡逑第一天逦126.25±7.01逦125.32±3.94逦128.15±5.54逦117.93±36.25逡逑第二天逦136.33±4.96逦133.89±3.96逦131.63±5.93*逦128.23±4.17**#逡逑第三天逦175.87±6.52逦173.15±5.72逦158.67±5.82**^逦163.71±10.68*^逡逑第四天逦156.26±5.62逦150.94±4.90逦]34.82±7.09**##逦135.00士10.80*,逡逑第五天逦166.18±5.85逦157.67±5.09**逦148.59±6.85M##逦154.19±5.00**A逡逑第六天逦173.91±7.22逦169.71邋±5.93逦161.68±6.86*,##逦165.55±5.72**逡逑注:与正常组相比,*_P<0.05,邋 ̄P<0.01;与肺炎组相比,*P<0.05,邋#P<0.01;与胃肠积热组相逡逑比

饮水量,大鼠,肺炎,第三


0邋100-逡逑50■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逦I逡逑0逦1逦2逦3逦4逦5逦6逦7逡逑day逡逑图1第1-6天各组大鼠体重变化逡逑)饮食量逡逑第二天和第三天,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饮食较正常组减少。逡逑表4各组大鼠每日饮食量变化(n=10,单位g)逡逑分组逦正常组逦胃肠积热组逦肺炎组邋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逡逑第一天逦129.47逦136.90逦171.41逦126.29逡逑第二天逦159.26逦64.04逦123.14逦99.95逡逑第三天逦217.86逦165.50逦166.08逦210.00逡逑第四天逦187.00逦183.68逦216.77逦175.31逡逑第五天逦187.67逦168.84逦179.03逦174.42逦逡逑250-.逡逑

饮水量,大鼠,肺炎


基于肠道菌群-免疫网络的银莱汤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的机制研究三天,肺炎组、胃肠积热组和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大鼠饮水量低于正常表5各组大鼠每日饮水量变化(n=:!0,单位g)逡逑1组逦正常组逦胃肠积热组逦肺炎组邋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组逡逑第一天逦198.45逦115.84逦163.27逦167.93逡逑第二天逦155.31逦74.62逦94.30逦84.23逡逑第三天逦3]4.02逦175.39逦236.50逦225.62逡逑第四天逦207.64逦224.76逦167.28逦256.73逡逑第五天逦385.16逦314.12逦269.91逦296.13逦逡逑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国凯;于河;董斐;滕菲;肖荃月;马雪颜;李晓菲;谷晓红;;胃肠积热证内涵之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2 程有才;;常醋与重曹治疗猪食积23例[J];中兽医学杂志;1987年01期

3 杨国安;“釜底抽薪”法在喉科上的应用[J];国医论坛;1989年05期

4 张常波;张君锋;王振彪;张志强;焦霞;;麻仁润肠丸与穴位埋线联合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年13期

5 木森;治幼畜便秘二招[J];农技服务;1994年05期

6 张霞;徐竞男;杨明;王晓燕;刘晓雁;于河;刘兆兰;董斐;崔霞;谷晓红;;儿童湿疹与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07期

7 王珊苹;皮桂芳;林奕;;蜂蜜调大黄胶囊粉神阙穴敷贴治胃肠积热型便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07期

8 叶志华;高树彬;;高树彬“定期清积”法防治小儿胃肠积热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J];中医药通报;2018年05期

9 李淑霞;;猪大便秘结的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10 仝小林,魏凤玲,姚力,孙瑞华,常明,张志远;肠胃通治疗术后胃肠积热兼瘀血证的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国凯;于河;董斐;肖荃月;滕菲;马雪颜;李晓菲;谷晓红;;胃肠积热证理论探析[A];第二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辩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4年

2 严利依;马雪颜;于河;刘铁钢;徐竞男;高飞;李卓;李旖旎;谷晓红;;谷晓红教授治胃肠积热验案举隅[A];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8年

3 董斐;谷晓红;;从胃肠积热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A];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6年

4 甄建华;于河;谷晓红;;胃肠积热的古今病因、病机学研究[A];第三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6年

5 赵新建;;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荨麻疹的体会[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曹毅;;从症辨治痤疮[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传承创新 杏林更有后继人[N];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

2 胡献国;马的药用[N];民族医药报;2002年

3 晓辉;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养生篇(1)[N];山西科技报;2004年

4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李佩文;老人治便秘小心“反跳”[N];健康时报;2006年

5 李佩文;老人便秘别心烦[N];健康报;2006年

6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 丁树栋;腹胀的分型辨治[N];上海中医药报;2016年

7 刘德平;节后“灭火”分清证型选对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林一帆 严大升 整理;天气转暖,警惕身体异常出汗[N];解放军报;2016年

9 陆军;反治法除便秘[N];健康报;2004年

10 北京市针灸三通法研究会会长 贺林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任 刘长山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理学博士 汪永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李军祥;调整心身在节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竞男;基于肠道菌群-免疫网络的银莱汤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郑子安;基于蛋白质组学对胃肠积热复合肺炎小鼠生物学特征及银莱汤干预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严利依(Nyiam Li Yi);胃肠积热的中医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卓;胃肠积热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王煊;胃肠积热与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张霞;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儿童湿疹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肖荃月;胃肠积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甄建华;小儿胃肠积热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相关性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吕国凯;胃肠积热证诊断量表编制及其信度和效度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马传玉;加味五仁汤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孙冰;通便栓治疗功能性便秘(胃肠积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田志伟;退热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束表,胃肠积热)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10 李晓菲;银莱汤对食积复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54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54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5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