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及黑蒜提取物对脂质代谢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2:04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每日的能量摄入量大于消耗量,造成过多的能量剩余,最终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身体内,长此以往形成肥胖症,进而引发很多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而且目前对于肥胖是这种慢性疾病仍然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脂质代谢关切到脂肪沉积的效果与途径,因此脂质代谢的研究对于肥胖的治疗和预防有很好的应用与实用价值。一些研究已经显示出某些天然产物可能对于安全有效地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中,探究了白藜芦醇和黑蒜它们各自对于脂质代谢疾病的治疗效果。白藜芦醇是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具有很多药理功效。但是由于它对于光敏感,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基本不溶,而且在体内半衰期短,这些特点严重地限制了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运用,所以我们用PLGA作为纳米载体将其负载用于药物递送,旨在稳定白藜芦醇的生物结构,提高它的生物活性和在水中的溶解度,进而提高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黑蒜是天然的生大蒜经过高温高压发酵而来,发生美拉德反应后颜色变黑而得名,它比普通大蒜具有更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且具有很多药理药效功能,但减脂功效上研究的不够全面。因此,本研究详细探究了黑蒜提取物在细胞和动物层面脂代谢的效果,并建立高质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来看它对于减脂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1)采用优化过的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负载白藜芦醇(Resveratrol,3,4′,5-trihydroxy-trans-stilbene,RSV)药物的PLGA(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acid)),聚乳酸羟基乙酸多聚物)纳米药物缓释载体(RSV-PLGA-NPs),载体成球效果较好,纳米粒径在180 nm左右,PDI(多分散系数)小于0.2,纳米体系较稳定(可以存放至少半年),纳米粒分布较窄,Zeta电位在-20 mV左右。RSV-PLGA-NPs具有较高的包封率(97.25%)和载药量(14.9%),可以实现持续和缓慢的释放过程。总之,用PLGA对RSV进行包载,可以大大的提高RSV的水溶性,增强RSV的稳定性,进而提高RSV的生物活性。(2)将制作好的RSV-PLGA-NPs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RSV-PLGA-NPs对HepG2细胞在可用浓度内没有细胞毒性,HepG2细胞对RSV-PLGA-NPs的具有很好内化效果,通过体外构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定量和定性的检测了RSV-PLGA-NPs对脂肪变性后的HepG2细胞的具有很强的抑制脂质积累的能力、促进脂质分解的能力,抑制诱导前后的HepG2细胞的细胞增殖的能力,而且这些效果都呈浓度依赖性。这可以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初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为NAFLD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新的思路。(3)用50%酒精萃取的方法有效地提取出黑蒜的有效成分,黑蒜提取物在可用浓度内对3T3-L1细胞不具有细胞毒性,能够抑制诱导前的3T3-L1细胞的细胞增殖的能力;开创了一种新的简单高效的体外诱导成熟脂肪细胞的方法,并且定量和定性的检测了黑蒜提取物对脂肪变性后的3T3-L1细胞具有抑制脂质积累的能力、促进脂质分解的能力。(4)将提取出的黑蒜有效成分作用在动物层面:用高脂饲料成功地构建了SD大鼠(雌性和雄性)的肥胖模型,然后再建模的同时对实验组进行黑蒜提取物的灌胃,测量各组的摄食量,大鼠的体重。建模结束后,测其体长,心脏取血以获得血浆去测量各种生化指标,解剖老鼠并取出肝、肾、脾、脂肪(肾周围和生殖器周围),称取鲜重,并取肝组织去做HE染色的组织切片。结果显示黑蒜提取物能够有效的较少脂肪的沉积,降低血脂等,但并不能影响食物的摄取量,而是通过影响食物的吸收效率来起作用的,而且高浓度组抑制效果比低浓度好,对于雄鼠的抑制肥胖效果要比雌鼠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本文编号:2797067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8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安东;李新胜;马超;周萍;葛邦国;王朝川;孟晓峰;;黑蒜成分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果菜;2014年10期
2 王卫东;王滢;王超;孙月娥;高明侠;;美拉德反应对大蒜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3年04期
3 周广勇;缪冶炼;陈介余;李燕;刘佳昕;;黑大蒜贮藏中主要成分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0年06期
4 龚海霞,郭锡熔,费莉,郭梅,刘倩琦,陈荣华;神经肽Y-Y5受体反义寡脱氧核糖核酸诱导肥胖大鼠脂肪细胞脂质分解和凋亡(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凤;鞣花酸对3T3-L1细胞成脂作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佑;树豆酮酸A抑制3T3-L1脂肪细胞分化及调控其脂质代谢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7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79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