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同位素标记L-酪氨酸研究博落回中血根碱生源合成途径

发布时间:2020-07-17 04:56
【摘要】:本研究基于LC-Q/TOF MS和自建生物碱类化合物数据库建立快速鉴定博落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方法,利用饲喂~(13)C同位素标记前体的方法,对博落回物种中血根碱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并发现博落回物种中可能存在血根碱生源合成新旁路。同时基于LC-QQQ MS/MS建立检测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源途径中21个前体、中间体和终产物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博落回不同器官中的这些代谢物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建立的LC-Q/TOF MS定性分析方法,在博落回不同器官中总找到700多个特征离子峰,采用数据库和MS/MS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58个特征离子峰为生物碱,其中30个生物碱通过对照品得以确认,19个生物碱为已报道的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前体化合物,此外(s)-norlaudanosoline、(s)-6-O-methylnorlaudanosoline、(s)-norreticuline 3个化合物首次在高等植物中发现。2.采用LC-QQQ MS/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在不同器官中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在博落回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博落回中主要生物碱为苯并菲啶类生物碱血根碱(SAN)、白屈菜红碱(CHE)和普洛托品类生物碱原阿片碱(PRO)和别隐品碱(ALL)、其次为四氢小檗碱类生物碱N-methylstylopine(cp14)和N-methylcanadine(cp21)。PRO和ALL分别为SAN和CHE的间接前体,是博落回中累积量最高的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根中,含量最高累积量接近30 mg/g,为花、叶和果实累积量的1.5~2倍。cp14和cp21分别为PRO和ALL生源合成的直接前体,主要累积在花和果实中,最高含量接近5 mg/g。其他中间代谢物累积量虽然相对较低,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同样存在组织特异性。将这些中间代谢物在博落回不同器官中的组织特异性分布规律与博落回不同器官的转录组表达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对挖掘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源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基因提供重要指导~([119])。此外,本研究首次在高等植物中对(s)-norlaudanosoline、(s)-6-O-methylnorlaudanosoline、(s)-norreticuline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结合本课题关于博落回基因组、转录组和酵母异源表达研究认为博落回植物中可能存在(s)-norlaudanosoline—(s)-6-O-methylnorlaudanosoline—(s)-norreticuline—(s)-reticuline的代谢途径~([119])。3.构建了以[ring-~(13)C_6]-tyrosine作为饲喂前体的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方法,根据~(13)C同位素标记化合物与非同位素标记化合物之间保留时间一致和精确质量数相差6.0204Da的特征筛选出179个~(13)C同位素标记化合物,通过自建生物碱数据库进行比对,鉴定了44个化合物,其中20个13C同位素标记化合物为已报道罂粟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生源合成的前体或中间代谢物,通过同位素示踪酪氨酸在博落回植株中的代谢流,证实了博落回中存在已报道的通过罂粟、花菱草等多物种已确证的血根碱生源合成途径;另外,根据~(13)C同位素标记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已有生源合成途径,对博落回血根碱生源合成途径进行新的演绎和推测,发现博落回中可能还存在血根碱生源合成新旁路,即从scoulerine—N-methylscoulerine—N-methylcheilanthifoline—N-methylstylopine—protopine。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4
【图文】:

四氢小檗碱,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甲基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图2-2 N-甲基刺罂粟碱(5)、N-甲基四氢小檗碱(6)的化学合成路线图Figure 2-2 Synthesis of (s)-N-methylstylopine (5) and N-methlycanadine (6)

中间代谢物,四氢小檗碱,甲基


图2-2 N-甲基刺罂粟碱(5)、N-甲基四氢小檗碱(6)的化学合成路线图Figure 2-2 Synthesis of (s)-N-methylstylopine (5) and N-methlycanadine (6)图2-3乌药碱(6)和氮甲基乌药碱(9)的化学合成路线图Figure 2-3 Synthesis of ((s)-coclaurine (6) and (s)-N-Methylcoclaurine (9)

异喹啉类生物碱


图2-6八类异喹啉类生物碱(Ⅰ Ⅷ)Figure 2-6 Eight types of isoquinoline alkaloids (Ⅰ Ⅷ)根据第一和第二类生物碱的结构可知母离子容易发生中性丢失丢掉 NH(CH3)2、NH2CH3或 NH3形成 [M-45]+, [M+H-31]+或 [M+H-17]+形式的产物离子。第一类生物碱,骨架易发生断裂,产物离子 m/z 大部分小于 200 Da,第二类生物碱由于存苯环和六元环的共轭结构,骨架较难断裂,产物离子多为取代基的丢失而形成,产物离子m/z 大部分大于 200Da[115];图 2-9e 为 cp10 标准品的二级质谱图,主要产物离子都小于 200 符合以上特征。化合物 cp50,根据其在二级质谱图中母离子的精确分子量 m330.1642 ([M]+)(图 2-9j ),计算分子式为 C19H24NO4+。在二级质谱图中,母离子与产物离子 m/z 285.1055 (C17H17O4+) 之间相差一个中性分子 NH(CH3)2(45 Da),并且另外两个主要的碎片离子 m/z 123.0414 和 175.0724 均小于 200 Da(图 2-9j)。因此,推测化合物 cp50 为第一类生物碱。化合物 cp50 通过 β 裂解形成的产物离子 m/z 123.0414(元素组成为 C7H7O2+),暗示 C 环上存在 2 个羟基。根据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生源合成途径将羟基定位于 3’和 4’位。α 裂解产生的碎片离子 175.0747 (C11H11O2+) 则表明 A 环上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茂旺,朱建华,陈阳,程利宝,李永宏;急性博落回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2 王如伟,陈庄令;内服博落回煎液出现反复性昏厥一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2年05期

3 罗裕民;;博落回为主外治皮肤病[J];福建中医药;1987年01期

4 叶培根;郭定宗;毕丁仁;黄继荪;雷宜福;;博落回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及抑制大肠杆菌的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06期

5 熊晓荣;;三味博落回煎剂治疗痔疮合并感染[J];云南中医杂志;1988年03期

6 唐基平;博落回中毒引起扭转型室速1例[J];心电学杂志;1989年03期

7 徐敏;夏丽琼;黄鹏;唐其;曾建国;刘薇;;博落回抗生素敏感度筛选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8年04期

8 王珂佳;王娟;;外源硒对博落回富硒效果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07期

9 刘靖;张石蕊;袁钟宇;;博落回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9年04期

10 孙伟;陈卫;王雅辉;;博落回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惠亮;李红玉;余绍福;程淼;周兴栋;刘百联;张英;周光雄;;博落回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分会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新技术[C];2014年

2 彭桦;李玉慧;刘星星;徐伟箭;马铭;;功能化磁性微球合成及分离提取博落回中生物碱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徐效华;刘秀峰;李树正;李方怿;刘爱国;高纬;;博落回植物有效成分与杀菌活性[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靖;张石蕊;贺喜;火东晓;张铖铖;武进;蔡鹏;;博落回生物碱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梁锋;张成功;马铭;陈波;姚守拙;;乳状液膜分离提取博落回中四种生物碱的研究[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钟明;曾建国;陈应庄;谈满良;罗炼辉;;博落回中微量生物碱的研究进展[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郁建生;郁建平;;兽用博落回注射液质量稳定性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8 贺喜;刘靖;张石蕊;成廷水;;博落回生物碱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内脏器官及肠道健康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姚嘉峗;沈锦玉;;博落回杀灭小瓜虫活性成分的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继瑜;王东生;周绪正;李剑勇;李金善;魏小娟;;植物抗蜂螨有效成分的研究[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省进出口集团公司 彭海鹏;适当种点博落回[N];湖南科技报;2004年

2 陈先发;“博落回”产业化急需资金支持[N];经济参考报;2003年

3 记者 肖军邋通讯员 杨昌友 米承实 米曦林;辰溪在全国首次人工培育出“博落回”苗[N];湖南日报;2008年

4 彭海鹏;适时采收博落回[N];湖南科技报;2004年

5 陈先发;一项扶贫效益巨大的科技创新项目亟待资金支持[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6 箫寒;岳西开发出博落回生物农药[N];农民日报;2002年

7 萧寒;“黄金项目”遭遇资金瓶颈[N];农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秀斌;基于同位素标记L-酪氨酸研究博落回中血根碱生源合成途径[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钟明;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慧;襄汾尾矿溃坝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及改良效果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亮;博落回工业生产废水再利用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张雪;博落回叶化学成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杨鹏;基于质谱示踪法挖掘博落回中化学成分[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陈玲玲;博落回有效成分血根碱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彭懿;基于质谱示踪技术对博落回叶中生物碱的挖掘[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李杰;博落回生物碱对猪肠上皮细胞增殖作用及胃泌素表达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7 李锦龙;油酸酰胺、博落回果荚及其生物碱的野外原位除藻试验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8 范伏田;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全合成中间体的合成及博落回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9 刘靖;博落回生物碱对黄羽肉鸡生长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映菊;博落回生物碱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59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59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5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