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植物糖原运载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9:12
【摘要】:姜黄素(curcumin,CCM)的生理、药理活性广泛,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也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但CCM的水溶性极低,紫外稳定性差,在肠道pH条件下易降解,肠道粘膜的透过性差。这些缺陷导致CCM在体内生物利用率低,因此在水溶性基质的食品和药品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本课题以植物糖原(phytoglycogen,PG)为载体负载CCM,制备了PG-CCM复合物纳米粒。优化了PG-CCM复合物的制备条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PG-CCM复合物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并研究了在胃、肠液条件下CCM的释放规律以及小肠的吸收,探讨了PG-CCM复合物提高CCM生物利用率的可能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PG-CCM复合物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呈电中性;载体PG呈现光滑的球形结构,而PG-CCM复合物表现为平面片状结构;PG-CCM复合物中的CCM以无定型非晶体结构存在,氢键是CCM与载体PG发生作用的主要作用力,CCM由极性较大的微环境向极性较小的PG作用区域转移。PG-CCM复合物显著提高CCM的表观溶解度。低乙醇浓度体系中(1%,V/V)当PG浓度为5%、CCM浓度为4 mg/ml、pH 7、硫酸铵盐离子浓度在0~20%时,CCM溶解度达到最大值(30μg/ml),CCM表观溶解度提高约2730倍。α-淀粉酶水解PG,伴随水解程度增大,水解产物对CCM的负载能力降低;淀粉葡萄糖苷酶水解PG,水解产物对CCM的负载能力无显著变化。在直接UV照射条件下,PG-CCM复合物对CCM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在间接UV照射条件下,PG-CCM复合物中的CCM则发生快速光解。储藏温度对PG-CCM复合物中CCM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光照则显著降低其储藏稳定性。PG-CCM复合物中在避光储藏条件下CCM稳定性无显著差异;但在自然光储藏条件下,PG-CCM复合物中PG浓度越大,CCM的稳定性越好。PG-CCM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不同的PG-CCM复合物的总还原力、ABTS+·清除活性均高于CCM,但其对O._2~-的清除活性均低于CCM。PG-CCM复合物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肠液条件下(pH 6.9和7.2),PG-CCM复合物中CCM的降解模式与CCM显著不同,且在肠液条件下的前期对CCM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无消化酶条件下pH连续变化的模拟胃肠液中,5%PG-CCM复合物的CCM释放率始终小于1%PG-CCM复合物;在pH 2~5条件下,两种复合物均存在明显的“突释”特征。淀粉酶的消化过程显著促进了PG-CCM复合物中CCM的释放。0~80μM的CCM和PG-CCM对Caco-2细胞无细胞毒性。60μM、120 min时,5%PG-CCM、CCM的累积转运率分别为0.615%、0.054%,提高了约11倍。加入淀粉酶后,5%PG-CCM的累积转运率达到1.979%,提高了约37倍。CCM、CCM+En、5%PG-CCM、5%PG-CCM+En转运CCM的表观渗透系数为分别为3.29×10~(-8)、2.625×10~(-8)、3.859×10~(-7)和1.067×10~-66 cm/s。以上研究表明:PG-CCM复合物可显著提高CCM的表观溶解度,大幅提高CCM的跨膜转运量,改善CCM的生物利用率。同时,PG-CCM复合物的抗紫外降解能力、抗氧化活性、癌细胞抑制活性等均有所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TS2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厚荣;杨红;汪珊珊;;牛骨粉品质及其生物利用率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年12期

2 汪水平,王文娟,谭支良,龚月生;影响反刍动物硒、铜生物利用率的因素[J];饲料工业;2004年11期

3 楚瑞琦;肠铜吸收的有关因素和它的生物利用率[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9年02期

4 樊信民;;食物中蛋白质类型和含量对鼠氟化物生物利用率的影响[J];地方病译丛;1990年02期

5 刁其玉;;不同来源锌的生物利用率[J];饲料工业;1991年06期

6 杨羿;彭恕生;;大豆粉和蛋黄粉中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动态;1987年01期

7 张励;;饲料中养分的生物利用率[J];饲料研究;1987年07期

8 白广禄;;食物中氯化物对鼠氟化物生物利用率的影响[J];地方病译丛;1988年06期

9 王翎;发酵大豆中铁的生物利用率[J];食品科学;1988年06期

10 杨羿,彭恕生;大豆粉和蛋黄粉中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J];营养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琛;;城市青年男子铁生物利用率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暨微量营养素与慢性病青年学者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晓燕;马冠生;;钙生物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汇编之一[C];2006年

3 俞亚芳;彭世理;;四棱豆中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A];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届营养资源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89年

4 Turnlund J.R.;韩晓滨;;牛奶对以谷类为基础膳食的年轻妇女的铁生物利用率的影响(体内、体外)[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5 肖伟林;祝寿嵩;蔡梅雪;陈明凤;钱良秀;;富硒金针菇硒生物利用率的大鼠实验及老年人群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老年营养暨第二届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6 黄承钰;张茂玉;彭恕生;;猪血和肝膏中铁的相对生物利用率(RBA)(摘要)[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7 朴建华;王炎;邓淑凤;王稚玲;田园;许洁;李卫东;黄振武;杨晓光;;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对代表性膳食中锌的生物利用率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赵红卫;;发酵对谷物豆类及混合物中铁离子的影响[A];四川省营养学会96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郭长江;韦京豫;;食物多酚类物质的种类、膳食摄入量与生物利用率[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九期):营养与心血管疾病专题[C];2003年

10 朴建华;王炎;黄振武;许洁;田园;李卫东;勾凌燕;邓书凤;杨晓光;;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对代表性膳食中锌的生物利用率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永连;中医药退热方法种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王晓燕 马冠生;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 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N];中国食品报;2012年

3 记者 连荷;陈坚院士:加大研发营养化学品 促进健康产业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应对[N];中国食品报;2018年

4 内蒙古农业大学 金曙光 李明华;饲料中过量添加铜 养殖者是最大受损方[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5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 宋新;补钙时少吃含铁食物[N];健康时报;2008年

6 华勤;中医有哪些退热方法[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7 舟子;让宝贝“锌”情更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李梦雨;被冤枉了的“腐乳”[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5年

9 本报记者 罗晨;大健康大食业加速融合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8年

10 国家高级营养师 李永华;巧做家常菜更补钙[N];健康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

本文编号:2770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70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