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桦褐孔菌在俄罗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家的部分地区作为偏方缓解疼痛和炎症已经超过4个世纪。大量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可以缓解结肠炎、艾滋病和癌症等疾病。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一种由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伴随有疼痛、纤维化、炎症反应及细胞坏死的疾病。而多糖可以有效缓解代谢疾病并作为益生源调节肠道菌群。本研究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多糖,并使用DEAE-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dex G-200层析柱进一步纯化桦褐孔菌多糖。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多糖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使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腹腔注射获得慢性胰腺炎小鼠,通过小鼠体重变化、胰腺组织切片、羟脯氨酸水平、组织抗氧化能力、代谢相关酶含量以及细胞因子水平揭示多糖对慢性胰腺炎的缓解作用。通过小鼠粪便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慢性胰腺炎小鼠肠道菌群变化。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获得桦褐孔菌粗多糖,经DEAE-纤维素层析柱纯化获得IOP-Ⅰ、IOP-Ⅱ和IOP-Ⅲ三个组分,得率分别为38.2%,9.3%和10.5%。IOP-Ⅰ组分得率和多糖含量均最高,故将该组分经Sephadex G-200层析柱再次纯化。最终获得IOP的多糖含量为98.6%。(2)IOP为均质性的β-吡喃型多糖,分子量为32.5 kDa,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9.8:13.6:29.1:20.5:21.6:5.4。(3)IOP浓度为1-5 mg/m L时,铁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都随IOP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当浓度达到5 mg/m L时IOP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均趋近于抗坏血酸。(4)IOP可以提高慢性胰腺炎小鼠体重增长率、SOD、GSH-Px、TAOC以及代谢相关酶含量,降低羟脯氨酸、MDA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程度。这些结果表明IOP对DDC引诱的慢性胰腺炎小鼠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IOP-L、IOP-M和IOP-H三个剂量组随着IOP浓度的增加对慢性胰腺炎的缓解作用逐渐增强,IOP-H组效果最好。(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IOP可以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直观的说明了DDC引诱扰乱了肠道菌群的结构。在门水平上,DDC引诱减少了Bacteroidetes含量,增加了Firmicutes含量。在属水平上,减少了Lactobacillus,Bacteroides,unclassified S24-7,unclassified Lachnospiraceae,unclassified Prevotellaceae,Roseburia和Prevotella的含量,而增加了Alistipes,Incertae_Sedis,Helicobacter,Parabacteroides和Rikenella。但IOP可以有效调节这些菌群的变化,使它们向正常小鼠方向转变。这些结果表明IOP能够有效调节慢性胰腺炎小鼠的肠道菌群。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图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Fig. 3-1 Standard curves of glucose与纯化的桦褐孔菌粗多糖提取率为 9.83%,多糖含量为 23.6
3-2 DEAE-纤维素层析柱(a)和 Sephadex G-200 柱(b)洗脱 IOP 曲3-2 Chromatogram of IOP on the anion-exchange DEAE cellulose column Sephadex G-200 column (a)仪分析获得的 IOP 红外光谱如图 3-3 所示,在 3390 cm-1附近出现了一峰,表明该多糖含有 OH 基团[100]。而在 2934 cm-1附近出现了一个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新;常影;陈佳静;宋严;李莉;马士姣;李春卉;;桦褐孔菌多糖对STZ诱导后的C57BL/6小鼠糖脂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年24期
2 姚伍秀;陈和平;;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6年10期
3 潘艳艳;顾晓英;张德民;钱云霞;;饥饿及恢复喂食对花鲈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6年05期
4 朱林佳;张红;;氧化应激在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苗毅;刘续宝;赵玉沛;王春友;杨尹默;;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6 徐正哲;朴花子;白金;陈正爱;;发酵桦褐孔菌的降低血糖作用实验研究[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4年03期
7 玄光善;王艳波;王延龙;;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研究[J];中南药学;2014年07期
8 徐艳丽;尹霞;常英;;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2期
9 倪力军;王媛媛;何婉瑛;张立国;;8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活性及其相关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4年04期
10 Ajith K Siriwardena;;Reappraisal of xenobiotic-induced,oxidative stress-mediated cellular injury in chronic pancreatitis:A systematic review[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11期
本文编号:
2770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70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