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疏肝理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21:57
【摘要】:目的:本研究从肠道微生态研究NASH“脾虚”病机实质,阐述“肝病实脾”理论论治NASH与肠粘膜稳态重建关系,探讨疏肝理脾方对NASH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1周,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其余52只大鼠,给予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饮食),MCD饮食的投放以10g/d/100g。8周后,正常饮食组(简称N)随机抽取2只大鼠,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对大鼠进行病理造模评价,并从两组中收集36个大鼠粪便样本。剩余4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模型中药低剂量组(简称ML)、模型中药高剂量组(简称MH)、模型中药低剂量对照组(简称MLD)、模型中药高剂量对照组(简称MHD)、模型无中药组(简称M)、模型无中药对照组(简称MD)。ML组、MH组给予中药灌胃的同时MCD饮食。MLD与MHD照组给予中药同时予以正常饮食。M组为继续MCD饮食,MD组为给予正常饮食。中药低、高剂量分别给予0.92g/day,3.68g/day的中药灌胃。中药治疗4周,对大鼠进行大鼠粪便样本的收集。整个实验过程持续12周,期间保持各组大鼠进食量相同,平均每周测量各组大鼠的体重。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8周时正常组大鼠毛发光泽顺滑,无脱毛现象,体重持续增加,大便粒大色黑。MCD饮食组大鼠毛发枯稿无光泽,毛发稀疏,体重持续降低,大便粒小色黄。12周时,MH组与MD组在体重、毛发、活动力等方面改善明显。MHD组与MD组比较,在体重、毛发、活动力等方面改善明显。2.肝脏组织HE染色MCD饮食组大鼠造模8周显示大鼠肝脏肝细胞组织不同程度出现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变性,可见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局部小坏死灶。造模12周时,M组大鼠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肝小叶边界模糊不清,肝细胞炎性浸润,肝细胞坏死,边界不清楚,可见肝纤维化。MHD组大鼠肝脏切片表现为肝脏脂肪沉积明显较造第8周时减轻,肝小叶结构边界尚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组织浸润。3.粪便肠道菌群16S rRNA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结果3.1物种组成分析所有样本都注释到了7个分类水平,并且在门水平上主要注释到了13个门,其中主要以厚壁杆菌、拟杆菌、放线杆菌、变性杆菌为主,并且MHD组与N组在门水平上肠道结构趋于相近。MH组与M组比较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N组和MHD组在属水平上丰度无明显差异。3.2大鼠肠道粪便样本的alpha多样性分析MLD组和MHD组、ML组和MH组在丰富度(chao1)和多样性(shannon)上比较二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剂量的高低对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影响。MHD组与MD组比较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性,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MHD组与正常组比较,二者无明显显著差异性。3.3大鼠肠道粪便样本的bate多样性分析N组与造模第8周时粪便肠道菌群比较表明两者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性明显,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L组与MH组比较,MLD组与MHD组在距离上相差较远,肠道菌群结构上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MHD组与MD组比较肠道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MHD组与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二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MH组与M组比较,二者在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4.结论1.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饮食)成功的诱导产生的NASH大鼠模型,并且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结构,损伤了肠道粘膜屏障。2.单纯低剂量中药干预对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产生了影响,但是,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中药干预对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影响明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降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稳态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图文】:

对比图,外观,肝细胞,肝脏


肝小叶边界清晰,未见炎症浸润。造模组 8 周时显组织不同程度出现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变性,可见大量肝细胞常肝细胞明显增大,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滴,并把细胞核戒征 。可见散在点状坏死灶,坏死区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HE 染色比较明显差异(见图 2)。造模 12 周时,M 组大鼠肝脏组织脏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气界模糊不清,肝细胞炎性浸润,肝细胞坏死,边界不清楚,组大鼠肝脏组织仍可见较多了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小叶结构浸润。MD 组大鼠肝细胞病理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较 M 组明显正常,肝小叶结构边界尚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组织浸润。ML视野仍可见有肝细胞脂肪堆积,肝细胞体积稍大,偶可见少许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表现肝细胞脂肪堆积明显减少,肝小叶结胞的浸润。(见图 3)

对比图,对比图,肝细胞,肝小叶


MD 组大鼠肝细胞病理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较 M 组明显减少,肝细胞正常,肝小叶结构边界尚清楚,未见明显炎症组织浸润。MLD 组大鼠肝组视野仍可见有肝细胞脂肪堆积,肝细胞体积稍大,偶可见少许炎症细胞浸润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表现肝细胞脂肪堆积明显减少,肝小叶结构正常,未见胞的浸润。(见图 3)图 1.正常肝脏外观(左)与造模 8 周时肝脏外观(右)对比图。

序列,样本,序列,高通量


左)、MH 组(中)与 MHD 组(右)肝脏病理(*2A 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结果果处理主要采用 Illumina MiSeq 测序平台对本次研究中然后通过 barcode 拆分,最后获得其中的有效序了 3276796 条序列,测得的样本中最大的序列为,平均测到了 45511 条序列。通过使用 Qiime2 软,去除错误的序列、去除其中拼接的序列及嵌合列。所有样本得到的 OUT 为 1820111 条,样本中小为 18214 条,平均为 25276 条。(见图 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迪;邢宇;李新莉;;水溶性壳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年09期

2 明珠;陈庆森;刘雪姬;闫亚丽;赵林森;赵培;;乳源酪蛋白糖巨肽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年05期

3 谢莉敏;李丹;程秀芳;刘虹;黄启亮;王丛丛;谷巍;;盐酸林可霉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4 常佩亮;夏薇;张宇;张宇秋;赵秀娟;;大鼠肠道菌群对芹菜素代谢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3期

5 任林,李邦良,高仕瑛,陈超群,薛金花;甲壳低聚糖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1年01期

6 于勇;施志国;王亚平;祝小枫;蓝复生;游瑞兰;常国友;;烧伤后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及其易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年01期

7 谭迪;李俊媛;商雪琪;马坚妹;郭艳杰;赵子楠;辛毅;;运动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年11期

8 吴三林;刘芳;罗小琴;刘超;;灌服雪莲果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史先振;朱圣陶;贺峰;;木糖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10 石学魁,董艳,张义举,刘亚威,徐晓焱;黄连水煎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霖;冉陆;丛涛;鲍善芬;田鹤;杨宝兰;李志刚;;蔬菜类食品对生长中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刘志彬;蓝雪铭;倪莉;;武夷岩茶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周波;王晓红;宋儒;郭连营;张卓;徐超;;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廖吕燕;马玉芳;李健;黄一帆;;“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免疫损伤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康超;张勇;朱晓辉;汪小兰;陈梦婷;王斌;糜漫天;;辣椒素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卢红艳;;低聚半乳糖对早产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A];第十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康树敏;钱丽娟;蒋犁东;;生命早期不同环境对小鼠肠道菌群定植及其哮喘的气道炎症影响[A];第十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8 李倩;丁双阳;朱奎;;MOLDI-TOF-MS法鉴定和分析抗生素作用后小鼠肠道菌群[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9年

9 于春霞;刘素娟;傅力;;有氧运动和丁酸干预对C57BL/6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A];2019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慢性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0 黄晓飞;夏芳珍;陆颖理;;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徐瑞哲;“饭吃七分饱”找到科学依据[N];解放日报;2013年

2 记者 胡德荣;“饭吃七分饱”有了科学佐证[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孝军;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肠道菌群及IL-23/IL-17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关乐;益脉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3 郭君慧;消化道甲醛暴露与小鼠肠道菌群改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4 余蕾;布拉氏酵母菌干预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道菌群机制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7年

5 陈春;桑葚多糖的结构鉴定、活性评价及其体外消化酵解[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陈广信;GPR109A对CLP小鼠肠道上皮屏障调控的作用机制[D];吉林大学;2018年

7 阿凡(Affhan Shoaib);摄入的乳酸杆菌能够防止小鼠肠道菌群失衡以及喜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和绿脓假单胞菌造成的感染[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大卫;辅助降血脂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高血脂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5年

9 刘晓飞;肠道菌群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10 朱后保;人类疾病相关基因DHTKD1、Kif18A和Rig-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静;疏肝理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

2 于春霞;有氧运动和丁酸干预对小鼠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3 周坤;连续多代饮用四种饮用水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4 滕威;花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季节变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5 袁晓武;HLA-DR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付晨露;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焦虑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7 刘佳星;基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药效作用的四神丸配伍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8 方圆圆;不同益生菌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部分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9 徐艳;红烧肉炖制过程中的脂质变化及其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10 张元红;蛋氨酸限制改善高脂膳食小鼠肠道菌群抑制肥胖和炎症反应[D];江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1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81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