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乌头碱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微环境降低肺癌恶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11:35
【摘要】: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临床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基因治疗等,但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5%。与肿瘤发病后治疗相比,肿瘤预防无疑是降低肿瘤死亡率最好的办法。之前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放在肿瘤自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生发展同样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物质和能量。上皮间质转化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同样受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乌头碱具有强心、镇痛、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关节疼痛、风寒湿痹、坐骨神经痛等,其镇痛作用强大且不容易耐受。近年来,乌头碱在肿瘤治疗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一般认为乌头碱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或者增强放化疗效果作用于肿瘤,而在预防与调节肿瘤微环境方面少有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乌头碱降低肺癌恶性的贡献,以期为肺癌防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对乌拉坦诱导的肺癌模型进行优化,通过比较肺癌发生率、稳定性和平均肿瘤个数,评价造模3次和10次对小鼠肺癌发生率的影响,并比较昆明小鼠、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三种品系对乌拉坦诱导肺癌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TF-1,酶联免疫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浆中CEA含量,确定小鼠肺癌发生。接着观察乌头碱对乌拉坦小鼠肺癌的影响,比较小鼠体重、自主活动、肺脏指数和肿瘤结节数,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上皮间充质相关蛋白以及小鼠肺组织中干性标志蛋白的表达。为了观察乌头碱对肺癌细胞的影响,我们用MTT法筛选出对LLC细胞10%抑制率的乌头碱浓度,用其处理LLC细胞,两周后,PCNA免疫荧光法检测LLC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侵袭能力,细胞划痕检测迁移能力,软琼脂克隆法、细胞成球法检测LLC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Oct-4、NANOG、PC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间充质相关蛋白和EGF、FGF、HGF、OSM的表达;并在加入乌头碱处理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EGF、FGF、HGF、OSM抗体,观察其对乌头碱对LLC细胞恶性作用的影响。最后,我们改变肺癌细胞培养基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加入EGF、FGF、HGF、OSM模拟乌头碱调控LL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微环境,观察其与乌头碱是否有相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乌拉坦600mg/Kg,每周1次,造模10次能够建立发生率达到100%、死亡率低的小鼠肺癌模型,昆明小鼠是最敏感造模小鼠。在小鼠肺癌发生过程中,肺组织TTF-1表达增加,血浆中CEA含量增加。乌头碱治疗乌拉坦小鼠肺癌实验结果表明,乌头碱能够增加肺癌小鼠体重和自主活动,降低肺癌小鼠肺脏指数,减少肺癌小鼠肺部结节数,增加肺癌小鼠E-Cadherin和Cytokeratin18,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降低Oct-4、NANOG、PCNA的表达量,降低肺癌细胞的恶性。乌头碱处理LLC细胞结果显示,乌头碱在不影响LLC细胞正常增殖的情况下,能够降低LLC细胞的恶性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减少软琼脂克隆数和细胞成球数,降低Oct-4、NANOG、PCNA表达,增加E-Cadherin和Cytokeratin18,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降低LLC细胞恶性,并且增加LLC细胞中EGF、FGF、HGF、OSM表达;而加入EGF、FGF、HGF、OSM中任意一种细胞因子抗体,都会提高LLC细胞的恶性增殖和侵袭能力,上调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过程,增加干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乌头碱降低LLC细胞恶性的作用。最后我们发现,在LLC细胞培养基中加入EGF、FGF、HGF、OSM四种细胞因子能够改变LLC细胞形态,降低LLC细胞的恶性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减少软琼脂克隆数和细胞成球数,增加E-Cadherin和Cytokeratin18,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降低Oct-4、NANOG、PCNA表达量,能够起到和乌头碱相似的作用。综上所述,腹腔注射乌拉坦600mg/Kg,每周1次,造模10次是小鼠肺癌模型的最佳造模方法。乌头碱通过改变细胞因子水平,干预肺癌发生过程中EMT微环境,降低肺癌的恶性,阻止肺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
【图文】:

肺部结节,小鼠,重量,死亡率


1 2图 2-1 小鼠肺重量和肺部结节数(X± s,n=30)2.4.2 各组小鼠死亡率和成瘤率统计各组小鼠死亡率和成瘤率发现,3 次注射乌拉坦,昆明小鼠、BALB/C 小鼠、C57/BL 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 0,0,5.1%,成瘤率分别为 40.4%,20.4%,9.3%。10 次注射乌拉坦,昆明小鼠、BALB/C 小鼠、C57/BL 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 26.1%,29.7%,35.0%,成瘤率均达到 100%。(表 2-1,图 2-2)

小鼠肺癌,发生率


图 2-2 各组小鼠肺癌发生率E 染色结果结果显示,3 次注射的昆明小鼠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瘤区,腺瘤细胞浸润,细胞核密集并且染色比较深;3 次注射的 BALB/C集的瘤区,但是瘤区比较小,能看到腺圈;3 次注射的 C57BL/被肿瘤细胞浸润,并且有炎症渗出。10 次注射的各品系小鼠均有瘤区中间区域甚至出现坏死,腺圈几乎完全消失。(图 2-3)

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法,乌拉坦


图 2-3 小鼠肺组织 HE 染色2.4.4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 TTF-1 结果比较如图 2-4 所示,DAB 染色后,组织上出现的棕黄色、黄色、淡黄色为阳性色。由图可以看出,各品系正常小鼠阳性色很浅甚至无阳性色,腹腔注射乌拉坦的各种品系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色;同品系小鼠相比,10 次注射乌拉坦的小鼠均比 3 次注射乌拉坦小鼠 TTF-1 表达量高,其中 10 次注射乌拉坦的昆明小鼠 TTF-1 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跃春;张洹;谭广销;;人胎肾间充质样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向脂肪和成骨细胞的分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5期

2 汪涛;林晓波;吴毅;陈晓东;马桂霞;贺谷雨;蔡志伟;刘必刚;秦山;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的纯化及生物学特性鉴定[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年04期

3 凌宏艳;胡小波;奉水东;杨丝丝;何剑琴;张恺芳;廖端芳;;小鼠间充质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143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年01期

4 冶娟;慕晓玲;;人脐带、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样细胞中“干”性蛋白表达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1年04期

5 梁栋;李霜;张荣庆;李聪叶;朱舜明;高丽娜;王海昌;曹丰;;Apelin促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影像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6 孙伟雪;孙康;田少奇;邢世超;;血小板裂解液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7期

7 曾慧兰;卜欠欠;陈慧中;覃永亮;李阳;柏小芬;钟启;余泮熹;刘宏伟;刘革修;苏泽轩;;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05期

8 杨华强;王云甫;李东升;杜玲;袁亚红;姜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遗传性痉挛性截瘫2例并文献复习[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江小霞;苏永锋;李秀森;张毅;吴英;毛宁;;胎儿心脏黏附细胞具有类似间充质祖细胞特征(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张璇;林春博;杨渊;谢富荣;;优化分离及培养骨髓间充质类成纤维样集落细胞的实验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杰平;孔佩艳;朱丽丹;孔祥敬;李佳丽;曾东风;刘红;王庆余;彭贤贵;陈幸华;张曦;;脐带间充质千细胞治疗15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后慢性GVHD临床疗效观察[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李秀森;李红;郭子宽;毛宁;;一种从骨实质中分离间充质干/祖细胞的方法[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陈丹丹;陈芳;马凤霞;韩忠朝;;Toll样受体4及其配体脂多糖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吴永华;;胎儿胰腺来源的单克隆SP细胞具有间充质的表型特征[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江宏兵;田卫东;汤炜;刘磊;李晓东;;FGF8诱导颅神经嵴向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分化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赵宏伟;陈嘹;TsMunkh-aldar;Mungungerel;阿拉坦高勒;;溶血磷脂酸对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表面标记物表达的影响[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曾慧兰;覃永亮;钟启;卜欠欠;韩新爱;;尼古丁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蛋白差异表达的影响[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李红;李秀森;毛宁;;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可从其三个阶段抑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发展[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李志坚;;腹部间充质肿瘤的CT诊断[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廖联明;郭虹;刘津华;杨少光;王瑛慧;刘杰文;赵春华;;TGF浜1对胎儿骨髓来源的CD105~+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叶乃卫;乌头:既祛风湿也易中毒[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陈春明;乌头类药物中毒6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胡献国;《满城尽带黄金甲》与乌头[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陈春明;乌头类药物中毒6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白婷婷;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磊;黑素瘤细胞与间充质基质细胞通过外泌体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3 刘雪强;乌头碱逆转耐药性人口腔上皮鳞状癌细胞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小芳;乌头碱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微环境降低肺癌恶性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2 袁文佶;人胎盘间充质样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黄林生;鸡胚真皮间充质干/祖细胞分离培养与诱导分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钟启;缺氧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5 余丞浩;双酯型乌头碱致心肌细胞自发性钙释放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6 欧洪;乌头霜霉病病原物鉴定及传播机制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谢巧妮;乌头生长过程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与植物体有效成分变化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红;鞣酸刺乌头碱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杨恒;乌头及其近缘种的微卫星指纹图谱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7年

10 李鹏;CCBE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C关系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1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2801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