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盆炎方二号方治疗实验性大鼠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0:36
【摘要】:目的对实验性慢性盆腔炎大鼠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的高氏盆炎方二号方干预,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子宫组织病理形态学、以及对相关细胞因子ICAM-1和caspase 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高氏盆炎方二号方对实验性大鼠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作用机制,并与中成药蒲苓盆炎康颗粒和西药人胎盘组织液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对照组65只,空白组自由食水饲养,模型对照组均采用机械损伤联合化学烧伤法,即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机械损伤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后,将化学性烧伤剂—苯酚凝胶注射至子宫分叉处,以此法建立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将SD大鼠于实验室动物房进行饲养10天后,从模型对照组中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其子宫组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大鼠子宫组织的宫腔结构大致被破坏,宫腔形状不清晰,无法直观分辨肌层与粘膜层,上皮细胞基本脱落,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内膜充血水肿,纤维组织增生,炎症模型建立成功,将剩余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中成药蒲苓盆炎康颗粒组、西药人胎盘组织液组,每组10只。除外空白组,其余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20天,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全部大鼠,并摘取大鼠子宫组织,计算子宫肿胀及子宫系数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和caspase 8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ICAM-1和caspase 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体质及习性的改变:空白组大鼠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毛色白,明亮且有光泽,食欲正常,小便清,大便不干、形色正常,体重与日俱增。模型组较各给药组比较,逐渐出现精神低糜,性情易激怒,毛色发黄发暗无光泽,食量减少,阴道分泌物色黄,大便溏稀不成形,小便色黄、量少,体重增长慢。中药各给药组大鼠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精神状态逐渐好转,毛色由晦暗逐渐转变为润泽光滑,饮食趋于正常,阴道分泌物改善,大便逐渐成型,小便次数增加,颜色由深黄逐渐变浅,体重增长速度加快,其中高氏盆炎方高中剂量组及西药组较低剂量组及中成药组相比,毛色更加润泽,食量较大,体重增长快。2肉眼观察子宫形态变化: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侧子宫组织明显充血水肿,与周围结缔组织粘连;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与西药人胎盘组织液组双侧子宫组织充血不明显,差异较小,无明显粘连水肿;中药低剂量组与蒲苓盆炎康颗粒组大鼠左侧子宫组织轻度充血水肿。3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的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人胎盘组织液组比较,中药高氏盆炎方二号方高、中剂量组大鼠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蒲苓盆炎康颗粒组大鼠子宫肿胀度及子宫系数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光镜下对观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的改变:空白组大鼠子宫组织可见大鼠宫腔管壁结构清晰完整,腺体组织并未被损坏,无水肿及炎性细胞,内膜无充血;模型组大鼠腔壁结构被破坏,上皮细胞有明显的增生及变性,可见较大范围的炎性细胞;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人胎盘组织液组大鼠子宫组织官腔结构与空白组差异不明显,上皮细胞无明显增生变性,仅见极少量慢性炎细胞,组织无水肿充血;中药低剂量组大鼠和蒲苓盆炎康颗粒组大鼠管腔结构轻度破坏,恢复欠佳,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有少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轻微充血肿胀。5对大鼠子宫组织中ICAM-1和caspase 8蛋白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内ICAM-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 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模型建立成功;与空白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及人胎盘组织液组的ICAM-1和caspase 8的蛋白含量与空白组相比基本接近(p0.05),提示给药治疗有效,并且高氏盆炎方二号方的高中剂量与人胎盘组织液的治疗效果相当,有明显的治疗优势;与西药人胎盘组织液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及蒲苓盆炎康颗粒组的ICAM-1蛋白表达水平轻度下调,caspase 8蛋白表达水平轻度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氏盆炎方二号方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以及控制炎症发展,能够修复模型大鼠受损的子宫组织,提示高氏盆炎方二号方可以促进炎症吸收,改善盆腔内血运情况,促进炎症吸收和增强机体抗炎能力。图3幅;表3个;参80篇。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本文编号:2786323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琳;;腹腔镜手术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粘连合并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年16期
2 姜文英;曹保利;;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新进展[J];山西中医;2015年12期
3 李丹平;涂志超;聂晶;何开勇;吕晓君;郑丽慧;彭娇;;中华秋海棠对大鼠慢性盆腔炎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10期
4 易蕾;张海琳;邓萍;彭敏;孟凤云;岑芳;明珠;刘洪娟;林莉;;盆消灌肠液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年12期
5 何小丹;陈秀英;黄雪润;;比较不同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轻度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J];中国卫生产业;2014年17期
6 杨宏静;李小山;杨志波;;五味消毒饮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10期
7 张晓磊;;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年14期
8 王运贤;闫锡秋;;红藤败酱散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TNF-α和IL-10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10期
9 刘瑞芬;武志娟;宗惠;师伟;;盆腔炎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大鼠NF-κB及相关指标表达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双;高月平;;慢性盆腔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娜;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6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8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