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基于系统药理学剖析通窍鼻炎方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多成分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11:48
【摘要】: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患病率极高的鼻腔及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缺乏根治手段。中药复方因其协同增效、副作用小的特点,在复杂疾病防治方面表现出巨大优势。中药方剂通窍鼻炎方在临床上能有效缓解慢性鼻-鼻窦炎的证候,疗效显著。然而,由于针对该复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质量控制及成分鉴定等方面,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对通窍鼻炎方开展药代动力学评价、药物打靶和通路关联分析,以期从分子、靶点和通路层次剖析该复方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药物开发提供先导化合物。主要成果如下:1)分子层面我们获得了85个具有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的化合物,其中白当归脑、山柰酚、木犀草素分别是白术、黄芪和薄荷中典型的药效分子;2)通过靶点预测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得到了195个靶点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3)以临床知识为基础,结合靶点在通路上的映射结果,揭示了通窍鼻炎方通过抗炎反应、阻断病毒感染、收缩血管三大模块发挥治疗效果。进一步的体外实验证实了通窍鼻炎方活性成分山柰酚和白术内酯I显著降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从抗炎的角度验证了该复方的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通窍鼻炎方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多功能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从药效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模块分析等角度系统的剖析了复方对于慢性炎症治疗过程中多成分协同的模块化治疗模式,为慢性鼻-鼻窦炎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了精确的策略,也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
【图文】:

框架图,药理学研究,框架,鼻窦炎


9图 1-1 系统药理学研究框架Fig 1-1 Research framework of system pharmacology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慢性鼻-鼻窦炎的致病因素非常复杂,具有脓涕、鼻塞、头痛等多种症状,

鼻炎,靶点,化合物


37图 3-1 通窍鼻炎方潜在靶点的 GO 分析Fig. 3-1 Gene Ontology (GO) analysis of BTF potential targets..3 药效化合物-靶点网络分析如图 3-2 所示,我们构建的通窍鼻炎方药效化合物-靶点网络包括 280 个节化合物和 195 个潜在靶点)和 1226 个互作关系。候选化合物的度和介数,

网络图,鼻炎,方药,靶点


络分析的结果表明,85 个候选化合物中有 13 个化合物与超过 20 目标相关,且于 0.01。其中,木犀草素(M.01,度=55,介数=0.0991)、槲皮素(M.07,度=1数=0.4390)、山柰酚(M.24,度=54,介数=0.0780)和柚皮素(M.43,度=38=0.1165)有较高的集中度,表明他们在网络是重要的。我们推测,这四种成分通窍鼻炎方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关键作用因子。一氧化氮(NO)是由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吞噬细胞在炎性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分子信使及调节因子,分泌后会扩细血管附近的平滑肌细胞中,从而引起平滑肌细胞松弛和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鼻腔内肿胀,造成鼻塞等症状(Iqbalet al. 2016)。我们对通窍鼻炎方的化合物网络的分析发现,山柰酚和槲皮素等多种化合物能够作用于 iNOS,Olszanecki (2002)的研究也证实了黄酮类化合物如山柰酚、槲皮素和柚皮素是 iNOS 的有效能够有效减少 NO 生产,使血管收缩,减轻鼻塞。此外,山柰酚和槲皮素是 PP激活剂(Fanget al. 2008),PPARG 作为炎症基因表达的抑制剂,阻断血管细胞中录因子的信号通路。激活 PPARG 可以抑制炎症的发展,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治鼻-鼻窦炎。这些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先天免疫系统和血管收疗慢性鼻-鼻窦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华;唐志晗;文格波;吴移谋;;支撑卓越计划实施的医教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J];山西科技;2015年03期

2 汪翠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导向的协同机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智富时代;2017年04期

3 陈建国;;高校基层党组织反腐倡廉协同机制的构建[J];理论视野;2013年08期

4 康忠诚;周永康;;论社会管理中社会协同机制的构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芳;于波;;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2年23期

6 陈弘;;基于母合优势理论的母子公司协同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6期

7 王潜平,孟凡荣,王慧,杨浩梁;基于消息的协同机制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年11期

8 梁春光;;建设黑龙江省社会治理协同机制研究[J];知与行;2018年05期

9 王海龙;张悦;丁X;康旭东;王海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协同机制——基于辽宁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年05期

10 刘燕;郑财贵;杨丽娜;;“多规合一”推进中的部门协同机制[J];中国土地;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涛;任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协同机制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邓爱民;任斐;;我国优质旅游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A];2018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陈傲;柳卸林;吕萍;;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分工与协同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章志华;王韵;王宏铝;;多项目协同机制探索与应用研究[A];浙江省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暨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科技成果汇编[C];2014年

5 刘嘉;余乐安;冯相昭;;基于系统工程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协同机制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9系统工程方法在低碳与资源集约化方面的应用[C];2014年

6 李博;;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构建研究[A];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7年

7 周波;彭信凇;郭浩;晏岸;严芬;李玲;;“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深化研究与实践推广应用[A];2017年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2017年度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大赛论文集(下册)[C];2018年

8 刘丽;顾晓燕;;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任利剑;;快速发展地区跨镇域空间整合的协同机制与规划响应——以肥城市汶边安板块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C];2018年

10 王天庆;;供电企业财务在线稽核与运营监控协同机制探索[A];财务资产与物资管理实践——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车海芬 见习记者 童宁盈;南浔跨省建立扶贫协作监督执纪问责协同机制[N];湖州日报;2019年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常荔;优化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协同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董建军 程爱华 郝兆国 王华 李茂菊 刘晓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审计处;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和内审建立协同机制浅探[N];中国审计报;2018年

4 记者 黄辉;冯帆代表建议 建立社会化协同机制解决执行难题[N];法制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崔海涛 实习记者 李鑫 徐娜 范林红;实施可持续土壤管理 全球协同机制在形成[N];中华合作时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侯建斌;构建家事审判改革协同机制[N];法制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黄光红 李星婷;发展车联网产业需完善跨部门跨行业协同机制[N];重庆日报;2018年

8 陈冰倩;全市扫黑除恶督导整改工作推进会召开[N];闽北日报;2018年

9 记者 李想 曲一歌;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协同机制[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江金骐 洪鸿 龚友国;“委省协同机制”助推皖企出海[N];中国企业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张晓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政社协同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亚娟;适应性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彦;供应链节点间企业组织协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袁青燕;价值网的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李素峰;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生态创新影响因素及协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张浩;基于混沌理论与协同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9 吴华明;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创造顾客购物价值战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10 郑佳;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协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晔;突发事件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机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国富;“互联网+政务服务”跨层级数据协同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刘宝石;基于系统药理学剖析通窍鼻炎方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多成分协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邵红瑜;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利益协同机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9年

5 曹玉萍;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梁榕乘;博弈论视阈下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分层协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7 张钰璇;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8 缪颜岭;大数据背景下中央企业与驻地政府应急协同机制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9 刘告;中学教师协同备课的技术环境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年

10 戴铁城;我国横向府际间政策协同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81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81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